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團模式讓人看不懂 業界對其業務邊界一直多有疑問

  看不懂的美團模式? 一切要從“吃”開始

  孔鹿

  熱鬧不已的小米IPO之後,港交所的市場關注點很快將聚焦另外一個互聯網新經濟的代表——美團。

  這一次,輪到王興接過雷軍的話筒,來向投資人和市場講述美團的商業模式。

  王興在去年9月份的一次演講中講道:“騰訊可以對標Facebook,阿里可以對標亞馬遜,美國沒有哪一個現成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單一對標美團。”

  而這背後,由於業務線足夠多元化,業界對於美團的業務邊界一直多有疑問。

  畢竟除了外賣和到店餐飲業務外,美團如今的業務還涵蓋酒店、旅遊、計程車、票務、短租、生鮮零售等各個方面。

  作為互聯網連續創業者,創業十多年的王興其實並不過分在意美團的業務邊界,他看重的是美團的“核心”要足夠清晰。

  “雖然我們看起來像是在發展很多不同的業務,但實際上只是朝著一個目標在努力。”王興曾公開表示,美團點評是一家圍繞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公司。“仔細觀察所有垂直領域後,你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某個用戶群體形成交集。而就餐、點餐、看電影、旅遊、租車的用戶,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這意味著,儘管美團當下的業務足夠繁雜,但在王興來看邏輯很簡單明了,即“我們到底服務什麽人?給他們提供什麽服務?我們就會不斷嘗試各種業務。”

  而從美團的業務來看,外賣、就餐、旅遊、電影等的用戶基本以年輕人為主,而這些人基本都是當下最主要的消費群體,所以其吃住用行娛樂服務的核心人群沒有變。

  在確定了服務的目標人群之後,美團的戰略定位是提供服務以滿足人們日常“吃”的需求,並進一步擴展至多種生活和旅遊服務。

  這也對應到美團公司定位——“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美團此前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是,2017年,美團交易額達人民幣3570億元,營收339億元,擁有3.1億年度交易用戶數。

  具體來看,“吃”依然是美團的核心業務。

  上述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餐飲外賣隻貢獻了美團營收的4.3%,但2017年餐飲外賣在美團營收佔比已經達到了62%。

  根據艾瑞報告,按交易筆數計,美團為全球最大的餐飲外賣服務提供商,2017年第四季度在中國約2500個市縣的平均日交易筆數為1470萬筆。

  截至2017年四季度,美團的日均活躍配送騎手數量約53.1萬人。2017年,美團通過自有配送網絡完成了約29億單配送,佔平台全年即時配送交易的70%以上,其余交易由商家直接配送。

  隨著餐飲外賣業務的做大,規模效應帶來的福利是,這塊業務的毛利率也得到了明顯轉變。要知道,餐飲外賣業務的毛利率在2015年的-123%,到2017年已經由負轉正,為8.1%。

  與此同時,整體外賣市場的格局已經被重新改寫。

  2015年外賣成了行業風口。美團快速跟進,跟餓了麽、百度展開了外賣補貼戰,一直打到百度退出,收編了百度外賣的餓了麽又被阿里拿下。也就是說,外賣戰場上,如今只剩下美團和餓了麽,而餓了麽被阿里收購之後將慢慢融入阿里生態大體系,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通過在外賣餐飲這一核心品類的領先地位成功地吸引了規模龐大且不斷增長的用戶群體之後,美團拓展了更多業務來提升用戶黏性,而旅遊、電影、計程車等業務的拓展也是基於這一邏輯。

  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至2016年,美團交易用戶人均每年交易筆數從10.4筆提升至12.9筆,2017年這一數值高達18.8筆,交易筆數三年增長超80%。其中,按交易次數排名前10%的頭部用戶人均每年交易筆數達到了98筆。而美團平台的在線合作商戶從2015年的約300萬增長至2017年的約550萬,其中2017年活躍商家達440萬。

  通過傭金、在線行銷服務以及其他服務和銷售收入,美團的總收入由2015年的人民幣40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人民幣130億元,同比增長223.2%;2017年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339億元,同比增長161.2%。

  可以預見的是,王興即將帶著美團“吃”和多種生活服務相關的故事接受資本市場的考驗。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