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標誌物升高是不是意味著得了癌症?關於腫瘤標誌物的全面科普

作為腫瘤專科醫生,經常被問到關於所謂腫瘤標誌物的問題。

給大家講一個案例:曾經有個中老女性,體檢查出CEA高一些,拿著體檢報告,上面寫著建議她到腫瘤科就診,這一聽,癌指標升高,而且要到腫瘤科就診,這可把她嚇得不行,她認定是得了癌症,據她老公說,她差點尋短見了,說不想活了,反正得了癌症也是治不好。

你看,這可笑不可笑。暫不說得了癌症並不是一定就治不好,就說這腫瘤標誌物吧,把多少人給帶溝裡了,給多少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煩惱痛苦焦慮糾結……

腫瘤標誌物這個名詞可以說大家越來越熟悉,原因是它已經成了所謂的體檢必查項目,現在要是去體檢,不查幾個腫瘤標誌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了體檢,而體檢機構也確實是大力向你推薦腫瘤標誌物。有的人一查就是一整套,比如所謂的男性腫瘤標誌物全套和女性腫瘤標誌物全套,這一全套可得有兩千元左右。有人說,錢不是問題,現在得癌症的人這麼多,花錢買個放心。可問題是,真能買個放心嗎?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腫瘤標誌物,什麼是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

腫瘤標誌物,很多人一看「腫瘤」二字,就想當然認為它肯定跟腫瘤有關,有的人甚至乾脆把它叫做「癌指標」,還有人叫它「癌細胞」,那意思是,看這個指標就知道有沒有得癌症,這個指標升高就表示血裡有癌細胞。真是這樣嗎?

從定義上說,腫瘤標誌物指的是由腫瘤細胞或者機體細胞受某種因素刺激(當然包括受腫瘤刺激)而產生並釋放出來的一類物質,它可以存在於血液中,也可以存在於尿液中,胸腹水中,其他排泄物中。多數情況下,我們是抽血化驗血中的腫瘤標誌物,有進也可能會化驗尿中或胸水腹水中的腫瘤標誌物水準。因此,腫瘤標誌物檢測其實就是抽血(或者留尿液,抽胸腹水,但多數是抽血)化驗腫瘤標誌物的數值是正常水準還是異常升高,至於這種檢測的意義或者說作用,就是下面要討論的問題。

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前面說了,很多人想當然認為腫瘤標誌物就是查腫瘤的,如果這些指標都正常,就肯定沒有得腫瘤,可以放心了,如果這些指標中的一個或多個升高了,就嚇得半死,認為是得了癌症。

不可否認,腫瘤標誌物在某些腫瘤的篩查和協助診斷方面有些參考價值,但作用非常有限。我常說的幾句「廢」話:腫瘤標誌物正常不等於沒得腫瘤,腫瘤標誌物升高也不等於得了腫瘤,得了腫瘤也可以腫瘤標誌物完全正常。我相信你一聽到這幾句話就會說,這真是廢話,那豈不是說腫瘤標誌物根本沒作用?那又不是,腫瘤標誌物當然有它的作用,但目前的現狀是濫用了,而且大家對結果的理解不對,因而常常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煩惱。

腫瘤標誌物的作用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可以作為某些腫瘤的篩查項目之一,比如肝癌篩查中的甲胎蛋白AFP,攝護腺癌篩查中的PSA,記住是某些腫瘤,不要想當然地隨意擴大,比如有的人認為CA153可以篩查乳腺癌,CA125可以篩查卵巢癌,這是想當然,沒有證據證明它對篩查這些癌症有用,即便是AFP用為肝癌的篩查項目之一,也只是作用參考,千萬不要以為AFP正常就是沒得肝癌,否則可能會誤事。

2、協助某些腫瘤的診斷。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會有腫瘤標誌物的升高,當然也確實有些腫瘤會伴有某些腫瘤標誌物的升高,因此,某些腫瘤標誌物也可以協助某些腫瘤的診斷,但不是確診。

3、用於某些腫瘤的預後判斷。也就是說,對於已經確診癌症的病人來說,他的某項或某些腫瘤標誌物明顯升高可能提示預後較差。但切記,不要又隨意擴大化,認為所有的腫瘤標誌物都有這個作用,這個要由醫生來判斷。

4、用於某些腫瘤的療效判斷和複發監測。這是腫瘤標誌物的重要作用之一,但也僅限於那些伴有腫瘤標誌物升高的病人,如果病人的腫瘤標誌物一開始就是正常的,則腫瘤標誌物對他來說價值並不大。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代表得了腫瘤嗎?不升高就意味著沒事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代表得了腫瘤嗎?當然不是!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表示得了腫瘤,因為除了腫瘤,還有其他原因也會引起腫瘤標誌物升高,比如炎症可能引起標誌物升高,你如裸體檢查出某個或某些腫瘤標誌物升高,你當然不能認為自己是得了腫瘤,這個時候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既不能簡單地認為肯定得了腫瘤,當然同樣不能簡單地認為沒得腫瘤。

