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宋羸弱不堪?其實他才是蒙古征服史中最強勁的對手

在13世紀的世界歷史舞台上,蒙古絕對是歐亞大陸的王者。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大蒙古國後,屢次對外侵略擴張。鐵木真及其繼任者先後滅掉了西夏、西遼、金國、花剌子模等國,中國、中東、東歐等亞歐文明紛紛淪陷。

蒙古騎兵堪稱當時的機械化部隊,強力推進,馳而不息,凌厲銳進,每每征服都是以很快的速度推進。

蒙古滅西夏用了22年(1205年-1227年),滅金用了23年(1211年至1234年)。除了這兩次耗時20多年外,滅西遼用了2年多(1216年-1218年),滅花刺子模用了3年多(1218年-1221年),滅大理用了2年多(1252年-1254年),整體用時都比較少。當然,蒙古滅東歐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諸國時,推進速度更快,幾乎一夜踏遍。

整體來看,蒙古滅國的速度驚人。一個國家在蒙古的鐵騎下,輕輕鬆松就被團滅了。這其中有一個現象不容忽視,蒙古滅南宋耗時整整45年,可謂蒙古帝國對一個政權最持久的戰爭。南宋偏居東南,在與金對決時,常常處於弱勢。南宋是北宋的延續,在軍事上也要弱於北宋,對於北宋而言,西夏就是無法鏟除的噩夢。南宋比金和西亞都弱,面對強大的蒙古軍隊為何能支撐了那麽長時間呢?

蒙古滅南宋分三次進行,第一次1235年-1241年、第二次1253年-1259次以及第三次1267年-1279年。這其中發生了很多事,如元朝建立,大汗易位,蒙古內部分裂,等等。受內部原因影響,蒙古與南宋的關係時戰時合,如為了消滅金國,多次派人和南宋聯繫,要求聯宋合抗金;又如王儲闊出、蒙哥大汗被打死後,蒙古又受內亂牽連,而與南宋暫止乾戈。直到忽必烈上位後,穩定政局,蒙古才集中精力發動對南宋的進攻,並一舉滅掉了南宋。此次戰爭,蒙古真正用時12年。

就時間而論,南宋的確是蒙古征服史中最強勁的對手。南宋的優勢體現在哪呢?

一是多重防禦力量布局

在與蒙古聯合滅金後,南宋就深知下一個就是自己。於是,南宋朝廷便構築了“立體式”的多重防禦體系。該體系以北面防禦為主,設置了“四川-荊襄-兩淮”、長江兩道防線;以西面防禦為輔,設置了涪州-萬州、常德和澧州以及辰州、靖州、桂陽軍、郴州防線。如此布局,最大限度化解蒙古的陸戰優勢。蒙古自知其難,後期不得不滅掉吐蕃、大理等周邊國家後再包抄南宋。如此,則會大大增加滅宋的時間。

二是強大的財力支持

戰爭需要強力的財力後盾,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有宋一代,經濟繁盛,百姓富足,國家不差錢和糧的,唯一卻的就是戰馬。但也正是戰馬的缺失,刺激了南宋發展步兵欲望,並逐步成為一大優勢。相反,蒙古橫掃歐亞主要靠的是強大的騎兵和閃電般的速度,有點以戰養戰、就地補給的味道,當他們面對南宋複雜地形和濕熱氣候時,優勢盡失,加之補給不暢,很容易就退兵了。

三是南宋國民氣節感人

在戰爭面前,士大夫階層往往同仇敵愾,軍民齊上,直到戰鬥到最後一刻。1279年,崖山海戰中,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十萬軍民跳海殉國,生動詮釋了這一點。

南宋雖然有很多優勢,但也有很多缺陷,如不圖進取、外交戰略失誤、惡性通貨膨脹,等等。這些都造成了南宋在強大的敵人面前,無可避免地走進了覆滅的死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