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台北故宮藏17世紀《坤輿全圖》亮相,以中國為本位的世界觀

清代皇帝如何認識世界,17世紀中國人眼中的世界地圖是什麽樣的,19世紀的中國又如何在沿海地區的海洋發展史中站有一席之地?

澎湃新聞獲悉,這些問題都可以在8月14日開幕的“繪製世界——台北故宮文物藝術中的科學與科技”特展中得到解答,在台北海洋科技博物館開幕的此次展覽根據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文物中圖像繪製的各種目的依序分“躍然紙上的生態”“航向世界的舞台”“台灣地區地圖”三個展區。其中17世紀由傳教士轉譯繪製的世界地圖《坤輿全圖》系由八長幅拚接而成,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現存唯一的東、西半球圖。在地圖中,傳教士南懷仁為迎合當時中國士大夫以中國為本位的世界觀,特意將本初子午線定在北京。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康熙十三年(1674)刊 縱171公分,橫52公分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康熙十三年(1674)刊 縱171公分,橫52公分

在照相術普及之前,人類僅能以繪畫的方式記錄世界,從身邊可見的動植物型態及地形地貌尋求繪製主題。面對不熟悉的事物,人類時常以想象力去補足缺失的訊息。科學與科技之所以能隨著文明發展不斷進步,想象力的發揮絕對功不可沒。人類憑借想象力加上繪畫、工藝等技術,創作出一件件美感與功能兼具的藝術品,它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也升華成為流傳世世代代的文明結晶。

我們能在史前文化的岩洞遺跡中看到超過3萬年前的壁畫。雖無法確知這些圖像被創造的目的,但其表現力及感染力令人讚歎不已,流傳至今,保存了史前文明的部分記憶,也是它具有記錄功能的最好證明。隨著繪畫的工具與技巧不斷進步提升,人類能製作出的圖像也日益精美。有些主要作為溝通或記錄功能的圖像,在繪製時也會被當時流行的藝術風格影響;主要用於鑒賞的藝術作品,也漸漸會考究主題的真實性及正確性。宮廷畫師畫下宮廷仕女的日常,見證了貴族階級的生活品味;雅俗共賞的風俗畫描繪市井生活,記下過去常民生活的真實寫照。除了以上類型的繪製行為,更有從科學角度出發的各種作圖(如:地圖、工具設計圖等),許多這類圖像亦包含美學的考量。兼有美與功能的偉大傑作,一方面滿足了文人的雅興,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研究報告。在現今博物館的典藏品中,也不乏深具藝術價值又蘊藏各領域知識的文物。

據台北故宮公布的資料介紹,此次“繪製世界”特展由台北故宮與台北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策辦。展覽根據台北故宮所藏文物中圖像繪製的各種目的依序分“躍然紙上的生態”“航向世界的舞台”“台灣地區地圖”三個展區,展示台北故宮文物藝術中對生態環境、地理與海上交通工具的珍貴紀錄。據悉,展品包括以花鳥、動物為主題的繪畫,17世紀以歐洲觀點,由傳教士轉譯繪製的世界地圖,以及清朝時的航海技術等。最後回到台灣地區,看看清代執政者對台灣島的紀錄觀點。在展陳設計上,觀眾可以將書畫、圖書文獻中記錄的動植物與地貌和真實世界作比較,透過新媒體藝術的轉譯,以沉浸式的科技體驗認識藝術與科學。

取材宋代畫家馮大有《太液荷風》的《荷花》多媒體裝置

躍然紙上的生態

博物館中藏有各個時代的文物、藝術品,其蘊含內容的廣度與深度,經常讓觀眾感到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目前人類已知最早的藝術表現,是約3萬6千年前法國肖維岩洞(Grotte Chauvet)的史前壁畫,壁畫描繪多種動物的樣貌以及它們奔馳的狀態,成群的動物圖像有著氣勢磅礴的臨場感,每年都吸引無數的觀眾前往觀賞。遺跡、文物上頭的繪畫痕跡及造型,每一件都有著精彩的故事。這類型的圖像,是事物存在的證明,也是感動了無數人的藝術品。

世界上許多文化中都有吉祥寓意的圖像,人們將圖像應用在畫作或器物上,作為裝飾品布置在家中以求好兆頭、趨吉避凶。這類圖像普遍的在常民居家生活中可見,也能在王公貴族居所中看見較為昂貴精致的書畫、器具。還有一些圖像,由於過去人們對世界的了解不比今日,加上科學與技術的限制,人們只能以想像、書籍記載甚至口耳相傳來拚湊資訊,以繪製沒有見過的事物。因此,許多有趣奇異的生物被繪存於文物之中;類似的圖文紀錄不勝枚舉,好像它們真的存在過。

