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頭型異常只是睡扁頭嗎?一文讀懂顱縫早閉的危害

較真要點:

寶寶頭型異常可能是顱縫早閉,顱縫早閉會導致腦積水、腦疝等併發症,以及導致寶寶視覺、聽覺和言語缺陷。家長如果發現寶寶頭上有異常凸出的點或者起的一條縫,應該及時和醫生溝通。

查證者:萬怡丨知貝醫療成人內科醫生/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寶寶有一個漂亮的頭型是每一個家庭的願望。不過在現實中,寶寶頭顱畸形其實並不少見。大多數寶寶的頭顱畸形是俗稱的“睡扁頭”,隨著孩子能自如地翻身和坐立,必要時加以矯正訓練,這種畸形會逐漸緩解或者變得不太明顯,家長其實不用過於擔心。

但有一些頭顱畸形是需要盡早排查、引起重視的,例如“顱縫早閉”。前段時間,“7個月大的寶寶頭型酷似外星人”的新聞登陸各大媒體,讓顱縫早閉這個疾病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在新聞評論區,有不少留言認為“長大就會好了”、“孩子頭大就是聰明”,還有的留言說這個病是由於“補鈣補多了”或者“缺乏某些營養”引起的。

顱縫早閉真的像他們說的這樣嗎?事實是怎樣的呢?

一、寶寶顱縫早閉危害大,出生不久就會顯現

如圖所示,頭顱是由很多骨頭拚接在一起組成的。骨頭之間的連接稱為顱縫。

人類嬰兒出生時,正常都有很多條顱縫,它們彼此之間銜接得並不緊密,而是借由一些柔軟的組織連接在一起。這是由於嬰兒期大腦發育迅速,體積也會很快變大,為了更好地容納生長中的腦組織,嬰兒的顱縫需要能夠短暫變形。

大部分孩子發育到2歲左右時,顱縫就會正常關閉。如果顱縫有其中一條或者多條提早關閉,就會形成顱縫早閉。

大部分的顱縫早閉不用等到2歲,往往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會顯現出來,頭型異常往往是最早出現的臨床表現。由於縫隙融合,兩側的骨頭無法垂直於縫隙延展,只能順著縫隙的方向延展,從而造成各種各樣的頭顱外觀畸形。

除了外觀畸形,顱縫早閉還往往存在以下併發症:

1、顱內壓增高。嚴重時可能出現腦疝,這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奪去孩子的生命。

2、腦積水、腦室擴張。

3、抑製大腦生長。導致視覺、聽覺和言語缺陷。

4、伴發認知和神經發育功能損害,包括發育遲緩、餵養困難。

5、外觀異常所致自尊心受損和社交孤立。

由此也能看出,顱縫早閉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頭大就是聰明”,甚至在多條顱縫早閉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頭圍小於正常,抑製大腦生長。

二、顱縫早閉不會自己好,需要盡早治療糾正

顱縫早閉不會自己好。如果不加以糾正,寶寶長大後語言、認知、行為及神經發育異常的發生率會增高。

一旦確診顱縫早閉,最好的方法是盡早找到有經驗的團隊進行綜合評估。

許多類型的顱縫早閉需要手術“解鎖”閉合的縫隙。對情況相對穩定的寶寶而言,最好的手術時機是出生後1歲以內,具體時間要看是哪條顱縫出現早閉,以及輕重程度。

少數輕度的顱縫早閉可能不需要傳統大手術,外科醫會通過一些“微創”的操作,輔助以特殊的醫用頭盔,將寶寶的頭型塑造成更規則的形狀:

三、顱縫早閉可能與基因及環境有關,不是鈣補多了

目前沒有證據證實顱縫早閉和補鈣有關。同樣,也沒有證據證實顱縫早閉是因為缺乏某種特定的營養素。

實際上,在大多數嬰兒中,顱縫早閉的原因尚不清楚。主流觀點認為,顱縫早閉可能與基因有關,也可能和“環境因素”有關——例如母親懷孕時的健康狀況、飲食和使用藥物。例如,有研究發現,患有甲狀腺疾病的女性,孕期使用克羅米芬、華法林或丙戊酸的女性也更有可能生下患有顱縫早閉的嬰兒。

四、通過日常養育觀察可以盡早發現寶寶顱縫早閉

由於顱縫早閉可能和其它嬰兒疾病一同出現,所以,如果寶寶出生時就有肢體缺陷、耳朵異常或者先心病,就需要警惕是否會出現顱縫早閉。

其次,家長可能在日常養育過程中發現寶寶頭上有異常凸出的點或者凸起的一條縫,就應該及時和醫生溝通。此外,一些顱縫早閉會讓寶寶的頭型呈現狹長或不對稱的形狀,並可能伴隨面部五官的改變:

第三,規律、定期的兒保能讓醫生有機會早發現顱縫早閉。尤其是在出生後頭半年,平均每1-2個月就要完成一次兒童保健。兒保時測量頭圍不僅可以讓醫生評估大腦發育的情況,也有機會觀察寶寶的頭顱形狀。當懷疑存在顱縫早閉的情況時,醫生可能會借助CT掃描來查看頭骨和大腦的細節,從而讓評估更準確。

本文編輯:ambergchen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辟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