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孩子期中考試沒考好,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

文 | 睿媽來源 | 家長必讀(ID:jiazhangbid)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埋怨和指責是最無效的方法。

“媽媽,我這次語文沒考好,隻考了70多分。”

“你怎麽回事?怎麽考這麽少?是不是沒認真聽講,沒好好寫作業?”

“跟你說了要好好學習怎麽就是聽不進去?balabalabala...”

以上這種對話,每次考試過後,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都會發生。

眼看著這學期又過去了一半,孩子們的期中考試也都落下了帷幕,考得好的歡天喜地,考得不好的垂頭喪氣,戰戰兢兢等待著家長的“發落”。

當聽到孩子考差的消息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指責和埋怨,喋喋不休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和說教,甚至還會對孩子動手。

當然,家長們的初衷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在學習上有所成就,但是一味的指責和埋怨真的有用嗎?真的能讓孩子幡然醒悟、成績猛增嗎?

其實未必。

家長的疾言厲色往往不僅不會讓孩子有所改變,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懼怕心理,甚至因此厭惡學習。

所以,埋怨和責罵其實是最無效的方法。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出問題對症下藥,針對問題改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幫到孩子。

- 1 -

埋怨無效,最重要的是找問題

基礎知識薄弱

中小學階段的考試多半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而基礎知識也是一切題目解答的源頭,只有把每一個基礎知識點弄清弄懂,才能做對題目。

老師當天講完了知識點,第二天又會在前一天的基礎上增加新的知識點,但是孩子第一天的還沒搞懂,問題越積越多,最後導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一旦聽不懂老師的講課內容,孩子就容易灰心,最後慢慢放棄學習。

學習方法不恰當

每個班上,總會有那麽兩類同學,一類看起來沒怎麽努力,輕輕鬆松就能考到班裡前幾名;而另一類同學,點燈夜讀拚盡全力也只能在班級中遊來回徘徊。

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麽呢?就在於學習方法。只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一定非要死記硬背、熬夜苦讀才能取得好成績。

不會調節情緒

考試前的情緒調節是很重要的。

有的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但一到大考就掉鏈子,考出了完全不符合預期的水準。問到原因的時候,大部分都會說:我太緊張了。

總結經驗來看,良好的心態往往是考試製勝的法寶。考試時心情緊張焦慮,會給考試分數打一定的折扣。

所以,考試前一定要讓孩子保持放鬆的心態,不要給孩子施壓,讓他們以平常心對待考試,說不定還會超常發揮呢。

- 2 -

學會反思,家長自己是否存在問題

當然,除了孩子自身,家長也要學會反思,看看自身是否存在問題。

是否對孩子要求過高

孩子上一次考試得了60分,你就要求他下次考試必須達到90分,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學習就像爬山,分數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如果非要一腳跨越那麽遠,說不定下一腳會摔得很慘。

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提出自己的要求,才是最正確的激勵方式。

是否過分責罵孩子

孩子只要一考差,你就開始責罵不止,甚至拳打腳踢,孩子都要嚇蒙了,還怎麽好好學習天天進步?

你所有的期待和盼望,只有在心平氣和的交談中才能有效地傳達給孩子。如果只有一味的責罵,孩子能聽得進去嗎?能坦然接受嗎?

是否經常拿孩子作對比

隔壁家的誰誰誰,從來都是孩子的“天敵”。每次考試過後,孩子都要被家長拿來和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那誰作對比,他們就像餐桌上的肉,隨意被別人觀賞和調侃。

這種事情,放在誰身上都不好受,更何況是自尊心剛剛開始萌芽的孩子們了。

長此以往,孩子只會對學習越來越反感,越來越厭惡,考試成績自然也越來越差。

有老師說過:孩子的學習力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父母的攀比就是打擊孩子學習力的一大“殺手”。

- 3 -

幫助孩子,不妨試試這幾招

那麽,面對孩子的成績,家長究竟該怎麽做,才能正確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呢?

學會發現孩子的進步

考試分數比上次多了1分就是進步,錯題比上次少了1道也是進步,重複性的錯誤沒有再犯更是進步。

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學會發現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並適時給予他們表揚,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方式。

幫助孩子分析原因

與其在考試過後一味地指責孩子,還不如靜下心來,幫助孩子分析試卷上的錯題,找出孩子的薄弱點,幫助孩子攻克難題,讓孩子在下次考試中有所改善和提升。

這才是考試過後,家長和孩子相處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多給孩子正面鼓勵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父母的讚美之語就是灌溉他們最好的肥料。

當孩子聽到爸爸媽媽的加油鼓勵時,他們的心裡也會充滿力量,學習的勁頭也就更足了!

微信編輯 | 波音

薦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