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有龍:一生隻醉那抹紅

生於杞鄉、長於杞園,從1994年涉足枸杞研究領域,風風雨雨已有20餘載。寧夏農科院國家級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龍帶領研發團隊依靠生物工程技術,改變了枸杞種植傳統模式,不僅讓寧夏枸杞從「特有」到「特別」,更使寧夏成為全國枸杞研究的領航者。

2000年,從四川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曹有龍放棄外地優越的科研環境和優厚待遇,毅然回到家鄉,一生追夢枸杞園,隻醉那抹紅。

「農民需要什麼,我們就研究什麼,用知識為農民和企業服務。」這是曹有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把辦公室「搬」到田間地頭,每年一半時間帶著研究團隊紮根杞田。寒來暑往,不避雨晴,總在農戶、企業最需要的時候站在他們身旁。

在曹有龍掌舵下,近幾年,寧夏農科院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每年繁育良種5000餘萬株,收入3億元左右。以製約枸杞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突破口,以常規遺傳育種為主,結合分子輔助育種體系,加快枸杞新品種的培育速度,重點培育鮮食、製乾、入葯、榨汁等枸杞新品種。目前,中心已選育出大果枸杞新品系53個,國家新品種保護10個,審定新品種3個。新品種不僅有紅果,還有黃果、白果、紫果、黑果等,極大滿足了市場對枸杞品種多元化的需求。其中,新品種「寧杞7號」果實顆粒大、商品等級率高,畝均增收2000元到4000元。此品種通過審定後,短短5年就在寧夏及周邊省區推廣50萬畝,新增產值達120億元,實現枸杞品種的第二次更新換代,促進了我區枸杞種植產業的快速發展。

大家都熟知寧夏書寫了石頭縫裡種西瓜的奇蹟,但鮮有人知曹有龍和他的專家團用科技「魔杖」演繹現實版「芝麻開門」。即使在生荒地、沙漠、鹽鹼地及戈壁深處,也攔不住枸杞果子片片「向紅」。

在中寧縣寬口井天景山枸杞良種苗木繁育基地,上千畝枸杞苗木鬱鬱蔥蔥。誰能想到5年前這裡曾是一片生荒地,種糧無收、種樹不活,如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良種「苗木庫」,我區自主培育的許多枸杞新品種從這裡走向全國。

來源:《寧夏日報》2018年10月18日第04版:要聞,本報記者:張 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