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發燒,寶媽寶爸該做什麼?(發燒)(疾病應對)

很多寶媽寶爸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發燒去醫院,醫生問完病情檢查下寶寶的喉嚨,聽診器聽一下寶寶的肺,然後叫寶寶去查血常規,查完血之後再去看醫生。醫生看了查血報告後說懷疑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之後醫生開藥,寶媽寶爸拿醫囑帶寶寶回家用藥或在醫院吊針。

那麼,各位寶媽寶爸什麼情況下才會帶寶寶去醫院呢?什麼情況下,寶媽寶爸才會給寶寶吃退燒藥?需不需要給寶寶物理降溫?

是否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除了溫度之外,必須看寶寶的歲數。

6個月以下的寶寶,只要溫度達到或超過38.5℃就必須立刻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6個月~3歲的寶寶,在發燒時可以觀察孩子的狀況。如果寶寶溫度在38.5℃以下,精神不錯,會對您笑,會玩耍,交流,喝水或食慾都正常等,而不會哭鬧不止而無法安撫。如果在38.5℃以上可以先吃退燒藥,晚上觀察溫度,晚上或第二天溫度重新燒到39℃以上,建議去醫院。

3歲以上健康且預防針都打齊全的小孩,在發燒時,同樣可以依據以上的情況先觀察。如果孩子有其它癥狀,如咳嗽、流鼻涕、喉嚨痛、嘔吐、腹瀉等,便可以有效的讓醫生知道「炎症」的來源及發燒的原因。

寶寶發燒,當體溫超過38度5時,家長就需要給寶寶服用退燒藥幫助降低體溫

以上是最常用的2種寶寶退燒藥。按說明書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燒效果持續大約為4-6小時,布洛芬退燒效果持續大約6-8小時,如果反覆發燒達到用藥標準可以重複用藥,為降低副作用的風險,建議兩次用藥間隔至少6-8小時。

不需要給寶寶物理降溫,寶寶怎麼舒服怎麼來

發燒先給孩子擦個澡,用冰袋冰頭,認為物理降溫很有效而且沒副作用,退燒應該首選物理降溫,物理降溫不行再吃退燒藥。寶媽寶爸也是這樣認為嗎?

恭喜你,全錯了。目前沒有任何一家權威醫學機構把物理降溫當做退燒的首選方式,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兒科學會關於發燒的指南裡,反覆強調的一點是,除非是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孩子舒適度很難用客觀的指標去衡量,一般認為在39°C以上孩子會比較難受。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不舒服,也沒有其他基礎疾病,那麼發燒在39°C以下通常不需要退燒,自然也不需要擦澡和冰袋。

那孩子超過39°C或感到明顯不適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有些措施不能退燒,但可以讓孩子舒服一點,比如孩子感覺熱時減少衣物和開冷氣機,自然可以採用。有些治療措施可以退燒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適度,比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這樣的退燒藥,它們不但退燒效果好,還可以緩解疼痛,改善孩子的舒適度,當然也可以用。

物理降溫的方式很多,包括泡澡、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熱貼、吹風扇等等,原理是通過皮膚和外界環境接觸,藉助流動的水或空氣將人體熱量帶走,達到退熱的目的,但它們的退熱效果並不好,反而可能讓孩子更難受。

其中溫水擦浴是用得比較多,也是研究得比較多的方式。早在1970年,就有研究給兩組孩子分別採用了溫水擦浴和吃安慰劑的治療,結果發現,1小時後退熱的孩子數量在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別。當然,這項研究的樣本量很少,還不足以得出明確的結論。其他大部分研究認為,擦浴在短時間內是可以降低體溫的,但效果主要是體現在30分鐘內,之後體溫就逐漸回升了。

擦浴的方式有很大的變數,持續時間、水溫都可能影響效果,極端一點,假如讓孩子直接泡冷水,只要時間足夠長,體溫總是能下降的,甚至可以讓孩子體溫都沒掉,但這樣做就和我們「提高孩子舒適度」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發熱是身體應對感染或起炎症反應的一個機制,擦浴利用水和身體的溫差以及水的蒸發來帶走熱量,溫差小沒效果,溫差大了又會引起身體不適,這種做法是違反生理的,很多研究也證實,擦浴會導致不少孩子哭鬧和寒戰。我們自己也體會過發燒,昏昏沉沉想睡覺時,誰會樂意被人用涼水擦來擦去?

治療目的是讓孩子不難受,溫水擦浴卻可能讓孩子更難受,而且這種降溫的效果差,持續時間短,自然不是一個好的治療方式。

應對發燒寶媽寶爸的基本原則:孩子怎麼舒服怎麼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