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獨家!「毒奶粉」報導第一人:為何嬰幼兒健康行業接連坍塌

作者簡介:簡光洲,原東方早報社首席記者,三鹿奶粉事件報導第一人,打破媒體「某」規則,直接說出了「三鹿」兩個字,引發了中國奶製品行業地震。

光陰荏苒,似乎是轉眼間,距離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發已過去10年!

10年的鐵拳出擊,中國的奶粉行業是否已鳳凰涅槃?

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能撫平世間所有的創傷!

10年的勵志圖新,中國的消費者是否走出了三聚氰胺事件的陰影?

「你用的是什麼奶粉?」微信上,一位馬上要生二胎的朋友求助說。

多年來,我經常接到類似的求助,但似乎一直都愛莫能助。2011年,當我的女兒出生時,我也碰到類似的疑惑,其時,中國乳業正在經歷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後的嚴厲監管。

當我嘗試說明一些國內的品牌奶粉品質現在應該不會有問題時,家人一句話把我頂了回去:「我不會把孩子當成實驗品!」

這是很多中國家長選擇奶粉時的心理,也是泱泱大國的總理拍案而起的原因。

2008年9月11日,我所在媒體東方早報刊登了《甘肅14嬰兒同患腎病 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的報導,首家點名揭露三鹿奶粉可能存在嚴重的品質問題。

報導刊出後,三鹿奶粉數十次致電東方早報,利誘、威脅雙管齊下,作為報導的記者,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仍清晰地記得,當天各大網路都以頭條轉載這條新聞,在留言評論區中,有一半以上的聲音是在責罵我們:你為什麼要詆毀一家生產「航天員指定牛奶」的優秀企業,媒體和記者到底有沒有底線、有沒有社會責任感?

當天,報社派我繼續出差去採訪此事,當晚上9點飛機落地時,收到長官發來的簡訊:新華社消息,衛生部緊急調查組對外宣布:三鹿奶粉可能受三聚氰胺汙染。此時,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落定。

三鹿奶粉事件

這一天,被一些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受害者家庭稱為中國的「9.11」。

此後權威部門進一步的調查顯示,包括蒙牛、伊利等22家乳品企業的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近30萬名嬰兒成為問題奶粉的受害者,其中包括多名嬰兒因此致亡。

此後的10年,中國的父母們長期處在奶粉的恐慌與焦慮之中。面對嗷嗷待哺的嬰兒,年輕的父母們開始了去香港及海外背奶粉的艱難甚至屈辱之路!

2011年3月,香港街頭,民眾在出售日本奶粉的商店前排隊。/REUTERS

2013年,香港頒布奶粉限購令:離開香港的16歲以上人士每人每天不得攜帶總凈重超過1.8公斤的嬰兒配方奶粉,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

香港頒布奶粉限購令

1.8公斤,相當於普通的兩罐900克奶粉,有內地的消費者因為從香港購買超量的奶粉而被予以重罰甚至獲刑。

如此之大國,父母們找不到合格的奶粉撫養祖國的未來,不知為政者看此新聞時心裡是何滋味?

面對消費者的憤怒與焦慮,官方對於三聚氰胺事件相關責任人重拳出擊,祭出的第一個字是「殺」。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幾千年來,每當民憤極大時,往往需要用人頭祭旗。

三鹿奶粉的處罰與整治的力度可謂空前:數十名高官因此落馬,另外多人被判重刑,其中直接造假的三人被判處死刑。

三鹿前董事長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

一次食品品質安全事件,三人被直接處以死型,估計可稱得上是史上最為嚴歷的處罰。

是為「空前」,是不是「絕後」尚不敢說。幾十年來,這片土地上演了太多故事,即便是最有才華的編劇也編寫不出!

