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視公司興衰史:眼看他高樓起,宴賓客,樓要塌了

來源|網絡大電影

這幾年,先後有171家影視公司掛牌新三板,可以說,稍微有點模樣的公司都來了。

然而時移世易,不過短短兩年,和力辰光、開心麻花撤回IPO,樂華文化、嘉行傳媒、唐人影視等紛紛撤離新三板,加上范爺事件的影響,影視稅收“自查自糾”,眾多影視公司從霍爾果斯撤離……可以說是山雨欲來,風聲鶴唳。

這四年間裡,新三板影視公司的起勢、井噴/輝煌再到軟/硬著地,在影視公司史上劃出一條拋物線,就是影視行業興衰命運的縮影。

一、”高樓起“

感謝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感謝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讓我們夢想成真”。8年前,正值國內票房爆發起步階段,博納影業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EO於冬如此感慨。

只要跟上節奏,就能站到行業爆發的風口。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在A股市場風生水起,讓一大波影視公司對資本市場蠢蠢欲動。

2015年是新三板的井噴年,更是新三板“影視文化”年。那年7月3日,孫紅雷入股的青雨傳媒成功掛牌新三板。

接著,楊冪的嘉行天下、陳魯豫的能量傳播紛紛登陸新三板……影視公司對新三板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幾乎同一時間段,成功出品了爆款黑馬《夏洛特煩惱》的開心麻花,也摩拳擦掌,表示力爭年底掛牌新三板。

而且,當年掛牌的42家影視公司,13家年內便完成了融資。

這更堅定了影視公司對新三板的渴望。2016年,掛牌的影視公司達到了80家。

在掘金新三板的明星中,不少明星手持多家公司股份。如胡歌、劉詩詩、古力娜扎不僅通過持股上海藝立,間接成為唐人影視的股東,劉詩詩還是海潤影業的股東。張紀中不僅是北京華人天地影視策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同時也是上海紀中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張紀中夫婦持有紀中文化的股份超過8成,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可以說,中國一半導演和明星與新三板有過不解之緣。很長一段時間裡,在新三板沒有一個板塊能與影視板塊相爭。

二、“宴賓客”

新三板儼然成為了影視行業又一個“造富機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如同當年的創業板一樣,新三板中蘊藏著誕生下一個“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機會。

那兩年裡,稍微有點模樣的影視公司都希望能複製華誼兄弟的路徑——攢一兩個明星,拿三五個劇本,注冊幾個公司,拿點風投,拍幾部劇,做個兩三千萬收入,掛牌新三板之後再募個把億,多買幾部劇本,爭取搞部熱門片,然後等著估值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2015-2016年,在新三板完成融資的影視公司達65家,有11家影視公司融資額超過1億元。融資一輪又一輪,估值也是節節高。先後有23家影視公司在定增後估值超過5億元,其中8家公司的估值超過10億元。

其中,開心麻花從3億估值飆到50億,而開心麻花之後的楷模則是楊冪的嘉行傳媒。

依靠當家花旦楊冪、迪麗熱巴等明星,嘉行傳媒用不到3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一家50億元的公司,拂袖離去,運作堪稱神話。

那兩年,可能是影視股最為光鮮的兩年。在這之後,新三板公司飽受質疑,融資能力也一落千丈!

三、“樓要塌了”

最早暴雷的新三板影視公司,春秋鴻可能算一個,2015年因為拍了一部《王的女人》,一度高達9億元市值的春秋鴻開始資不抵債。

現在說起《王的女人》,可能很多人已經印象模糊,但如果說“范冰冰馬震”,可能大家還印象尤深。

因為票房不及預期,2016年春秋鴻巨額虧損,年報一發,直接導致二級市場股價最高跌幅超過90%。

新三板公司印紀傳媒似乎更慘,曾投資出品了《建國大業》、《杜拉拉升職記》、《環形使者》、《鋼鐵俠3》、《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等一系列熱門影視劇,如今卻捉襟見肘,3000萬分紅爽約,4億債券恐無力償還,公司財報存在造假嫌疑,公司老總股份全部被凍結,套現及融資40億不知去向,公司面臨易主,甚至倒閉……

2018年以來,150余家影視公司只有9家融到了錢,總額也只有3.1億元,還不及當年一家影視公司的融資額。

二級市場更是潰不成軍。現在還在做市的16家影視公司,市值較做市首日的跌幅中位數為70%。

山雨欲來。年初至今,光線傳媒股價已經跌了近40%,華誼兄弟股價跌了近50%。市值曾超5億元的華人天地,因為業績越來越差,市值跌得只剩2689萬元。

事實上,因為估值泡沫,影視公司一直難以登陸A股,今年更甚,和力辰光、開心麻花、新麗傳媒紛紛撤回IPO,再到嘉行傳媒、樂華文化、唐人影視紛紛摘牌,影視公司今年似乎集體陷入資本困局。

一些融資能力比較差的上市公司都開始變得慌張,因為雖然表面光鮮,但在這場資本困局裡,誰不知道還能撲騰多久。

播報當日票房、排片數據、檔期資訊、深度票房數據挖掘、電影產業觀點快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