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匠人杜順寶:古建複建,不是盲目仿古

“轆轆轉轉,把繁華舊夢,轉歸何處?……”清雍正十年,文人鄭板橋在南京遊玩時寫下了《念奴嬌·胭脂井》。那時,胭脂井上的轆轤還在轉動,但昔日帝王的繁華舊夢已無跡可尋。

在今天的南京,胭脂井藏身的雞鳴寺成為一處著名的歷史名勝。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它今天的樣貌,離不開沿革中鮮為人知的一筆:1984年,由東南大學建築系杜順寶教授設計,潘谷西教授任設計顧問,重建雞鳴寺。

杜順寶今年81歲,儘管他的名字不像楊廷寶、劉敦楨、童寯幾位建築大師那樣如雷貫耳,但他一直沿襲著前輩們的品格和風范,默默地為南京這座城市的建築遺產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做著貢獻,除了雞鳴寺,天妃宮、靜海寺、閱江樓等名勝,都是杜順寶主持設計。

“我實際上是一個匠人。”被譽為江蘇省設計大師的杜順寶如是說。一個讀書人的學養盡在其中。

王凡 | 文 牛華新 | 攝

__1

早前,現代快報記者在無錫江南文脈論壇上初次見到杜順寶教授,那天他演講的題目是《江南園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幾點思考》。他人很清瘦,說起話來慢條斯理,打在大螢幕上的PPT質樸地用課堂筆記的方法,提綱挈領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仿佛可以看到昔日先生在大學講台上的風采。

杜順寶教授

從1957年考入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前身)起,杜順寶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建築生涯。建築系的楊廷寶、劉敦楨、童寯三位大師,在杜順寶心目中是大神一樣的人物。雖然並不是和每一位都有過密切接觸,但是與他們交集的點點滴滴,都對杜順寶影響深遠。

在杜順寶的記憶中,楊廷寶是一個嚴肅的建築系主任。那時杜順寶讀大一,從浙中一個小縣城東陽來到南京的高等學府,自然興奮。某天,他在建築系一幢二層西洋式老樓房裡觀賞走廊櫥窗裡陳列的作品,情不自禁吹了幾聲口哨。忽然,楊老從辦公室開門出來,問:“誰在吹口哨?”杜順寶嚇得不敢吱聲。杜順寶還記得在一次教學巡視中,楊廷寶教過他如何使用丁字尺。

文革後期,杜順寶和另外兩名年輕教師被建築系派去省建築設計院參加南京五台山體育館的設計實踐,經過三年多的工作,體育館於197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成為當時有名的萬人體育館。之後,杜順寶在一次校慶學術報告會上做匯報。那天,他看到報告廳內擠滿人,正在走廊裡忐忑不安地等待時,楊老走過來,拍拍他的肩膀說道:“你們年輕人上來了。”這句鼓勵讓杜順寶很受感動,因為這是老一輩建築人對他們青年一代的肯定,緊張的情緒一下子緩解。

杜順寶說,楊老平時討論方案或者改圖時,常講的一句話是“這樣可以,那樣也行”。當他自己步入老年後,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更深切了,這正是建築設計辯證法的通俗表達。

三位大師中,杜順寶和劉敦楨的接觸最多。1962年,杜順寶跟隨劉老參加蘇州園林的測繪工作。那時,劉老正在主持研究蘇州古典園林,杜順寶經常去蘇州出差,滄浪亭、獅子林、暢園、怡園都踏遍了。劉老對圖紙的要求非常高,無論是建築、水池、假山,都要求用經緯儀準確測出,在當天完成草圖,最後才畫正式圖紙。比如畫一棵樹,需要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麽樹,姿態、高度都要對。杜順寶說,雖然當時25歲左右的年紀,也會有每天重複繪圖的抱怨,但是回過頭看,是當時這段測繪的歷練,讓他對整個園林的山水空間關係、建築比例關係理性地把握,對之後的教育和設計生涯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蘇州古典園林》於1978年出版,被譯為多種版本,堪稱研究中國傳統建築園林的經典。

__2

杜順寶讀研期間,師從東大建築系教授潘谷西。1984年,在潘谷西先生的支持下,杜順寶開始籌建風景園林專業。雞鳴寺的重建便是杜順寶在此期間做的項目。

雞鳴寺被認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創建於梁武帝時期,當時名同泰寺,朱元璋時在雞籠山南面重建。在《金陵梵刹志》中,雞鳴寺被列為次大刹,足見其規模的恢巨集。

杜順寶接手重建之前的雞鳴寺的布局,是清末留下的,寺院退居山巔,規模比明代時小了很多。他重建設計的第一步工作是研究它的歷史演變和現狀,擇其精華予以發展,因地製宜地尋求合理表達設計意圖的方案。

雞鳴寺北臨玄武湖,東對紫金山,形勢絕勝,建築群自南坡曲折延伸向上,形成觀景優勢。朝南高台上一排延綿起伏的馬頭牆一直是城市裡的建築群輪廓線,也是江南文化的一種象徵。

杜順寶在重建設計中,有意識地保留了大殿東西兩廂的馬頭牆,並將這一形式作為屋頂組合的元素之一,反覆出現多次。根據歷史文獻資料的記載,在設計中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軸線,也保留了建築群依山就勢、踞巔臨湖的布局,順應階梯,層層而上。

在他看來,重建設計只有相應地表現原有的地方特色,才能如實地體現地區的歷史環境。雞鳴寺的重建不追求純粹的官式或蘇南做法,而糅南北於一體,務求簡樸。

雞鳴寺的重建工程前後延續十多年,從規劃到詳細設計,從方案到實施,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杜順寶自始至終都精心呵護著自己每一個想法的表達與實現。

