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顧後果硬上!特斯拉自動駕駛戰略徹底過時了?

文 |於勝越

來自新智駕(AI-Drive)的報導

蘋果官網每次更新都意味著新產品即將降臨,但特斯拉卻不是。特斯拉官網更新除了暴降的車價,還有 Autopilot 承諾的倒退。

即使特斯拉 CEO Elon Musk 赤膊上陣為 Autopilot 的全自動駕駛功能搖旗呐喊,也擋不住特斯拉官網主動認慫。顯然,Autopilot 離 Musk 宏大的自動駕駛願景還是太遠了。

“你能在任何地方召喚自己的特斯拉。”Musk 2016 年 7 月寫道。“接上你之後,你就能在車上睡覺、閱讀或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了,向目的地進發這事交給特斯拉就行。”

除此之外,Musk 還暢想了特斯拉電動車為車主掙錢還車貸的場景,即車主可以將自己的特斯拉電動車編入計程車網絡,以便在你工作或度假時讓車輛幫你賺錢。

2016 年 1 月,Musk 還稱,特斯拉電動車在 2 年內就能實現美國東西海岸的全自動駕駛大穿越。

了解 Musk 跳票史的人都知道,他許下的這些諾言都沒實現。用戶乾等兩年後發現,特斯拉官網上的 Autopilot 頁面終於把實話說了出來。

如今,Autopilot 介紹頁面的標題已經從“車輛標配全自動駕駛硬體”改成了“未來駕駛”。至於那句關於特斯拉計程車網絡的描述,已經徹底被刪除。

在“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的介紹部分,特斯拉添加了免責聲明:“在未來,上述功能無需人類監督即可實現,但需要數十億英裡的行駛裡程驗證,以達到遠超人類駕駛員的可靠性。”

換句話來說,雖然 Musk 牛皮已經吹了很多年,但 Autopilot 本質上依然是駕駛輔助系統,而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都不會發生質變。

此外,從現在的情況來看,Musk 玩得也不是什麽究極進化的路子,而是逐漸提升 Autopilot 的安全性並最終實現無人類監督的全自動駕駛。

這樣的方法能否最終幫 Musk 圓夢不好說,而且 Musk 這是在玩火,因為“半吊子”的 Autopilot 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導致車毀人亡。

天馬行空的 Musk:在 Autopilot 上更依賴傳統智慧

初代 Autopilot 正式發售那年(2014 年),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也公布了最新的自動駕駛系統分級方案,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Level 1-5。

不過,過去五年間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讓自動駕駛行業的思維發生了巨變,大多數公司現在將 ADAS 和全自動駕駛看成了兩個孑然不同的市場。

要說對自動駕駛行業思維轉變的貢獻,恐怕谷歌敢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2012 年時,谷歌的工程師就開發出了高速公路駕駛系統,一些谷歌員工在通勤路上就順道將系統進行了測試。不過,谷歌相當謹慎,其再三叮囑通勤車司機——這不是全自動駕駛系統,你還得時刻操駕駛。

即使這樣,自動駕駛團隊依然漸漸發現,用戶對這套系統的信任實在來得太快。車裡攝影頭反饋的視頻中經常出現司機打盹、化妝和擺弄手機的情況,安全風險太大。

“這種情況下一旦出了問題,司機根本反應不過來。”2017 年時 Waymo CEO John Krafcik 說道。

最終,谷歌放棄了高速駕駛輔助產品的項目,決定走上另一條漸進主義之路:一套被限制在鳳凰城郊區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選址上谷歌也是思慮良久,Waymo 看上鳳凰城就是因為這裡有寬闊且標線清晰的街道,雨雪天更是少見,因此在這裡進行自動駕駛要簡單得多。

這種方法還有其他優點。

舉例來說,自動駕駛汽車非常依賴高精地圖,而在單個區域采集地圖數據要簡單得多。當然,雷射雷達也必不可少,不過這類傳感器性能越強價格越貴,對於面向普通用戶的乘用車來說,實在是太貴了。

好在,這價格放在自動駕駛計程車上還能接受,因為自動駕駛系統將昂貴的人力成本降到了零點。

過去三年裡,大多數做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都在緊跟 Waymo 的腳步。通用 2016 年就買了新創公司 Cruise,2019 年 Cruise 也將在舊金山部署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福特也有樣學樣,2017 年在 Argo AI 身上豪擲 10 億美元,眼下福特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正在邁阿密和華盛頓進行開發。

其他廠商也沒閑著,大家都在提前卡位。

本田投了 Cruise,大眾和現代則與 Aurora 攜手,未來大眾可能還會跟福特共進退。至於豐田,則選擇為 Uber 注資。

特斯拉的商業模式束縛了自己的手腳

特斯拉則是個老頑固,它還在強推自己的老戰略。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特斯拉都在給用戶畫大餅,Musk 承諾的全自動駕駛升級包遲遲不來,這讓特斯拉相當尷尬。不過,Musk 死扛著也有難言之隱,如果特斯拉要放棄老戰略,它就不得不退還用戶提前支付的全自動駕駛套件費,這樣不但有損公司形象,還會進一步掏空特斯拉已經乾癟的錢包。