相關數據顯示,三鹿奶粉事件之前,國產奶粉市場份額是65%,事件之後跌至30%以下,一線城市更是跌到了15%以下。或許沒有準確的數字統計,這15%以下,到底「下」到了多少,但在一線城市市場中,估計國產奶粉的陣地幾乎是喪失殆盡。

此後,相關部門頒布多個被號稱「史上最嚴」的整治措施力圖挽回消費者的信心,拯救困境中的奶粉業。

2009年,被譽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因為三鹿奶粉事件而提前頒布。這部「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和各類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其中甚至規定要對相關主管部門官員實行「連坐」。

2018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奶粉配方製全面實施。根據規定,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洋奶粉,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嬰幼兒配方奶粉如果想要在中國市場出售,必須獲得產品註冊證書,未註冊者將被勒令退出市場。

這一新政極大地提升了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準入門檻,品牌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預計有四分之三、一千多個奶粉品牌將被迫退出市場。

10年來,中國奶粉通過「休克療法」來刮骨療傷,雖然帶來了劇烈的震蕩與陣痛,但似乎也唯有此法,方能鳳凰涅槃!

在嚴厲的監管面前,通過審批的奶粉企業的生產硬體及軟體水準水準完全可以與國際一流企業媲美。

首屆嬰幼兒配方奶粉創新發展論壇

「現有國產奶粉市場佔比不僅恢復到三鹿奶粉事件之前的水準,而且今年有望超過,達到70%。」在去年年底的首屆嬰幼兒配方奶粉創新發展論壇上,農業部原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宣稱,「中國奶業被三聚氰胺困擾的階段已經結束」。

「可以說,現在中國乳品品質安全處於最好時期」,在不久前的5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加快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品質安全的有關情況,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在會上說。

5月25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殘酷的現實馬上打臉,當我這篇文章還未完成,隻寫了上述文字時,在同樣關乎嬰幼兒生命健康的疫苗領域,再次爆發了長春長生的造假疫苗事件。即使富有如京東劉強東,女兒也難逃此禍,各個階層甚至包括作為管理部門的食葯監部門的公務員的孩子同樣難以倖免,最高層再次厲聲譴責並再次要求「一查到底」。

長春市警察局長春新區分局對問題疫苗一事立案調查

問題疫苗事件再次爆發,讓人想起了此前的問題奶粉,這也給正在慢慢恢復的行業信任蒙上了一層陰影。

讓人憂慮的是,為什麼我們在奶粉行業坍塌之後,又一個事關嬰幼兒健康的領域接著坍塌,這背後有著什麼樣值得讓人深思的問題?

10年來,相關部門使盡渾身解數,力圖重振中國乳業,在我看來,這與其說是市場份額的競爭,還不如說是「人心」的爭奪。無疑,消費者對中國奶粉品質的信心重建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

要重建信心,奶粉企業對於消費者的誠信、責任與態度至關重要。

在三聚氰氰胺事件之後,如飛鶴,甚至當年三鹿控股的本地企業君樂寶等因為不在22家問題奶粉企業之列,而藉此機會異軍突起。

然而,也有一些乳業巨頭在承認自己錯誤時,似乎有著千個理由和萬般委屈。問題奶粉爆發後有一個段子:奶粉出了問題,奶粉企業說問題在奶站,奶站說責任在奶農,奶農說根源在草。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後,在政府相關部門主導協調下,22家問題奶粉企業共同出資11億多元成立賠償基金。然而,對於基金的後續使用情況,至今仍未見到對外詳細的公開。甚至,一些企業很快地以地方補貼的形式拿回了當初在基金出資上的損失。

賠償金出資構成情況

更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問題奶粉受害者家庭因為當初病情認定的問題,得不到有效合理的賠償和治療,仍在四處奔波。甚至還有消費者郭利,因為對問題奶粉企業的索賠被當成對企業的敲詐勒索,當地法院判處其數年的牢獄,於2017年才被重新宣判無罪釋放。彼時從監獄出來的他早已妻離子散。

