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證券時報:不能將新經濟與獨角獸回歸劃等號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新舊動能轉換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任務,國家創新戰略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是產業政策利好頻出,資本市場也敞開了懷抱,擁抱新經濟。

  從年初監管層頻頻發聲“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的支持力度”,到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乾意見》,再到5月初證監會就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向社會征求意見,政策暖風拂面,補足了促進新經濟發展的制度短板。和創新企業可以通過新股發行快速通道登陸A股相比,市場的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已在境外上市的獨角獸通過發行CDR(中國股權存托憑證)回歸國內市場上,在當前CDR配套規則還沒出盡之時,已有不少人士預測誰將是首家CDR試點企業、試點規模有多大、首批試點企業有幾家等問題上,不少人還將新經濟與獨角獸回歸A股劃等號,忽視了在過去幾個月中資本市場已經在服務新經濟方面踐行的多項工作,實際上這些信號更值得重視。

  過去一個多月,已有富士康(股票簡稱工業富聯)、寧德時代藥明康德等新經濟企業相繼在A股發行上市或即將上市,在新政策還未頒布前,這幾家企業都是在現有規則下履行的上市程式,審核速度加快、募資規模縮水、戰略配售出場、適當的發行節奏……監管層在服務新經濟和考量市場承受能力之間進行著平衡,既不能傷害了新經濟企業赴A股上市的熱情,也不能讓二級市場承壓損害了投資者的信心。

  截至目前,還未有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的國際領先技術、在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但尚未盈利的企業遞交上市申請,若出現首例此類企業,監管層的發審動向將具有風向標意義,畢竟這類高新技術企業最需要資本市場“扶一把”。它們代表了經濟增長新動能的方向,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動力,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能夠獲取成本低、穩定性高的資金,提升規範運作程度和品牌知名度,同時打開國際市場或對接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這些未盈利新經濟企業有著巨大的市場增長太空,未來實現高盈利增長或者誕生出新一批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的合稱)類型企業或“獨角獸”的可能性較大,將這類企業推介登陸資本市場,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份參與分享新經濟發展成就的機會,能夠實現投融資雙方共贏。以往我國部分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境外上市,其利潤來源主要在境內,而境內投資者卻未能分享到收益。

  而那些已經在境外上市的獨角獸們,只是中國新經濟“叢林”中的一部分,它們有著明顯的標簽: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有核心技術、成長較為成熟、受投資者青睞、屬新經濟中的行業龍頭。這類企業就像是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數量極少且一望而知,最終能夠通過CDR回歸A股的獨角獸企業純屬鳳毛麟角。

  資本市場敞開了擁抱新經濟的懷抱,何時接納未盈利企業、首家CDR試點企業何時落地,這與市場發展階段、企業準備情況、投資者投資習慣等密切掛鉤。可以確定的是,無論何種企業登陸A股,資訊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的原則都需遵守,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也要杜絕,這是資本市場從嚴監管的底線,也是維護市場良好生態的重要舉措。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