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0: 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之說

小編分享穴位養生,目的就是將不花錢免費的養生知識分享給愛養生的朋友,只要你肯學習。也希望那些老上當買各種保健品的朋友,清醒清醒頭腦,天然生態傳統有效的養生方法就在你身邊。別再花冤枉錢。

足臨泣

定位:

位於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蹠骨夾縫中。

主治:

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脅肋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偏癱、瘧疾、痹痛不仁、神經官能症等。

艾灸:

艾柱灸3~5壯,或者艾條灸5~15分鐘。

按摩:

點按法,揉法,點法,按法。

功效:

疏肝解鬱,熄風瀉火。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對於沒有器質性疾病經常頭痛者可以按摩足臨泣穴緩解頭痛,方法:一面緩緩吐氣一面輕輕按摩,左右各按多次就能去除疼痛。

地五會

定位:

在足背外側,當足四趾本節(第四蹠趾關節)的後方,第四、五趾骨之間,小趾伸肌腱的內側緣。

主治:

頭痛,目赤,耳鳴;乳癰,乳脹;脅肋脹痛,足跗腫痛等。

艾灸:

艾柱灸3~5壯,或者艾條灸5~15分鐘。

按摩:

點法,揉法,按法。

功效:

利胸脅,消乳腫。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指壓地五會穴時,找到該穴位後以食指輕輕揉動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夠了,然後心裡默默地邊揉邊數,從1數到60即可,數數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大致以1分鐘為限。凡採用本穴治病,不需要以療程計,急症或輕症,一般1次可愈,重症的和病程長的可每日2~3次,每次最多3~5分鐘,均數日可愈。

俠溪穴

定位:

位於人體的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

頭痛,眩暈,驚悸,耳鳴,耳聾,目外眥赤痛,頰腫,胸脅痛,膝股痛,足跗腫痛,瘧疾。

艾灸:

艾柱灸3~5壯,或者艾條灸5~15分鐘。

按摩:

揉法,按法,點法。

功效:

祛風止痛,活絡聰耳。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取坐位屈膝位,腰部前傾用拇指指腹點搡俠溪穴。點揉時的力度要均勻、柔和、滲透,不能與皮膚表面形成摩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鐘,兩側俠溪穴同時點揉。

足竅陰

定位:

在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主治:

目赤腫痛,耳鳴,耳聾,咽喉腫痛,頭痛,脅痛,多夢,熱病。

艾灸:

艾柱灸3~5壯,或者艾條灸5~15分鐘。

按摩:

揉法,點法,按法。

功效:

泄熱,利脅,通竅。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兩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壓足竅陰穴1~3分鐘,左右各1次,每天堅持按摩能保健足部,緩解全身神經痛。用拇指指腹揉按足竅陰穴,每次1~3分鐘長期堅持按摩,可以緩解足跟痛、下肢麻木。

養生是一門長期的學問,需要我們不停止學習的腳步。在各種實踐中找尋最適合自己的養生調理方法。一點題外話:作為子女我們都需要父母健健康康,那平日不妨多關注一些傳統的健康養生法,讓我們的父母盡量少生病,可以陪我們更久一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