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種消毒方法對降低兒童Ilizarov支架針道感染的比較研究

兩種消毒方法對降低兒童 Ilizarov支架針道感染的比較研究

龍曉鋒

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骨科,湖南長沙 410005

摘要:目的 通過對單純酒精消毒與碘伏加酒精消毒兩種皮膚消毒方法的對比研究,探討降低兒童 Ilizarov 支架針道感染的最佳方法。 方法 30 名實施 Ilizarov 外固定支架術的患兒作為單純酒精消毒組,術後採用 75%酒精針道及外固定架消毒,2 次/d;25 名實施 Ilizarov 外固定支架術的患兒作為碘伏+酒精組,術後採用 1%碘伏針道消毒,再用生理鹽水擦拭外固定架,3 周後改用 75%酒精針道及外固定架消毒,2 次/d。記錄兩組患兒術後發熱、肢體紅腫、

患肢疼痛、滲出、針道周圍紅腫情況及針道周圍細菌檢出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與單純酒精消毒組相比,碘伏+酒精消毒組患兒疼痛與針道周圍紅腫率顯著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碘伏+酒精消毒對緩解實施 Ilizarov 支架術的患兒疼痛及降低針道周圍紅腫方面比單純酒精消毒更明顯,是一種有效的降低 Ilizarov 支架患兒針孔感染率的方法,可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Ilizarov 支架;酒精;碘伏;消毒;感染

針道感染是 Ilizarov 支架外固定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嚴重者可繼發化膿性感染 [1-2] ,因此,預防針道感染是護理工作的重點。Ilizarov 支架針孔的護理通常採用 75%酒精消毒 [3] ,但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酒精消毒針孔存在一定局限性,刺激性大,且揮發快、穩定性差,不能殺滅細菌芽孢,對消除局部紅腫、疼痛效果不理想。而碘伏對皮膚黏膜刺激性小,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為探尋降低 Ilizarov 支架針道感染率的最佳方法,我們對實施 Ilizarov 支架外固定術治療的患兒分別採用單純酒精消毒與碘伏加酒精消毒,並對消毒效果進行對比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 年 10 月~2012 年 10 月我科實施 Ilizarov 外固定手術患兒 30 例,其中男 22 例,女 8例,年齡 4~17 歲。上肢 7 例,下肢 23 例,其中左尺骨短縮 3 例,尺骨發育不良伴橈骨頭脫位 4 例,左下肢短縮 6 例,右下肢短縮 5 例,股骨乾骨折 5 例,右脛骨骨折後骨不連 2 例,先天性脛腓骨假關節 1 例,馬蹄內翻足 4 例。該組患兒外固定術後採用單純酒精消毒,為單純酒精消毒組。

2012 年 11 月~2014 年 3 月我科實施 Ilizarov 外固定手術患兒 25 例,其中男 19 例,女 6例,年齡 4~17 歲。上肢 6 例,下肢 19 例,其中左尺骨短縮 1 例,尺骨發育不良伴橈骨頭脫位 5 例,左下肢短縮 4 例,右下肢短縮 5 例,馬蹄內翻足 2 例,右脛腓骨骨折 2 例,先天性脛腓骨假關節 1 例,馬蹄內翻足 5 例。該組患兒外固定術後採用碘伏與酒精消毒,為碘伏+酒精消毒組。

以上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傷情等方面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單純酒精組:外固定術後第 2 天開始,用 75%酒精針孔滴注消毒,2 次/d,並擦拭外固定架。

碘伏+酒精組:外固定術後第 2 天開始,用 1%碘伏針孔滴注消毒,再用生理鹽水擦拭外固定架,2 次/d。3 周後改用 75%酒精針孔消毒並擦拭外固定架。

在術後分別記錄患兒的發熱(T≥38.5℃)、肢體紅腫、患肢疼痛、滲出、針道周圍紅腫情況,並在術後第 14 天用無菌棉拭子直接塗抹針孔周圍皮膚進行採樣,送細菌室培養24~48h,檢測致病菌種類和數量。上述 6 項同時滿足其中三項則考慮為感染可能。

1.3 統計處理

採用 SPSS 17.0 進行數據處理,採用 χ 2 檢驗比較兩種方法感染率。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顯示,與單純酒精消毒組相比,碘伏+酒精消毒組患兒疼痛與針道周圍紅腫率明顯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在發熱、肢體紅腫、滲出、細菌檢出、合計感染等方面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見表 1。

表 1 兩種消毒方法針道感染的比較

註:﹡表示與單純酒精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檢出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3 討論

Ilizarov 技術是微創的外固定支架複位固定方法,臨床廣泛應用於創傷、肢體矯形、延長和骨感染等領域。該外固定支架由於其固有的特點,針必須穿過皮膚,外固定支架可能長期留在原處,針孔本質上是傷口,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針道感染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據報導其感染率為 10%~100% [1,4]。

任何針道護理方法的主要目標應該是防止感染,而不是實現針道(傷口)全部康復。針道感染可分為:軟組織炎性反應、軟組織感染、骨感染 [5] 。本研究顯示,通過採用碘伏加酒精消毒較單純酒精消毒方法,軟組織炎性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尤其表現在疼痛和針道周圍紅腫方面,軟組織感染率有所降低,採用碘伏+酒精消毒未檢出細菌,而單純酒精消毒組檢出1 例金黃色葡萄球菌。提示我們採用碘伏+酒精針道消毒可以有效減少患兒疼痛發生率和針道周圍紅腫率,減輕患兒痛苦。

