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山中青年第二季•百年青春|傳千年青瓷 承工匠之心

來源:央廣網

100年前,一個偉大的政黨在世界東方誕生。100年來,她從篳路藍縷到奠基立業、從風雨兼程到薪火相傳,矢志不渝、砥礪前行,始終踐行著她的初心使命。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網聯合浙江省委網信辦特別策劃《百年青春》大型融媒體系列報導,報導從青年黨員這一視角切入,詮釋著百年大黨的風華正茂和青春活力,27日推出第四篇:《周明明:傳千年青瓷,承工匠之心》。

央廣網杭州7月27日消息 拉坯、修坯、刻花、上釉,再經過12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一件釉色青翠瑩潤的青瓷便在周明明的手中燒製出來。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裡,西溪貴山窯陶瓷藝術研究室在綠樹掩映中顯得格外清幽,周明明已在此研習越窯青瓷9年。“我想把越窯青瓷的燒製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這個行業,了解越窯青瓷。”從與越窯青瓷結緣以來,他始於初心,臻於匠心,認真地創作著每一件作品。

如今,周明明獨立完成的多件陶藝作品都獲得了國家級、省級獎項,他自己也獲評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並參與編寫審校了書籍《越窯青瓷燒製技藝》,守護、傳承著越窯青瓷燒製技藝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周明明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央廣網記者魏煒 攝)

與青瓷結緣

2008年,周明明考入景德鎮陶瓷大學(原名景德鎮陶瓷學院)的陶藝專業,開始學習陶瓷技藝。初學陶藝,他覺得並不難,直到經歷一次次失敗後,他才明白要成為真正的“陶藝人”,是非常不易的。他感歎道:“製作一件瓷器時,其實裡面有很多讓人無法控制的因素。我們一些不經意的動作都有可能將其損傷,從而導致器皿被燒壞。”

在不斷學習中,周明明發現研習陶瓷技藝,不僅需要有恆心,更需要經得住一次次的磨練,懂得隨時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有的瓷器製作需要個把月的時間,期間遇到狀態不好的時候,就會停下來,有時候靈感突然來了,會一直做到深夜,當一件作品完成的時候,幸福感非常強。”就這樣,在學習製瓷技藝的過程中,周明明找到了自己的研習方向,感受到了來自製瓷的快樂。

2012年,周明明從大學畢業,正逢杭州舉辦“工藝與民間藝術薪火傳承計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窯青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嵇錫貴大師向全國招生,渴望有更多學習機會的周明明立馬報名參加。

央廣網記者採訪嵇錫貴大師(央廣網記者魏煒 攝)

經過層層篩選,他從100多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嵇錫貴首批5名學生之一,並進入西溪貴山窯陶瓷藝術研究室研習越窯青瓷。老師嵇錫貴回憶:“周明明踏實好學,又很有悟性。考試時就發現他的基本功還是很扎實的,後面出色地通過了考驗。”

2013年,周明明跟隨嵇錫貴老師正式開始學習越窯青瓷燒製技藝。從入門的第一天,老師就要求他苦練基本功――繪畫。周明明堅持每周畫兩幅畫,幾年下來,就攢下了厚厚一本繪畫作品。

從“自然”中來

入行多年,周明明有了大量實踐經驗,他獨立完成的現代越窯青瓷藝術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金獎,部分越窯青瓷作品收藏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杭州市工藝美術博物館等。

當記者問起這麽多作品中,自己最喜愛的是哪一件?他毫不猶豫地捧起了手邊的一件青花鬥彩瓷瓶說:“最喜愛的應該就是這件《新綠》了。”

周明明的作品青花鬥彩瓷瓶《新綠》(央廣網記者魏煒 攝)

《新綠》是周明明初入師門的早期作品。瓷瓶器型呈“蘋果”狀,一株綠植沿著瓶身延展開來,宛若在瓶上自由生長,生機盎然,又極富張力。周明明介紹說:“這株綠植叫虎耳草,我們陽台邊種的植物就是這個,是當年師傅在陽台上親手栽種的。”虎耳草生出新葉的時候,翠色欲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他在平日的寫生中用畫筆記錄了下來。