那是不是不升高就意味著沒事?同樣也不是!良性腫瘤可能導致腫瘤標誌物升高,惡性腫瘤也可能導致腫瘤標誌物升高,其他的非腫瘤良性病變也可能導致腫瘤標誌物升高,而反過來,惡性腫瘤卻完全可以腫瘤標誌物正常,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細胞都會產生並釋放這些腫瘤標誌物,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並不是惡性腫瘤的必然,它僅僅只是參考指標之一。

所以,永遠要記住這句看似廢話的話: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症,得了癌症也不一定會有腫瘤標誌物升高。有的人就會說,既然這樣說,那查腫瘤標誌物有什麼用?這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並不是說腫瘤標誌物沒有用,只是說它的價值有限,可以供參考,但你不能僅根據腫瘤標誌物就來判斷是不是得了癌症,如果真這樣的話,查癌症就太簡單了,抽個血,驗一驗腫瘤標誌物就可以了,這也正是很多人去體檢查腫瘤標誌物的初衷,但很遺憾,如果帶著這個目的去體檢,你會失望的,甚至反而可能平添煩惱。其實,健康人本來就不推薦常規進行這些腫瘤標誌物檢查。腫瘤標誌物更多用於已經得癌症的病人,僅在有的時候有針對性地用於健康人的篩查,而且也只是參考。

幾種常見的腫瘤標誌物的臨床意義,僅供大家參考

不要簡單地對號入座,要找專科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解讀。

癌胚抗原(CEA)是大家最普遍看到的一個腫瘤標誌物。癌胚抗原的升高提示我們要注意排除上皮性惡性腫瘤,特別是結腸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當然,它的意義不僅於此,它對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總的來說,它的數值升得越高,意義就越明確,癌症越是晚期,癌症病灶越廣泛,癌胚抗原數值可能越高,但不是一定這樣,因為癌症晚期也可能數值並不太高,甚至可能正常。由於很多種癌症都可能會有癌胚抗原升高,所以它對鑒別哪一種癌症並沒有太多幫助。CEA升高並不是一定患癌,吸煙的人、有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結腸息肉、活動性肝病的人,CEA也可能升高。因此,發現CEA升高,既要重視,也不必過度恐慌。

CA125(糖基抗原125)。屬於卵巢癌相關抗原,對協助診斷卵巢癌(卵巢上皮癌)有較大價值,很多卵巢癌患者會伴有CA125升高,對女性而言,如果CA125明顯升高,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排除卵巢癌可能。但它的意義並不僅僅是限於卵巢癌,除卵巢癌可能會明顯升高外,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肺癌等都有可能會有CA125升高,甚至明顯升高。另外,除了對診斷的提示意義外,CA125升高與腫瘤負荷增加也有關,因此它另一個更重要意義是對那些已經確診卵巢癌的病人進行治療後的療效監測和病情隨訪,有時甚至成為唯一的療效判斷參考指標,某種程度上堪稱是卵巢癌治療的療效監控「晴雨表」,當然這個隻對那些CA125明顯升高的病人,有的卵巢癌CA125從診斷時一直都是正常的,那它就沒有什麼指導價值。

和其他腫瘤標誌物一樣,得了癌症CA125不一定會升高,而升高也不是一定就是癌症,但非癌症的情況下多數升高幅度較小,比如CA125的輕度升高可見於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良性的卵巢腫瘤、急性胰腺炎、肝炎、腹膜炎等。因此,發現CA125的升高,先不要急著恐慌,要找專科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CA153(糖基抗原153)。屬於乳腺癌相關抗原,對乳腺癌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如果女性CA153指標明顯升高或進行性升高,首先要想到乳腺癌可能,但也只是 「可能」,不管這個指標升多高,它不能作為確診乳腺癌的依據,而且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中晚期乳腺癌,敏感性較差,並不適合作為發現早期乳腺癌的指標,容易漏檢,因為多數乳腺癌早期CA153並不升高。

其他癌症也可能CA153升高,比如卵巢癌、肺腺癌、胰腺癌、大腸癌等,當然CA153對乳腺癌的提示意義比其他癌症更大一些。除了協助診斷,CA153也同樣可作為乳腺癌病人治療的療效監測、預後判斷、病情隨訪的重要參考指標。此外,某些良性乳腺疾病或某些非癌症良性疾病也可能會有CA153升高,但多數升高並不明顯,也不會進行性升高,這個是所有腫瘤標誌物的共同注意事項。

CA199(甘糖抗原199)。屬於胰腺癌相關抗原,對於胰腺癌的診斷有較特殊的指示意義,如果發現CA199明顯升高,或者進行性升高,要首先想到胰腺癌的可能,要進一步檢查以便確診或排除。同時它也是消化道腫瘤相關的抗原,胃腸道癌症、肝癌、膽管癌等其他消化系統癌症也可能有較明顯的升高,非消化系統癌症如卵巢粘液性癌、宮頸癌等也可能會有升高。CA199除了有診斷的提示意義,更主要用於胰腺癌等的治療療效監測,通常手術後一周左右CA19-9可降至正常,如果持續不下降或下降後又升起來,提示癌症病灶殘留或複發可能。某些良性疾病,比如急性胰腺炎、膽道結石膽管炎等也可能輕度升高。