多年來,對於針道清潔護理一直存在爭論,人們採用不同的針道護理方法試圖減少針道感染。在針道護理清洗溶液方面存在多種類型,如採用生理鹽水 [6-7] 、酒精洗必泰溶液 [8] 、聚維酮碘溶液 [9] 、過氧化氫溶液 [10] 等清潔針道未包被的殘留,據報導可達到良好效果。近期研究表明俄羅斯風格針道護理(每周用酒精洗必泰清洗與保持敷料覆蓋)可以減少針道感染髮生率 [8,11] 。由於清潔溶液的多樣性及樣本差異,對於何種溶液更能減輕疼痛或減少抗生素使用目前難於得出一致結論 [12] 。

在針道周圍結痂是否保留或清除方面,目前學者們尚未達成共識。有學者提出結痂應當清除以利於針道排水 [13] ,但針道靜止或未感染時應為乾燥狀態,因此,有學者認為針道周圍的結痂可以提供一個物理屏障以避免內部組織的細菌汙染,充當生物敷料的作用,而去除物理屏障可能導致細菌汙染進入深層組織 [1,14] ,而且在皇家護理學院 RCN 針道共識會議上絕大多數代表認為除非有明顯感染髮生,乾燥滲出物應當留在原處 [15-16] 。但 Simon 等研究發現保留 Ilizarov 外固定針道周圍附著的結痂雖然可以顯著降低針道感染的發生率,然而針道固定器一旦發生感染, 結痂保留針道部位感染將比結痂去除更加難以治療,其成功治療將需要更多療程抗生素 [1] 。

在針道護理清洗頻率方面,與傳統的每日清潔相比,近來人們認為每周清潔一次為佳,除非敷料飽和或疑似發生感染時才更頻繁的清潔針道 [17] 。已有研究報導每日或每周進行針道護理在針道感染、疼痛或使用抗生素和鎮痛藥方面沒有差異 [18] 。也有專家認為術後手術敷料應當保持 48~72 小時,如針道排水嚴重則每日進行清潔,如針道支架穩定則每周進行清潔 [19] 。

此外,還有學者認為沒有證據表明針道表面化驗結果可以反映任何潛在的致病微生物,動物模型研究也表明感染存在於針的軌道,並在骨髓管中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20] ,推測致病微生物存在於針的軌道和骨髓管,可能不會反映在皮膚表面。因此,對於針道護理的有效性還存在爭議。

總之,與單純酒精針道消毒相比,碘伏+酒精消毒可減少 Ilizarov 外固定支架術患兒的疼痛發生率和針道周圍紅腫發生率,是一種有效的降低 Ilizarov 支架患兒針道感染率的方法,可予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Simon Britten , Ali Ghoz, Beverley Duffield, et al. Ilizarov fixator pin site care: The role of crusts in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J]. Injury, Int. J. Care Injured,2013, 44:1275-1278.

2 潘淑琴,楊華清,彭愛民.雙側脛骨延長術後併發症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誌,2006,41(3):215-216.

3 周志羽.使用 Ilizarov 支架 13 例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誌,2010,14(22):141-142.

4 Hosny G, Fadel M. Ilizarov external fixator for open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shaft[J]. Int Orthop 2003;27(5):303–308.

5 李燕華.兩種類型兒童肢體外固定架的應用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誌,2007,22(3):238-239.

6 Checketts RG, Otterburn M, MacEachern G. Pin track infection: definition, incidence and prevention[J]. J Orthop Trauma ,1993,3(Suppl.):16–23.

7 Sims M, Saleh M. Protocols for the care of external fixator pin sites[J]. Prof Nurse 1996;11:261–264.

8 Davies R, Holt N, Nayagam S .The care of pin sites with external fixation[J].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 edition). 2005, 87(5):716-724.

9 Ward P .Care of skeletal pins: a literature review[J]. Nursing Standard. 1998, 12(39):34-38.

10 Egol KA, Paksima N, Puopolo S,Klugman J, Hiebert R, Koval KJ.Treatment of external fixator

pins about the wrist: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2006,88(2):349-354.

11 Sian PS, Britten S, Duffield B. The care of pin sites with external fixation[J].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6;88B(4):183.

12 Debbie Lagerquist, Michelle Dabrowski, Cari Dock,et al. Care of external fixator pin si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12,21(4):288-292.

13 Clasper JC, Cannon LB, Stapley SA,Taylor VM, Watkins PE Fluid accumulation and the rapid spread of bacteri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xternal fixator pin track infection[J].Injury. 2001,32( 5):377-381.

14 鄒璿,徐斌.外固定支架釘道感染的預防與治療[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13,23(5):1075.

15 Timms A, Vincent M, Santy-Tomlinson J, et al. Guidance on pin site care[J]. London, UK: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2011.

16 Anna Timms , Maria Vincent , Julie Santy-Tomlinson,et al. A fresh consensus for pin site care in the U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ing,2013,17:19-28.

17 Timms A, Pugh H. Pin site care: guidance and key recommendations[J].Nursing Standard. 2012,27(1): 50-55.

18 W-Dahl A, Toksvig-Larsen S, Lindstrand A. Weekly pin-site care was as effective as daily care in patients with external fixation[J]. 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2004,86(8):1835.

19 Baird Holmes S, Brown SJ; Pin Site Care Expert Panel Skeletal pin site car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thopaedic Nurses guidelines for orthopaedic nursing[J]. Orthopaedic Nursing. 2005, 24(2): 99-107.

20 Clasper JC, Parker SJ, Simpson AHRW, et al.. Contamination of the medullary canal following pin tract infection[J]. J Orthop Res 1999;17(6):947–952.

版 權 聲 明

申明原創,僅為防止抄襲,因作者人數較多,限於字數限制,原創作者統一為:湖南骨科醫師協會。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