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伊可新父母講堂:盤點寶寶發燒降溫的誤區

寶寶發燒是媽媽育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事,「燒在兒身,痛在娘心」,平時再鎮靜的媽媽,也難免心急如焚。寶寶一旦發熱,最想要的效果自然就是馬上降溫,常用的有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溫法,或打針、吃藥等藥物降溫法,但伊可新專家表示,這些降溫方法很有可能是錯的!

物理降溫or藥物降溫,這些常用退燒你用對了嗎?

1、擦浴降溫法

當寶寶發熱時,溫水擦浴是用的比較多的一種降溫方式。擦浴是利用水和身體的溫差以及水的蒸發來帶走熱量,讓寶寶舒適一些,但僅在短時間內降低體溫,但之後又會逐漸回升。需要注意的是,擦浴溫差不能太大,溫差大了會增加寶寶不適感甚至引發寒戰,溫水擦浴是最佳方案。至於很多媽媽採用的酒精擦浴則不推薦,因為酒精可通過皮膚吸收,存在酒精中毒的隱患,甚至誘發驚厥等不良反應,對寶寶來說危險重重。

2、冰敷降溫法

還有不少家長會選擇給寶寶採用冰敷的方法進行降溫,這樣真的能達到退燒的效果嗎?其實,冰袋冰敷可能讓孩子感覺不適,甚至可能出現局部過度降溫的問題,引發凍傷、寒顫,並不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雖然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溫常被認為是有效又安全的退燒方法,但它並沒有人們想像得那麼美好。媽媽應該本著讓孩子舒適的原則合理降溫,比如少包裹、開冷氣機、多通風就是不錯的物理降溫方法。

3、藥物降溫法

寶寶一發熱就吃退燒藥,甚至到醫院點滴,是不少家長的通病。發熱是寶寶免疫系統工作的外在表現,媽媽們也不要急於退熱,當體溫低於38.5度時,可暫時不服用退熱藥物,觀察寶寶表現,體溫超過38.5 度,可選擇適合兒童的退燒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對於嬰幼兒,滴劑、混懸液和栓劑是首選劑型。另外,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加快排泄進程也有利於帶走體內熱量。如果寶寶發熱伴有嘔吐、腹瀉、精神萎靡、抽搐等等其它癥狀,要及時就醫。

緩解不適才是治療目標,提高免疫更能防病治病

發熱既是一種癥狀,又是機體抗感染的保護性反應。當病原體入侵機體後,機體會積極地調動各種防禦機能(如吞噬細胞增多、肝臟解毒功能增強等),對入侵的「敵人」群起而攻之,協助消滅入侵的致病菌。因此,退燒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癥狀、改善孩子的舒適度,而不是讓體溫「達標」。在很多情況下,孩子發燒是不需要專門針對退燒進行治療的,物理降溫也同樣沒有必要,如果沒有基礎疾病,且體溫不超過38.5 度,可通過多飲水、注意休息、加強營養等常規措施緩解病症。需要注意的是,有過高熱驚厥史的患兒,一定要更加積極、及時地退燒,甚至要在體溫還不到38℃時就開始降溫處理。

追根溯源,寶寶容易發燒是因為體溫調節能力不完善,免疫系統不健全導致。而提高寶寶免疫力的關鍵是增強機體防禦功能,為寶寶補充均衡豐富的營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儘力提供母乳餵養,保證飲食均衡,全面攝入蛋白質、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元素。但對於提升寶寶抵抗力最為關鍵的還是難以從飲食中獲取的營養素——維生素AD。維生素A又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不僅能使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組織器官的局部屏障功能得到保障,還能直接作用於免疫系統,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並激活免疫活性細胞。一旦維生素A攝入不足,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細胞組織結構將受到損傷,導致免疫系統識別、清除致病菌的能力下降,從而增加感染的風險。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D,則意味著免疫系統殺傷T細胞在對抗感染時缺乏足夠的戰鬥力。AD同時補充,才能協同促進免疫系統發育,減少寶寶生病、發燒的幾率。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遵從醫囑,每天為寶寶補充1粒維生素AD(伊可新),堅持服用到3歲,做好「預防工程」,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說一千道一萬,想讓孩子遠離病痛的折磨,還是要從內而外提高寶寶抵抗力,從源頭解決問題,這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健康財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