AFP(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臨床診斷中的價值舉足輕重,AFP檢測結合臨床的病史和影像檢查信息,就可以從臨床上診斷原發性肝癌。AFP還可以作為肝癌的療效監測指標和預後評估參考指標。但要注意的是,肝癌也可能AFP正常,對AFP正常而又懷疑肝癌時,應該進一步通過其他檢查來明確診斷,而千萬不要以為AFP正常就肯定沒事,就認為肯定不是肝癌,這是大錯特錯。而反過來,AFP升高也不一定就是癌症,比如肝炎、肝硬化、妊娠也會AFP升高。

另外,AFP還可以作為協助診斷生殖系統的癌症如女性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男性睾丸腫瘤的指標。肝的轉移性腫瘤(繼發性肝癌),也就是由其他部位的癌症轉移到肝臟的腫瘤,比如結腸癌肝轉移,胃癌肝轉移,AFP也可能升高。所以,那怕是像AFP這種對肝癌有較強的針對性指示意義的腫瘤標誌物也存在很多複雜情況,必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PSA(攝護腺特異抗原)。從名稱上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種攝護腺癌相關的腫瘤標誌物,它隻表達於攝護腺導管上皮細胞,是為數不多的器官特異性腫瘤標誌物之一,這種嚴格的器官定位和細胞類型特異性使它成為攝護腺癌的一種比較特異的診斷標誌物,包括遊離的PSA(fPSA)和總PSA(TPSA),對診斷攝護腺癌意義舉足輕重,主要用於攝護腺癌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同時PSA的升高與腫瘤的負荷量呈相關,也就是腫瘤越大越晚期,它的數值可能越高,當然這個不是絕對。同樣,PSA也可以用於攝護腺癌的治療療效監測和預後判斷以及隨訪病情監控。此外,良性攝護腺肥大或增生也可能會有PSA輕度升高。

SCC(鱗癌相關抗原)。是一種鱗癌相關的抗原,主要用於鱗癌(比如肺鱗癌、食管鱗癌、宮頸鱗癌、頭頸鱗癌)的輔助診斷。同時,這個標誌物的水準與腫瘤負荷、腫瘤細胞的活躍程度相關,因此也可用於食管鱗癌、肺鱗癌等的治療療效監測。腫瘤在進行根治性切除後,血清中的SCC水準可下降直至正常。

CyFRA211(細胞角蛋白19片段)。同樣是一種鱗癌相關的標誌物,它在肺癌病人的血清中含量最高,因此對肺鱗癌的敏感性最高,血清中CyFRA211的水準與肺鱗癌病人的病程存在一定的正相關,因此它對肺鱗癌的療效監測等有輔助判斷參考價值。當然,它對其他部位的鱗癌(比如食管鱗癌)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它是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特有的一種酶,在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經母細胞瘤、精原細胞瘤中有過量的表達,因此可作為這些腫瘤的腫瘤標誌物,是小細胞肺癌和神經母細胞瘤較為特異的診斷標誌物。由於血清NSE的水準高低和小細胞肺癌的進程密切相關,是小細胞肺癌的高特異性、高敏感性的標誌物,因此可用於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和複發監控,比如治療前NSE明顯升高,經過治療後癌症病灶明顯縮小,NSE數值也會相應下降,直至恢復正常,但如果病情惡化或複發時,NSE水準又可能再次升高。NSE對小細胞肺癌的預後判斷也有價值,比如在治療前,血清NSE顯著升高的病人比那些升高不明顯的人可以預後更差。NSE升高多見於晚期病人,不能把它作為小細胞肺癌的早期診斷指標,不能因為NSE指標正常就認為沒有得癌症。

β-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亞基)。正常情況下不能產生激素的組織,在癌變後可能會出現某種或某幾種激素的分泌,β-HCG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診斷早孕的一種指標,尿或血液β-HCG檢測陽性提示懷孕(正常妊娠或宮外孕)。但某些癌變後的組織也可能分泌β-HCG,比如絨毛膜上皮癌、葡萄胎、侵襲性葡萄胎、睾丸癌,因此,β-HCG可用於以上這些癌症的診斷和療效監測、隨訪監測,甚至是唯一的療效和病情監控指標。此外,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肝癌、乳腺癌等也可能會有輕度升高或陽性反應,要注意鑒別。

其他如ALP(鹼性磷酸酶)、LDH(乳酸脫氫酶)、CT(降鈣素)、抗EB病毒相關抗原的抗體等也可作為某種或某些腫瘤相關標誌物,在協助診斷、療效監測、預後判斷等方面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通過以上對各個常用腫瘤標誌物的逐一分析,可以將腫瘤標誌物的價值歸結為五個方面:輔助診斷、協助鑒別診斷、觀察療效、監測複發、預後判斷,當然不同標誌物作用不一樣,價值大小和側重點也不一樣,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解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