騎虎難下的 Musk 只能不斷給出全自動駕駛升級的節點。

“我們已經能在高速路上實現全自動駕駛了,”Musk 在 1 月份的電話會議上說道。“比如上下高速匝道,包括中途超車和互通立交也不在話下。”不過,Musk 的話必須打上巨大的雙引號,因為他所謂的全自動駕駛依然需要駕駛員時刻對車輛進行監督。

前不久,特斯拉對 Autopilot 價格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反映了它底氣的不足。

此前,特斯拉只有一個“增強版 Autopilot”選裝包,而現在這個包則被分為“駕駛輔助”和“全自動駕駛”兩個部分。不過,即使用戶為“全自動駕駛”套件付錢,也用不到任何額外功能,他們還是得繼續耐心等待並在路上監督自己的愛車。

雖然拆開零賣,但特斯拉明顯還是想多掙錢。

舉例來說,要想讓特斯拉掌握高速上的互通立交,你就得買“全自動駕駛”套件。同時,今年晚些時候“全自動駕駛”套件還能讓車輛擁有識別紅綠燈和停止標識的能力,實現“城市道路上的自動駕駛”。

從特斯拉最新的官方話語來看,現在的所謂“全自動駕駛”其實是一套能在人類駕駛員監督下處理大多數路況的系統,Musk 這不是在玩文字遊戲嗎?

特斯拉的戰略是在殺人?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對經營戰略進行修改當然無可厚非。不過問題在於,特斯拉的戰略可能會讓用戶無緣無故丟了性命。

想想我們在上面說過的谷歌通勤車:如果能有一刻放送駕駛員肯定不會選擇繃緊心弦,畢竟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求,而 Autopilot 就有可能讓駕駛員陷入非理性的境地。

去年 Uber 測試車的致命事故就是最好的例子,從行車記錄儀上來看,安全駕駛員在碰撞發生前幾秒視線一直對著自己的大腿,而那裡放著她播放電視劇的手機。

自動駕駛行業的領先者已經給自己打了不少“預防針”,為的就是防止悲劇重演。

比如,上車前安全駕駛員需要接受嚴格的培訓,一些公司還對他們的跟車時間做了限制。有的公司還未測試車配了兩位安全駕駛員,一位負責駕駛,另一位則負責數據錄入,同時保證自己的同事時刻精力集中。

在測試上特斯拉可節儉多了,與其他公司花大價錢改裝測試車,瘋狂燒油在路上來回跑不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測試項目全靠自己的用戶,在拿到數據的同時 Musk 還不用付這些“安全駕駛員”工資。

問題其實就出在這裡,普通駕駛員可沒接受過專業訓練,特斯拉也不管他們是否在疲勞駕駛,至於第二個安全駕駛員,就更是沒影的事兒了。

特斯拉也有自己的預防措施,但只是檢測駕駛員的手是否放在方向盤上,如果沒有就會發出警告並及時靠邊停車。可惜,在現實中淘氣的駕駛員用一個橘子就能騙過傳感器,而螢幕上顯示的警告信息也很容易被忽略。顯然,這些預防措施只能算杯水車薪。

舉個例子,如果用戶在 Autopilot 上嘗到了甜頭,而且享受了 100 天風平浪靜的生活,他們肯定會懈怠,但怕就怕危險出在第 101 天,到那時一切都晚了。

2018 年 3 月,Model X 車主 Walter Huang 就因為疏於監督鑄成大錯,他的車以 70 英裡/小時(大約 112 公里/小時)的速度撞上了混凝土隔離帶,隨後就是恐怖的大火。

在今年 1 月份的電話會議上,Musk 再次給出承諾,稱年內 Autopilot 就能實現功能層面上的自動駕駛,明年他就敢讓用戶安心在車上睡大覺。沒人不相信 Musk 能不斷創造奇跡,但在自動駕駛節點的預測上,他好像沒靠譜過,尤其是在特斯拉堅持不用雷射雷達的情況下。

當然,雷射雷達也不是萬能藥,但有了它至少車不會徑直撞向混凝土隔離帶或停在路邊的消防車,這樣的技能 Waymo 可是幾年前就掌握了。

作為 10 年前就起步的自動駕駛先驅,就連 Waymo 都還在鳳凰城郊區“掙扎”。更何況特斯拉?也許,Musk 辦公桌上的日歷跟我們不是一個版本。【完】

歡迎在今日頭條、天天快報、UC 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搜狐號、網易號關注@新智駕。

如想提前獲得峰會免費門票,掃描上方圖片二維碼報名,審核通過後即可獲取2019 AI+智能汽車創新峰會門票

另外,本次峰會商務及媒體/票務合作已全面展開,敬請聯絡垂詢。

商務合作:湖海(微信:xqxq_xq;郵箱:[email protected]

媒體/票務合作:沐沐(微信:mumudidi;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