《新綠》的製作耗時三個多月,光是彩繪就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構圖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我想盡量讓植物和立體的器型結合,所以在構圖上讓虎耳草在瓶身上蔓延開,盡量去鋪滿它,同時又要有空隙,有留白,有疏密和前後的對比。”

完成構圖和彩繪部分,隨後便是進行燒製。青花鬥彩是以釉下青花作為一種色青與釉上多種色彩相結合的瓷器裝飾技法。《新綠》瓶身上的藍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繪並留白,上釉燒成後再用釉上彩料彩繪其留白部分,最後入爐烘燒而成,整個製作過程有著很多變量。“這件作品鬥的是綠彩,綠彩需要燒750度,青花則要1320度,溫度不一樣顏色差別會很大。”在經過反覆嘗試後,《新綠》燒製成功。“雖然現在再來看這件作品,會發現還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但是這件作品上有很多創作手法是我第一次去嘗試,傾注了很多心血,也見證了我的成長。”

周明明在製作陶瓷過程中拉坯(央廣網記者魏煒 攝)

除了《新綠》青花鬥彩瓷瓶,他還創作了《芒花》 越窯青瓷褐彩罐、《葉》 青瓷刻花盤、《紅葉》青花鬥彩瓷瓶等。周明明的作品靈感很多是來源於自然,在西溪濕地這片生機盎然的自然天地間,他尋找到了自己的創作方向。

在不斷的研習中,周明明也在探索新的創作手法。他製作的越窯青瓷鬥笠碗《喜出望外》,將民間傳統剪紙題材融入到青瓷中,又使用了越窯的傳統裝飾顏料“褐彩”。褐彩在傳統越窯裡以大量點綴為主,很少用來創作具象圖案。周明明告訴記者:“經過多次嘗試,我發現將剪紙搬上青瓷是可行的。只有點、線、面構成的剪紙圖案,它的裝飾能力很強,能夠簡單直白地展現民間風俗。我用褐彩去調試和搭配,最終呈現的效果是很協調的。”

傳“千峰翠色”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窯青瓷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東漢時,中國最早的瓷器在越窯燒製成功,因此越窯青瓷也被稱為“母親瓷”。越窯持續燒製了近千年,越窯青瓷的造型式樣、裝飾工藝、燒製技法,在中國古代均達到了極高的水準,直至北宋末、南宋初才逐漸停燒。

周明明在製作陶瓷過程中準備拉坯(央廣網記者魏煒 攝)

為了保護和傳承越窯青瓷的燒製技藝,2011年,越窯青瓷燒製技藝被列入了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周明明的老師嵇錫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窯青瓷燒製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我會經常帶學生到古窯址去研究那裡的瓷片、窯具,還有周圍的泥土,就地取材,把它恢復出來。我很樂意把我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承給我的弟子們。以前常常有‘人走藝亡’的情況,真是太可惜了,傳承也是一種責任!”嵇錫貴老師談到越窯青瓷製瓷技藝的傳承重任時,感慨萬分。

作為嵇錫貴的弟子之一,周明明也不負所望,他多年來一直堅持學習、傳承越窯青瓷燒製技藝。“一直堅持做同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我有很多同學相繼離開了這個行業。我很幸運地從事了這份工作,讓我堅持下來的原因,一是老師的激勵,二是心中這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嵇錫貴大師今年80歲,從事陶瓷行業已有60年,把大半生都奉獻給了製瓷事業。如今,雖然年事已高,但嵇錫貴還在堅持創作。老師的言傳身教,對周明明有很大影響。“我看到老師幾十年堅持不懈研究越窯青瓷,對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我們青年人也要堅持下去。”

央廣網記者與周明明合影

周明明對傳承越窯青瓷,更有一種責任感,“作為一個青年黨員,內心有一種堅守初心的使命感。我要把每一件作品做好,把每一個項目做好。我們青年人的堅持,能讓越窯青瓷的製瓷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現在,周明明正在跟隨老師總結傳統越窯青瓷的製瓷技藝,用理論的形式梳理出來,給更多同行以及剛入行的青年人提供參考。他在用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越窯青瓷,讓這一抹青翠,在歷經千年後,依然煥發出“千峰翠色”的奪目光彩。(記者魏煒 曹文君 實習生陳穎 周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