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惠州吹響構建水生態文明建設新體制新機制號角

(一)站在歷史新起跑線上的惠州,以雄武氣魄邁出生態文明建設堅實步伐。

近日,廣東惠州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供排汙一體化改革動員會召開,吹響了惠州發力供排汙一體化、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軍號角。

這是惠州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略,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美好生活強烈期待的生動實踐。

惠州吹響構建水生態文明建設新體制新機制號角

這是惠州立足制度供給破解“九龍治水”困局、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創舉。

這是惠州堅持刀刃向內,推進“深水區”改革、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的具體行動。

改革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節水優先、太空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去沉屙、除積弊,破體制之障,攻治汙之堅,明晰和建立“供排汙資產整合、高效水務運營、動態價費調整”三大機制,實行“以水養水、以水治水”,真槍真刀從源頭推進惠州生態文明建設、解決惠州生態環境問題。

改革力度之大、推進之快、涉及部門之廣、各界關注度之高,為多年來惠州鮮見,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大手筆”革故鼎新、勵精圖治的智慧和膽魄,必將開創惠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歷史性新紀元,書寫新時代“嶺東雄郡”生態文明建設濃墨重彩的輝煌一頁,激勵470萬惠州人民同心同向,為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惠州全面落地、結出豐碩成果努力奮鬥。

改革最大亮點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重組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明確市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實行市政府直管管理體制,有利於提高國有資本市場化配置和運營效率,以更好服務地方發展需要。另一方面,把水環境綜合整治和供水、排水、汙水處理納入“一個盤子”一體化運營管理,建立集供排汙為一體的水務基礎設施投入、建設、運營閉合鏈條,實現全市域全流域水環境一體化治理,更能有效實現 “系統治理”。無論置於全省還是全國範圍來審視,這無疑都屬於一次具有示範意義的創新和探索。

(二)水是生命之源,環境就是民生。

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事關黨的使命宗旨和民心向背,既是重大社會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在所有生態文明要素中,水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塊。安全可靠的飲用水源、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是生命之所依、人民幸福之所賴。如果水治好了,魚蝦重現河流,水龍頭擰開直接喝,那麽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會大大變好、生活品質都會極大提高。

從全國範圍看,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高歌猛進和人口的不斷增加,黑臭水體等水環境汙染、水生態惡化問題集中凸顯,已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製約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黨的十八大以來,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在各地打響,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一些地方也暴露出治水表面化、汙染易反彈等問題,背後根本原因就在體制機制問題上。

“九龍治水”各自為政,“多頭治汙”人為劃分條塊。部門職權邊界不明,相互之間既有交叉重疊處又有盲點真空帶,在實踐中往往有好處的大家利益均沾,需要擔責的相互推諉扯皮,以致配套管網標準不一難以對接互通,而且建設進展堪比“蝸牛”速度,一方面已投入使用的汙水處理廠常年超負荷運行,另一方面許多新建的汙水處理廠又天天 “曬太陽”,不但汙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而且治水中亂象叢生,備受群眾詬病。

以一體化破“九龍治水”困局。部門放權不卸責,政府、市場兩手發力。剝離所有涉水部門的非行政性水務事項,交由按法人治理結構重組的水務集團統一負責實施,既避免了主管部門既當“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弊端,又在水環境治理上強化了政府職責,加快了政府職能轉變,也契合了基於流域監管的“河長製”。當然,治汙不能只是減存量,更要控增量。自然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歸根結底要靠發展方式的轉變。如果在發展方式上不改變,如果不從發展源頭上控汙,那麽就要花費更大的成本在末端治汙。高品質發展一定要從發展的源頭上開始發力。

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動靈魂還難。此次水務一體化改革大快人心,方案從提出到組織調研,再到起草修改完善、召開動員大會,剛剛百日。有目共睹的是,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跨越關口的當下,歷經40年的“帕累托改進”已逼近最優,這意味著剩下的諸領域改革大都事關利益再分配,須拿出“獅子搏兔”的雄武精神,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涉險灘、過險隘,啃“硬骨頭”。面對利益固化的藩籬,今天的中國改革最需要的,顯然不是回答要不要改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改革的膽識,敢不敢刮骨療毒動真格。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乾”,否則很可能因舉棋不定而失去機遇。

(三)水環境治理是當今全球性重大課題。

發達國家的治水經驗表明,儘管小政府、大市場是現代國家的特點和趨勢,但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能卻一直處於擴張態勢,這是滿足公眾高品質生態環境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作為社會“守夜人”的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

在挪威首都奧斯陸,50萬居民打開龍頭就能直接飲用乾淨優質的自來水,奧斯陸峽灣已從40年前的臭水灣變為風光秀麗的碧水灣。這一切要歸功於奧斯陸實行的水務“一條龍”改革:城市供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管理乃至汙水處理等,凡與水相關的事務統統被納入水務處管轄範圍。水務處用了幾十年時間不停地更新管網和改造設備。更新改造資金來源於每家每戶所交的水費和排汙費,兩項費款扣除水務運營成本後的結餘資金不能作為利潤處理,而須全部用於提升城市水處理能力的項目。

在英國倫敦,19世紀中葉的 “大惡臭”事件讓政府對泰晤士河汙染治理開始施以重典。1963頒布《水資源法》,成立河流管理局,統一水資源配置;1973年修訂《水資源法》,全流域200多個涉水管理部門合並成泰晤士河水務管理局,確立流域綜合管理制度。1989年,隨著公共事業民營化改革,水務局轉變為泰晤士河水務公司,統一承擔供排水和水處理;同時,政府建立了專業化財務、水質監管體系,實現經營者和監管者分離。

集中發力體制改革、完善頂層設計,為破解治汙尤其是治水難題釋放制度紅利,是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今天,如何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成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面臨的重大考驗。以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實現水環境高效治理,我們才能為加強新形勢下水資源保護、加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動員大會既是一次深化體制改革的大會,也是一次思想碰撞交流的大會。改革是動力,深化改革需要魄力。我們要以供排汙一體化改革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破除一切體制機制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全力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以創新的膽識和創造性的思維加快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走出一條具有惠州特色的發展新路子,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讓惠州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好、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努力為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為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貢獻惠州智慧和惠州力量。(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