__3

在杜順寶赴美訪問回國後,他又受齊康教授的委託組建了東大的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這個可以施盡才華的空間裡,他的作品層出不窮,跨越規劃、建築、風景園林三個專業,其中以風景區的規劃與歷史名勝建築的重建設計居多。比如紹興的柯岩景區,還有南京的閱江樓,建成後立刻成為明城牆風光帶的一個亮點,被譽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

眾所周知,朱元璋當年曾想建閱江樓但未建成,使閱江樓成了文字構建的空中樓閣。改革開放以後,南京有識之士呼籲建閱江樓,杜順寶接到了這個重任。他說,雖然有三篇《閱江樓記》流傳下來,但是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用來參考建樓的專業性資料卻非常少。經過大量的資料搜尋,杜順寶認為,閱江樓的設計首先要營造出的是朱元璋想象中的雄偉壯觀氣概。另一方面是閱江樓形製的選擇,確定採用明代官式風格的皇家園林建築。

杜順寶最初設計的平面布局是對稱的,但是向潘谷西先生匯報時,他提出可以嘗試做不對稱的方案。杜順寶一下想到了故宮明代的角樓,這是皇家建築裡少數不對稱的代表。在考慮到山體的形狀以及長江的流向轉折後,形成了東西長、南北短的L形平面布局。杜順寶的設計巧妙利用了原有山勢地形,靈活運用古典建築形式,並與明城牆融為一體。閱江樓最終以巍峨壯觀、氣勢磅礴的形象屹立在獅子山頭,將朱元璋當年“登樓北望長江,奔流東去,逝者如斯,南眺城市,建築鱗次櫛比,壯者如斯”的想象變成了現實,終結了閱江樓600年有記無樓的歷史。

經過5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杜順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設計方法和理論。在他身上,能看到楊老、劉老、童老這些老一輩建築家的品格和風范。2006年,杜順寶獲得“城市規劃教育終身榮譽獎”,成為全國首批獲得該獎項的六位資深城市規劃教育工作者之一。

兒時故鄉宅院的一磚一瓦,時隔幾十年的光陰在他的記憶中依然沒有消散,也許這些是他設計思想與理念形成的源頭。“還記得房屋西側有一片菜園,園子一角有一方形水池,臨池岸一側植有三棵大桂花樹,樹下列著幾塊湖石石峰,石峰上爬滿了藤蘿……與其說是菜園,倒不如說是花園,水池、假山、景觀樹、小竹林,充滿了園林的味道。”杜順寶深情地回憶。

| 對話 |

古建複建

不是盲目仿古

讀品:您做歷史名勝建築的複建最看重的是什麽?

杜順寶:歷史名勝建築的重建是一項需要謹慎行之的工作,並不是簡單地複製和還原,更不是毫無根據地盲目仿古。作為設計人員首要的工作步驟是挖掘歷史資源,了解發展脈絡及其隱含的文化功能和藝術價值。

我在設計中注重建築背後的文化內涵,在文化層面上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提煉。自古以來,文人們都喜歡登高覽勝,憑欄抒懷,賦詩作記,風景與建築的文化內涵因此得到升華。名勝建築佔據山頂,所要表達的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形象,而是作為城市文化的載體,傳承文化精神。我反對沒有歷史根基的“仿古”潮流,運用傳統建築形式必須要有“根”。

讀品:您怎麽理解“工匠精神”?

杜順寶:我過去一直講,我們實際上是匠人。古代建築設計和施工是不分的,放樣司機就是兼任設計者。隨著行業分工,設計才被分出來成為一個專業。我們東大建築學院有一個特點,做事都很認真、踏實、實在,做一個事情一定要做好,盡量做得完美,需要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說工匠要有,我們也要有,就是設計的時候,把每一個細節想好。一個房子沒有細部是不行的。從設計的人到施工的人,都要有工匠精神。楊老、劉老、童老他們那一代人言傳身教,對我們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這種務實的工匠精神也會一代一代往下傳。

讀品:您退而不休,現在還在帶領團隊做有傳承價值的複建項目,總結您的設計,一直追求的是怎樣一種品格?

杜順寶:現在我做項目,草圖是我畫,從設計到施工建成,在技術上全局把控。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會再做幾年。我的追求用八個字來概括:“和而不同,至善至美。”

讀品:您出版過《中國的園林》《中國建築藝術全集·風景建築卷》等多本著作,也為中國建築史與風景園林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平時您愛讀什麽書?

杜順寶:我平時的閱讀比較偏文,喜歡考古、文史、地理方面的書,《國家地理》《新華月刊》是長期訂閱的。專業書方面,會更偏重於關注建築思潮和發展趨勢,另外也會關注景觀設計的前沿資訊。

(劉友香對本文亦有貢獻)

杜順寶

出生於1938年,浙江東陽人,江蘇省設計大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東南大學教授,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擅長古典園林設計、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和歷史名勝建築的重建設計等,設計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省部級獎項。代表作有南京雞鳴寺、閱江樓、靜海寺、天妃宮的重建以及紹興柯岩風景名勝區、太湖木瀆風景名勝區、常熟沙家浜風景名勝區等。出版《中國的園林》《中國建築藝術全集第19卷(風景建築)》等著作。

編輯 | 菜虎

Copyright

原創作品 | 轉載請聯繫授權 | 歡迎分享

讀書需要安靜 也需要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