今年,又有北方某乳業巨頭把自媒體人的批評文章看成對手在背後的搞事,利用當地警察的力量介入跨省抓人,從而引發網路大聲討。

確實,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排除一些自媒體被人加以利用的可能,但如何對待外界的批評,是從自身找原因?還是動用公權力打擊恐嚇批評者?這是包括鴻茅藥酒在內等企業需要正視的重要問題。

在責任的承擔上,一些企業向來是太極高手,一些企業則往往易患上被迫害妄想症。要知道的是,對於責任的推卸和對於批評的打擊只能讓消費者更加地反感,絲毫無助於品牌的正面建設。中國的奶粉企業唯有以直面問題的勇氣,以及發自靈魂的深刻自省,才能挽回消費者的人心,讓品牌得以重生。

食品行業、醫藥行業是良心的行業!如某人所言,「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惟有誠信、責任、良知才能挽回消費者的信心,才是醫治中國奶粉與疫苗問題的良藥,否則再過10年,中國的消費者仍將無法走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陰影。

一直沒有明白的是,為什麼這些號稱要做100年老店讓基業長青的企業,要頻繁地對中國的嬰幼兒下手?唯利是圖者終將付出他應有的代價!

剛剛引發輿情洶湧的問題疫苗事件,自媒體文章《疫苗之王》功不可沒。在文章發布之初,網上出現不少從醫學專業角度及新聞專業操作層面對此進行反駁的文章,事後來看,這些文章顯然是利益相關方反撲之作。

此次問題疫苗事件引發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人們突然意識到,調查報導在輿論監督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中國的調查記者都去哪了?

此前,有相關的研究文章說中國的調查記者只有100多人,在不少前記者的微信群裡開玩笑說,其中有一半人去了阿里。

中國的調查記者越來越少

大學裡,老師們教導新聞學子說要「鐵肩擔道義」,雖然最近老師們的緋聞有點多,但書生意氣讓這個社會仍然閃爍著理想的火種。無疑,記者是所有行業中最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群,悲劇的是,這個行業是典型的「地命海心」 (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多數時間,記者特別是調查記者並不是個討人喜歡的角色。在不少場合,一些人讚揚當初我的報導「挽救了很多中國嬰兒」,但在很多乳品企業看來,我無異於是「中國奶粉業衰落的罪人」。

當年採訪時的一幕仍時時浮現在我腦海:醫院裡,當一名幾個月大的男嬰被推進手術室時,他的爺爺奶奶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絕望地痛哭,他的父母則拉著孩子的手怎麼也不肯放下。這是怎樣的生離死別!

這一幕深深地觸動了我,所以,我從來不在意於外界的褒揚與批評。當年曝光三鹿奶粉事件時的最樸素想法是,有一天當我為人父母,可以問心無愧地對子女說,「我沒有說假話」。多少年來,我們為說假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講真話,成為這個國家最為稀缺的品質。

慶幸的是,這次名為「獸爺」的自媒體人、前南方周末記者張育群的《疫苗之王》喚回了人們對於調查記者的思念。其實這次,公眾想念的不是調查記者,而是對於在公權之外的媒體監督權力、對生而為人的基本良知的呼喚。

對於未來,我並不悲觀,去中心化的網路一代已正成為這個國家的中流,被送到美國及西方的官二代與富二代們,或許與他們父輩的思想觀念也漸行漸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們是影響中國未來走向的最重要力量。

100多年來,中國人的命運顛沛流離,縱觀幾千年歷史,這也可以算得上是最為動蕩的100年吧!100多年來,那些沒有把我們消滅的東西,只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或許你更加地富有,你可以逃過毒奶粉,但你同樣沒有躲過問題疫苗。當所有的人意識到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那麼大家就不會任由一些蠹蟲的貪婪讓船沉沒。

當越來越多的人發問:這個國家會好嗎?說明人們心中對於核心價值觀中那些動人辭藻慢慢開始相信,只要相信,就會有改變的力量。

這個國家會好嗎?相信我們這一代人仍然能看到!來源:知食說自媒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