“躍然紙上的生態”展區中,展出有著動植物圖像的相關展件。從宋代馮大有的《太液荷風》、清代郎世寧的系列作品、清代的《海錯圖》及《海怪圖記》等文物,都可以觀察到馳騁於畫紙上精彩、絢麗的生態。

宋 馮大有 《太液荷風》 縱23.8公分 橫25.1公分 冊 絹本 設色畫

宋 馮大有 《太液荷風》 冊

其中出自馮大有(12世紀)的《太液荷風》畫中荷花池一片綠意,雁鴨、飛燕、蝴蝶、及蜻蜓穿梭其中,浮萍點點,荷葉隨風隨波擺動著,風姿萬千。透過精細的筆法描繪出荷葉脈絡葉緣翻起,深淺綠色畫出姿態豐富的荷葉,傳神地表現夏荷池塘生意盎然之景象。太液意指漢武帝於長安建章宮建造的太液池,即為宮廷禦池,具有富貴吉祥之象徵。因此馮大有的太液荷風也具有祥瑞之隱喻,受到世人喜愛。馮大有,江蘇蘇州人。善畫蓮花,描繪陰晴風雨景色,作品皆相當寫意傳神。此圖選自“宋元集繪”冊第九幅。而文物取材馮大有 《太液荷風》的《夏荷》則建構虛擬體感的互動空間,不僅呈現夏荷風滿塘、風姿萬千之景象,隨著觀眾的行走還可以觸發魚兒遊來、浮萍聚散以及水面波動等意象。“探索郎世寧之花鳥走獸”是由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紹志飛教授研發,觀眾借由移動牆壁上的電視螢幕,探索兩個郎世寧風格的虛擬景觀。這些全景景觀由兩位香港藝術家創作,虛擬景觀內充滿郎世寧畫作內的花鳥走獸,帶領觀眾探索郎世寧的畫境世界。

台北故宮所藏郎世寧畫鳥畫作

廣袤的海洋蘊藏無限的生命,滋養著世世代代的人們,想知道古人是如何理解這一片海洋和生物嗎?在此次展出的 “繪動藝想-繪畫互動投影” 中或許可以找到些許答案。這件裝置發想自十八世紀清代畫家聶璜所繪製的《海錯圖》以及另一件作者不詳的《海怪圖紀》,描繪了十八世紀的人們對海洋生物的想像,也呈現當時科學與藝術交流的風貌。在“繪動藝想-繪畫互動裝置”之中,觀眾可抬頭看見自己繪製的想像生物,與《海錯圖》、《海怪圖記》中的生物圖像一同悠遊於展場中,大面積的布幔投影,讓觀眾一起參與打造沉浸式展場。

清 聶璜 《海錯圖》

清 聶璜 《海錯圖》

清 聶璜 《海錯圖》

清《海怪圖記》 作者不詳

清《海怪圖記》 作者不詳

“繪動藝想-繪畫互動裝置”

今天的汽車、飛機、船舶、潛水艇等應該都是人類模仿生物世界的成果。人類企圖模仿甚至再製動物結構,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15世紀達文西所構想的機械鳥類。時至今日,仿生科技(Biomimicry)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人類從科技發展的實證經驗中發現,參考動物法則常常是科技突破的重要指標。此次特展特別引進台北科技大學研發的“仿生多關節機器魚”,借由高解析度鯉魚遊動影像分析、仿造模擬細部動作。硬體部分包括3D印製魚身,建模灌注矽膠軟尾,以期達到高仿真之體態與外型。主辦方表示,期待民眾在觀賞時,能更進一步體會大自然的智慧。

航向世界的舞台

隨著繪製工具、地理量測(半球投影製圖學、地球天體學說等)技術的不斷提升,歐洲在15-17世紀產出大量的地圖,催生了地理大發現(或稱大航海時代)。人類對地球前所未有的了解,掀起了一陣探索未知海域與傳說陸塊的風潮。幾乎同一個時期,地球另一端國勢鼎盛的大明王朝亦積極的探索西洋(當時指南洋與印度洋一帶),七次派遣鄭和艦隊出航。源於東西方的不同文明基於貿易、資源獲取、政治等因素,皆開始走出國門、航向大海,也帶動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促成熱絡的文化交流。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康熙十三年(1674)刊 縱171公分,橫52公分 (共8幅)

