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倍訪華·展望|“不惑之年”重回正軌,中日關係迎來視窗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歡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華進行正式訪問。

10月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結束了對中國為期三天的訪問。

安倍訪華期間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國家主席習近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分別會見安倍。習近平主席夫婦專門同安倍夫婦舉行餐敘。李克強總理同安倍舉行會談。兩國長官人就改善發展中日關係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廣泛、坦誠地交換了意見,取得不少共識。

李克強和安倍還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招待會並致辭。雙方舉行了首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部長級論壇,兩國近千位企業家代表出席。

安倍此訪的具體成果豐富,兩國政府和企業之間簽署了60多項協定,包括雙邊貨幣互換協定、搜救協定以及企業間的商業協定等。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關係已進入“不惑之年”。在此重要節點,兩國長官人時隔11年再次實現年內互訪,推動重回正軌的中日關係向前發展,意義十分重大,有助於鞏固提升中日兩國政治互信,深化雙方各領域務實交流合作,有助於推動中日關係在重回正軌基礎上不斷取得新的發展。

未來三年是中日關係發展“視窗期”

展望未來三年,中日關係面臨一些關鍵節點:2019年,日本將舉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日本將在歷史上第二次舉行奧運會。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100周年,日本將舉行眾議院大選。

綜合考慮中日兩國的國內政治議程、雙邊關係合作潛力以及國際地區環境的變化,中日關係持續改善發展有望保持強勁勢頭,中日關係可望迎來一段平穩發展的“視窗期”。

目前看,改善對華關係已經成為日本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識。去年下半年以來,安倍在不同場合多次表達了推動日中關係發展的意願,表示要“將日中關係提升至一個新高度”。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接受日本各報的年末專訪時,稱“日方是真心實意地想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今年5月,李克強訪問日方期間,安倍給予了高規格接待,幾乎是全程陪同李克強訪問,離開時親自將李克強送到飛機舷梯告別,足見其對改善兩國關係的殷切。安倍並多次明確對李克強表示,日中關係要由“競爭轉向協調”。在這次訪華期間舉行的中日聯合記者會上,安倍再度呼籲中日關係“從競爭到合作,將中日關係推上新時代”。據統計,安倍在回答記者提問的6分鐘時間內,8次提到“協調”、“合作”。

據日媒報導,安倍側近人士曾透露,安倍欲有意將改善對華關係打造成外交上的最大亮點和執政遺產之一。筆者近期同一些關注中日關係的日方人士交流,對方普遍表示,安倍確系真心希望改善對華關係。他們稱,在美國川普政府對華政策消極對抗明顯上升的背景下,安倍政府逆勢而上,堅持持續改善對華關係,顯示出日本的對外戰略也在發生微妙變化,安倍政府有意在中美之間謀求一種新的平衡。

安倍於今年9月如願連任自民黨總裁,任期至2021年。如無意外,其首相任期也將延續至2021年,成為日本憲政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作為強勢首相,安倍沒有政治競選壓力,可以專心地推動自身內外政策議程。在對外政策方面,安倍政府對華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

中國政府重視中日關係的政策始終如一,堅持牢牢把握兩國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這是一項既定政策,不會因一時一事而改變。

當前,中國正處於到2020年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需要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創造更為有利周邊和國際環境,因此有強烈意願和耐心積極推動中日關係保持穩定和不斷發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約40周年。過去40年在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外部的因素中,日本因素佔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進入新階段,如何實現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日本在這方面的正面經驗和反面教訓對中國尤其重要。

高層交往對兩國關係改善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雙方應加強對中日關係的頂層設計和高層引領,不斷增進政治互信。

中日關係將保持強大內生驅動力

近期,中日兩國媒體,也包括一些西方媒體,在報導中日關係改善時,都不忘提及美國因素。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中日關係此輪改善與升溫,川普政府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起到了推動作用。然而,這種觀點忽視了中日關係的內生動力。中日兩國日益密切的經濟聯繫和人文交流一直是中日關係發展的內生驅動力,未來三年有望進一步得以強化。

