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年炒幣虧錢的人,已經靠炒鞋回本了

“小哥哥,我可以踩在你的AJ上親親你嗎?”

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在抖音看妹子的人,相信你一定在去年年底刷到過這句莫名其妙的梗。

像我這樣平日專注於看K線圖而忽視了刷虎撲的老哥們可能不知道AJ是啥。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這個神器的全名叫AIR JORDAN,不是大陸前些年風行的山寨“喬丹鞋”,而是根正苗紅的美國正品。

說出你們可能不信,我一朋友去年炒幣虧了,年底就把礦機全賣掉,專心炒AJ,都快賺一倍了。

我平日裡是做金融投資的,下面就用我的職業視角來解讀解讀炒鞋這門生意。

在AJ們成為一種類似比特幣的價值載體之前,“潮鞋”還未成為一個統一的門派。

年輕人的鞋子被分為兩類:阿迪耐吉們為一類,打球的時候穿;匡威VANS們為一類,泡夜店的時候穿。

那個時候連AJ正品的概念都鮮為人知,大部分年輕人穿著山寨的“喬丹鞋”秀著優越,並鄙視穿“阿迪王”的同學為屌絲。

當然,我國的莆田高仿鞋業也在那個年代蓬勃興起,並和某寶相得益彰協調發展迅速做強。你曾經欣羨隔壁班某個男生每個月都換新阿迪,其實可能是100塊錢上網淘的。

彼時對正版鞋子的鍾情和收藏,是小眾“鞋圈”的私密愛好。某些發售量較少、或者有特殊意義的鞋子,在特定的小群體裡偶爾溢價轉讓。

據不完全統計,這股風氣始於耐吉。耐吉在鞋圈裡喜歡做周邊和搞饑餓行銷是出了名的,除了做鞋,還做手機殼、徽章和腕表,每每限時限量發售。

多年前,鞋圈的死忠粉們就喜歡在官網宣布新品上市前一天晚上蹲守門市,宛如春運前的預售票。

大多數人並不是為了囤積居奇,純屬個人愛好,即使苦心蹲來限量新款半年後還是會出現在工廠店的減價櫃台裡。

可是近年來電商發展的太猛,把一大批線下實體店都擠沒了蹤影。廣大愛鞋群眾享受互聯網發展的極大便利同時,突然發現自己喪失了親身蹲守門市的體驗和親手搶購原價新款的樂趣。

緊接著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不少新款上市第一時間就在官網被一搶而空,當它們出現在各個正品分銷商(還真是正品)的界面上的時候,價格已經比官網原價高了20%。

這對於扎扎實實想把鞋子穿在腳上的真愛粉來說,簡直是一種侮辱和背叛。

為了平息粉絲們的指責,官方推出了看似公平的“新款申購搖號制度”

然而當買一雙鞋子都搞得像買學區房、打新股、申領北上廣深車牌號一樣有儀式感的時候,“買鞋”的本質就已經異變了。

在一個商品社會,任何被追捧的東西都代表著不斷上漲的數字,而且這個數字和你本身懂不懂這個東西,可以毫無聯繫,梭哈就完事了。

這事特別好理解,股市裡炒茅台的人有幾個能喝出真假茅台的區別?

微博和抖音的帶貨女王們一夜之間都開始討論鞋子,半年前,她們還是美妝博主或吃播博主。

00後的對話框裡充斥著新鞋中簽後喜悅的對話,並懊惱沒能加倉,我彷佛看到一群A股市場的中年韭菜。

官方半真半假地嚴厲譴責這種投機倒把行為,AJ直接推出了一款印有“not for resale(禁止轉售)”的鞋子,孰料在市場上反被解讀為稀世絕版,二手價格直接上天。

一件事物只要帶有“炒”的概念就會吸引遊資,遊資的特點決定了它會帶火跟這件事物稍有關聯的一切形似or神似之物體。

最新的例子就是股市裡一個“工業大麻概念版”的火爆,能給做天津大麻花的桂發祥拉一個漲停。

鞋圈絕不能獨善其身,據觀測,炒價風暴已經蔓延到匡威和VANS,且大有傳染銳步、橫掃回力、席卷飛躍之勢,引得國貨青年們望價興歎仰問愛國何罪。

在資本眼裡,萬物皆可炒。

鞋子的實際用途在於穿,最多再加上一個“穿給懂的人看”。

既然炒鞋已經脫離了鞋的實際用途,甚至和交易人有沒有腳的關係都不太大,這門生意就已經不再是價值博弈,而是情緒的博弈。

這個套路的提綱是:先割一輪囤鞋炒鞋的散戶,再割一輪老老實實自買自穿卻無緣搖號中簽的消費者。

當然說起鞋,大家都會想到美猴王穿過的金猴皮鞋。我們就假定這個已經低調的民族品牌將要推出潮款,來一場沙盤推演:

第一步,三軍未動預熱先行。一個好的莊家,首先會鋪天蓋地散發軟文調動群眾,從情感上讓人堅信參與你主導的市場是改變宿命屌絲逆襲的不二法門,用翻舊账的形式刺激散戶錯失數次財富風口的懊惱情緒,比如這種文章:

同款文章還有?95後靠炒鞋買別墅,同齡人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

然後要做好產品預熱,公布上線時間、新品主題、以及鞋子增值的最有效噱頭:名人聯名。

比如你可以說今年下半年,中美聯合設計的猴王跑鞋即將正式開售,扮演過美猴王的老藝術家繼續擔任代言人,且將於好萊塢版西遊記上映之時同步登陸NBA,文體兩開花。

微博造勢自然也不能放鬆,哪個莊家、大販子沒有幾個潮鞋KOL號?叫上代理,拉上水軍,異口同聲高價求買“猴王跑鞋”,連帶@一堆交易平台求轉發搞抽獎,造成一鞋難求的假象。

在這個階段,金猴官網正在組織隨機搖號,莊家和大量的散戶都在一個池子裡等待幸運的降臨。

莊家唯一強於散戶的是他們能接觸到更多的終端消費者,而且由更多張“嘴”讓市場充斥著他們的報價。

割韭菜的奧秘就在這無數的黑嘴裡。

第二步,售前競價掛空單。發售前三天,就是莊家和他們的代理商開會碰頭的時候。大家迅速集結進幾個大群,甭管能不能中,先咬定一口價,溢價50%。

等到搖號結果公布,莊家100個下線裡只有二三十個中簽,市場上卻齊刷刷冒出成百上千高價出貨虛張聲勢的網店。

沒搖到號的群眾擊腿痛罵,搖到的散戶喜不自勝,終於當上了天選之子,自以為是地捂著不賣,靜待價格再翻一番。

第三步,砸盤收割。散戶的興奮持續不到24小時,莊家的影子網商們突然拉低報價,斷崖式地拉低。

等散戶反應過來的時候,真想買鞋來穿的人民群眾早就樂見其跌,收緊錢袋靜等觸底了。

散戶本來客源就少,現在貨也賣不掉,只好自認倒霉折價快出。這時候跳出來收貨的不是別人,正是莊家的馬仔代理。

在限量供應的鞋圈,畢竟中簽是偶然,落選是常態。

待到莊家低價把市場上中出去的鞋子收個十之七八,他們又開始統一抬價。

此時此刻,他們不僅有黑嘴,而且有真貨。前期無緣中簽的真買家,只能乖乖地引頸受戮了。

就這樣,莊家先割掉了散戶的利潤,又綁架了買家的市場。

炒鞋坐莊的真實奧義,就是讓買家多花錢,賣家少賺錢,只有中間商賺差價。

當然,這其中還有更多套路,比如中間商對終端消費者的預售套路

這套路類似賭石,但是比賭石更坑。

買家在微信裡先交錢預定,如果預售價高於開盤後的市場價,中間商就發貨掙差價。

如果遠低於市場價,中間商就壓貨不發,退款給原買家,再把貨高價轉售。

前面已經說過,遊資進入一個領域之後,不僅會哄抬產品本身的價格,也會帶火一切跟產品有關的東西,以及偽裝成這個產品的東西。

實體店時代的我們,尚且會迷惑於莆田高仿鞋業的魅影之中。浮躁的互聯網炒鞋時代連驗貨的條件和精力都沒有,你敢肯定你腳上的AJ不是出自富士康前工人之手?

這樣的貼子在虎撲太多了,兄弟間尚能賣假鞋,何況上下線?

事實上,潮鞋圈的假貨糾紛早已不只一兩百起。好在現在有了一些鑒鞋APP(比如上圖提到的“毒”)引入了的鑒鞋體系,從鋼印、鞋標到盒標、中底,每步留痕,不可刪改,透露著區塊鏈的高貴和嚴謹,讓人提起它就想起六老師的火眼金睛。

可話說回來,有定量的標準,就有突破的可能。基因尚可編輯的今天,高仿鞋做得比真鞋還好的案例並不鮮見。

VANS圈裡就流行這麽一個梗:把真VANS拋出去永遠是鞋底著地,但敢保證拋100次都不開膠的只有莆田VANS。

鑒鞋APP“毒”的相關貼吧裡也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我的高仿AJ能“過毒”(意為通過毒的鑒假審核),可以賣600嗎?

馬上有網友發現了其中的哲學悖論:如果你真能過毒,為什麽不在毒上賣2000,跑來貼吧裡賣600呢?

不過鞋子是真是假,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在真正的炒家眼裡,永遠不是什麽值得研究的課題。

炒家隻關注“可炒性”,只要有足夠多的傻子去托舉這個市場,讓一個東西價格有波動,後市有接盤,炒家就有利潤,管它真假呢?

宋人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談到當時民間喜歡炒作書畫,“藏書畫者,多取空名,偶傳為鍾、王、顧、陸之筆,見者爭售,此所謂耳鑒。”

意思是北宋時一張畫只要號稱是鍾繇、王羲之、顧愷之或者陸探微的手筆,遑論真假,皆有人搶購。

所以說這一門逐名炒作之學,亦可歸為國粹之一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