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心臟有毒副作用,兩款感冒藥被叫停

國家葯監局近日發布公告稱,經組織再評價,兩款感冒藥被叫停!特酚偽麻片、特洛偽麻膠囊存在心臟毒性不良反應,使用風險大於獲益,決定停止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召回。這兩種藥品此前常用於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流涕等癥狀。市面上是否常見這兩種感冒藥?秋冬流感季,感冒藥如何選擇?記者就此採訪了藥劑領域的專家。

治療風險大於獲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藥劑科副主任醫師李靜說,特酚偽麻片、特洛偽麻膠囊內中成分,包括特非那定、布洛芬、對乙烯氨基酸等。後兩者是很多感冒藥普遍存在的成分,此次藥品被叫停,問題出在第一個成分——特非那定。這一成分可引起心臟QT間期延長,導致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特非那定引起的副作用,屬於惡性心率失常,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因此,這兩種藥物被『亮紅燈』。」

上海市肺科醫院副院長張哲民說,上世紀80年代開發上市的特非那定,是全球首個無中樞抑製作用的外周H1受體拮抗劑,用於治療各種過敏性疾病。這一成分最大優點是不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作用,不會產生嗜睡、睏乏等。在專家看來,隨著醫學對藥物毒性認知的不斷深入,特非那定對心臟產生毒副作用,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治療風險大於獲益。

上海未集中採購

特非那定成分對人體心臟的毒性,醫學家早有了解。1990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就曾發布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病例並警告,1997年FDA建議特非那定撤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鍾晗介紹,特非那定可致心律失常的發生,與用量較大有關。不過,本市並未對叫停的這兩種藥物進行集中採購。

感冒藥除大眾熟識的商品名外,還有根據成分起的通用名。專家表示,名中帶「麻」字,指的是含有偽麻黃鹼的藥物,偽麻黃鹼有助於減輕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竇炎引起的鼻充血癥狀,但會引起血管收縮,高血壓、糖尿病和眼壓高患者應慎用。名字中帶「酚」字的則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是用於緩解疼痛和退熱的重要成分,它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雖然短期用傷害較小,但消化道潰瘍患者應慎用。

選擇感冒藥要針對不同癥狀

正值秋冬流感季,如何正確選用感冒藥?李靜說,針對不同癥狀市民可有的放矢選擇。感冒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發熱、咳嗽頭疼等。解熱鎮痛類藥物,以對乙醯氨基酚成分為主;鹽酸偽麻黃鹼類藥物,可緩解鼻塞癥狀;右美沙芬類藥物,可抑製咳嗽中樞,屬於止咳藥;氯苯那敏類藥物,可減輕毛細血管擴張,實現抗過敏,緩解一系列卡他癥狀。

日常生活中,市民選擇藥物可仔細看藥物成分,老人、兒童、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等用藥前,必須看說明書,明確合併症和禁忌症。日間從事精細工作的,可選擇沒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避免產生嗜睡癥狀。此外,服藥期間還應避免飲用含酒精飲料等。(記者 顧泳 黃楊子)

秋冬流感季如何選擇感冒藥,藥劑領域專家來詳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