康熙年代南懷仁所繪的《坤輿全圖》(1674年),就是在中西知識交流以及政治考量的背景下繪製而成,在台北故宮典藏中具有特別意義。台北故宮以此圖為基礎,設計了“南懷仁的坤輿世界”AR互動裝置,配合展出當時人們做的動物觀察筆記《坤輿圖說》,並由台北海洋科技博物館提供相關聯的動物標本。讓觀眾透過AR遨遊17世紀人類認知的世界,發現古人對未知動物天馬行空的想像並與動物的真實樣貌並陳對比。地圖的繪製技術日趨成熟,也幫助了航海活動發展,清嘉慶皇帝開始(19世紀)有一種古帆船一度叱吒中國東南沿海,他是同安船。在這一展區,觀眾可以借由認識同安船的外觀構造以及其使用的歷史背景,遙想當年這艘政府軍、海盜、民生皆用的中式古帆船如何在中國沿海地區的海洋發展史中站有一席之地。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康熙十三年(1674)刊 縱171公分,橫52公分 (共8幅)

南懷仁《坤輿全圖》完成於1674年,是耶穌會教士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向康熙皇帝解說當時西方世界地理知識的工具。在地圖中,南懷仁為迎合當時中國士大夫以中國為本位的世界觀,特意將本初子午線定在北京。《坤輿全圖》系由八長幅拚接而成,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現存唯一的東、西半球圖,介紹了十六、十七世紀西方天文地理的理論與概念,包含地圓說、世界無中心、雨雲、潮汐、地震等知識。地圖空白處畫有歐洲的船舶和數十種奇異的海陸生物,如惡那西豹(長頸鹿)、加默良(變色龍)、般第狗(河狸)、 把勒亞(鯨魚)等等,成功地滿足時人的好奇心。“南懷仁的坤輿世界”AR互動裝置則運用現今擴增實境技術,重現古人認識的地球與各地特有的動物,觀眾可以運用手機程式環繞著眼前地球,看看手機螢幕會出現什麽動物,和現代人的理解究竟有何異同。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康熙十三年(1674)刊 縱171公分,橫52公分 (共8幅)

“南懷仁的坤輿世界”AR互動裝置

配合“南懷仁的坤輿世界”AR互動裝置展出的是《坤輿圖說》,這是南懷仁為《坤輿全圖》撰寫的說明小冊,上卷《坤輿》至《人物》,下卷載海外諸國道裡、山川、民風、物產,分為五大州,而終之以《西洋七奇圖說》。在下卷收錄的圖說中,有23種動物圖像並有簡短的文字說明。在此次特展中,台北海洋科技博物館找到部分圖說提及的動物標本展出,觀眾可以在欣賞南懷仁《坤輿全圖》時搭配圖說解釋以及生物標本。

清 南懷仁《坤輿圖說》卷下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康熙十三年(1674)刊

清 南懷仁《坤輿圖說》卷下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康熙十三年(1674)刊

動物標本

同安船是清中葉興起的新型海船,不但廣為民間使用,也被海盜利用,最後更成為外海水師的主力,是輪船出現前,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帆船之一。台北故宮院藏《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和《一號同安梭船圖》是同安船的重要圖像史料,其描繪的主體不但是同安船中船體最大,火力最強的一、二級戰船。同時,由於此圖對同安船之形製與彩繪十分細致,兼有其它奏折史料配合說明,是台北故宮極為特殊的海洋史藏品。台北故宮提供同安船歷史數據後,由資深船模工藝技師曾樹銘協助打造同安船模型。

《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同安船模型 長101公分 寬24公分 高 100公分 原寸比例 1:30

台灣地區地圖

在這一展區展出的複製文物清代雍正《台灣附澎湖群島圖》之中,透過清代執政者製作的台灣地區地圖,我們能看到過去的官方觀點與現在我們對台灣認知的差異。在人類能乘坐交通工具到空中、擁有照相技術之前,人們認知地理的方式僅能以人類身高的視角、簡易的量測工具,仰賴想像與感覺來繪製。由於量測技術的限制,決定搜集什麽樣的資訊,就是很重要的決策。在古地圖中,地圖上的資訊多半會以統治者所需的訊息為優先。相對於現代的鳥瞰視角,這幅《台灣附澎湖群島圖》視角從中國大陸望向台灣地區,是以使用者需求為出發點而製作的資料。雖然比起今天的地圖絕對稱不上精確,但因為其手繪的風格與主觀的呈現方法,古地圖更具有一種為觀者專門定製、量身打造的特色。為觀者繪製自然景觀、軍事設施與常民生活景象。為呈現古今台灣地圖的對比,此次展覽特製作台灣立體模型。依古圖上的位置,我們可以試著找找熟悉地點古時的樣貌,探尋古地圖與自身的關係。

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局部)清 作者不詳 雍正元年至五年 紙本彩繪 長卷 縱63公分 橫772公分

(本文圖文資料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