在投資領域,據日方統計,2017年日本對華投資32.7億美元,同比增長5.1%,扭轉了連續4年下降趨勢,今年上半年更是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在貿易方面,據中方統計,今年上半年,中日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2141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可以預計,未來三年,隨著中日在高端製造、金融、創新、養老等領域合作的深入推進,以及“一帶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市場合作逐步落地,中日經貿關係將再上新台階。

在人文領域,據日方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遊客訪日人數首次突破400萬大關,達到405.6萬人次,同比增加23.6%,牢牢佔據外國遊客首位。受益於此,中國民眾對日感情出現明顯好轉。10月11日,由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共同實施的“中日關係輿論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受訪者對中日未來關係發展更趨樂觀。越來越多中國受訪者認可中日關係重要性,期待進一步加強雙邊和多邊合作。

同時,日本民眾對華感情也在改善,儘管幅度不是很大。考慮到日本本質上是一個較為封閉的精英社會,輿論導向和民情民意受政治精英、學術和媒體界的影響很大,隨著兩國長官人交往的恢復和加強,中日政治關係回暖的氣氛會逐步向日本社會擴散,民眾對華感情未來三年會有較大提升。

中日兩國合則兩利,鬥則兩傷,這是兩國政府和戰略界對雙方關係的理性認識。過去這些年中日關係的反覆折騰,再次驗證了這個道理。事實上,兩國改善關係的願望其實早已開始醞釀,中日關係的基本面是內因,國際形勢的變化則起到了順水推舟的作用。

第五個政治檔案與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發展

毋庸諱言,中日關係要實現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仍面臨不少嚴峻挑戰。當前,中日兩國在仍處於相互認識和相互定位的調整磨合期,中日間的結構性矛盾仍會不時凸顯。雙方之間長期存在的歷史、台灣、領土和海洋權益等問題短期內無法根本解決。

從長遠看,中日關係能否最終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關鍵要看雙方能否增進政治和安全互信,從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角度把握兩國關係的發展方向,真正視對方發展為機遇,將“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真正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雙方在政治安全領域要主動開展正面互動,著力於擴大利益共同點,加強經濟合作,人文交流;同時,妥善管控歷史、東海、台灣問題等矛盾分歧,共同開創兩國關係新的未來。

未來一個時期,雙方要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檔案的原則精神,相互支持對方和平發展,盡快找到符合時代潮流與兩國各自利益的新的相互定位。

近期,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自民黨乾事長二階俊博等公開提出,為增進政治互信,日中雙方有必要簽署第五個政治檔案。距離2008年簽署的第四份政治檔案《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已過去10年。既然日方有這樣的政治意願,中方不妨順勢而為,以此為契機引導日本更加理性認識中國,共同探討塑造符合時代潮流與兩國各自利益的新定位。

筆者認為,進入“不惑之年”的中日關係已站在了新的起點,兩國關係定位也要從十年前確定的基於利益交換的“戰略互惠關係”向更為積極的方向推進,應該構築面向未來、基於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世界大變局更需穩定的中日關係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著深刻複雜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同時,逆全球化傾向抬頭,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愈演愈烈,世界經貿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國際環境不穩定與不確定性大增。

在此背景下,中國和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的,兩國關係早已超越雙邊範疇,越來越具有地區和全球意義。中日兩國在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基礎的多邊主義國際秩序和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等方面的共同語言和共同利益在大幅增多。

安倍在訪華前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日中兩國共同負有對本地區及世界和平繁榮的重大責任,兩國應從大局出發穩定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在會晤安倍時,也強調了兩國攜手為亞洲和世界發展作貢獻的重要性。

在亞太地區,隨著美國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利己主義甚囂塵上,中日攜手合作對於維護開放包容的地區經濟秩序,將會發揮更為重要的建設性作用。近年中日聯手東盟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協定就是明顯例證。地區國家也十分期待中日盡快改善關係,攜手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亞太和世界提供公共產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