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卓越教育登陸港股後,K12行業正式開啟“諸侯爭霸”時代

編輯|芥末堆 天一 吉吉

今日,深耕華南地區教培市場21年的卓越教育,在香港聯交所敲鍾。據發行價2.4港元/股,市值為20.35億港幣。至此,K12行業營收前5名全部悉數完成證券化。

伴隨著頭部機構陣容確定,在線教育的第一梯隊也已基本成型,To C創業風口難再覓,K12行業進入到成熟期。

今年以來,監管風暴下的合規成本與資本寒冬中的現金儲備,都在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行業洗牌釋放出的教育需求,將會進一步加劇集中度。自此,K12行業的草莽英雄時代結束,諸侯爭霸開始。

行業格局

從補課生意到兩次上市潮

卓越教育上市與K12行業進入成熟期並無因果關係。同為區域龍頭機構的佳一教育、明師教育、邦德教育等也在籌備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成立21年的卓越教育恰好完整經歷了K12行業的兩個階段。

2006年新東方上市之前,K12行業處於從家庭作坊到區域龍頭機構的發展階段;2006年之後,K12行業開始經歷從區域龍頭機構到全國巨頭的擴張階段。

K12行業的最初形態是教師或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供補課或家教服務,俞敏洪和張邦鑫是典型代表。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課外輔導門檻低、現金流好的特點開始促使絕大多數機構創始團隊放棄原有教學任務,招聘專門教學人員,轉為機構管理者。

2006年9月7日新東方上市,自此中國教育企業開始新篇章

2006年9月7日,新東方上市,開盤價報22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6.7%。根據新東方首日收盤價20.88美元計算,俞敏洪也一躍成為億萬富翁,其財富鋼彈2.30億美元。

新東方的“名利雙收”啟發了整個教育培訓行業。教育需求旺盛和行業利好則直接促使民營教育機構的數量在2006-2008年由5萬家翻3倍至18.2萬家。

現金流不錯的頭部機構都開始躁動不安,巨人、學大、環球雅思、上海的新世界英語等都陸續接受融資。資本入局,帶來野心和彈藥。

此前偏安一隅的教育機構開始加劇擴張。學大教育於2007年10月獲鼎暉創業1000萬美元投資,3年時間內將學習中心數從32家增加至157家。好未來在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期間,完成了兩輪融資,並從30家發展到108家。卓越教育則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別獲得深圳達鑫和紅杉資本共計近2000萬美元融資。

隨後便是2010年教育公司上市潮。安博教育、環球雅思、好未來和學大教育紛紛在美上市。一時間,教育中概股熾手可熱。

資本帶來動力,也帶來壓力。不斷累積的財務數字背後是各機構的迅猛擴張,以及擴張帶來的短兵相接。價格戰、挖人才、擴品類,比服務。部分教育公司登陸二級市場後的“水土不服”,也讓後來的企業放慢了證券化的腳步。

但伴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K12企業又不得不借助證券化獲得更多彈藥。隨之則是2017年以來的第二次上市潮,四季教育、精銳教育、安博教育、樸新教育等陸續登陸美股。

最終的結果是,K12行業格局在市場調節下,自發經歷了從混亂到有序的過程,最終形成雙巨頭湧現、地區頭部機構集中、中小企業分散的結構。

在線教育

創新不足、顛覆無力

2013年,在線教育興起。擺脫地域限制、集中度更高等優勢,讓在線教育被寄予厚望。然而在線教育發展到第5個年頭,尤其是消費互聯網紅利殆盡後,依然面臨盈利難題。

以工具、平台、內容等為切入在線教育的產品形態多種多樣,但在獲得足夠用戶後,大都面臨商業變現難題。殊途同歸“賣課”。學霸君、作業幫、猿輔導都是典型企業。

此外,K12頭部機構進入新細分賽道的難度不大,越來越多的頭部機構開始成為全品類教育公司。在線K12領域再次出現to C風口的可能性不大。

“賣課”還意味著在線教育企業搶奪的是原本屬於線下企業的市場,除了獲客成本高,對課程和服務的精細化運營的要求也更高。

規模化能改善財務健康的信念,使得在線教育領域“燒錢獲客”成為常態。資本寒冬則放大了在線教育的弊端。在一二級市場投資都回歸理性後,尚未實現盈利的在線教育企業前景注定不樂觀。

資金既是糧草也是彈藥。考慮到to C風口難再現,那麽依據企業最近一輪的融資額度和營收狀況,在線教育的未來格局基本確定。畢竟只有活下來才有資格搶市場。

監管政策

K12行業的最大變量

當今年年初其他行業都進入資本寒冬時,教育被認為是能夠“穿越周期”的行業。

回顧教育投融資,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依然耀眼。前6個月,教育行業融資總額達147.1億元人民幣,接近去年全年151.1億元的水準。其中K12賽道獲投金額遙遙領先,達 31.8億元。

二級市場也是一片火熱。新東方好未來股價表現強勁。好未來更是突破200億美金市值。此外,教育公司扎堆上市,精銳、安博、樸新等在半年之內接連登陸紐交所。

然而自2018年中開始,一二級市場都開始大幅縮水。據IT桔子數據,2018下半年教育行業投融資交易數同比下降28%,相比2018上半年降低27%,融資總額減少近40%。二級市場教育股價震蕩下跌,美股新上市教育企業均破發。

教育行業如此動蕩並非單純因為資本寒冬,更大原因是今年以來的政策監管風暴。教育的剛性需求和預收費機制還有可能緩解資本寒冬中的困境。但教育行業監管整治的頒布和落地,讓與政策關係緊密的整個K12行業都面臨合規之痛。

從政策規範的範圍來看,K12課外輔導是重點監管對象。政策規範細節涵蓋資質、場地、教學、教研、運營等全部環節;監管範圍則異塵餘生線上線下、校內校外所有K12服務提供方。從政策發布節奏和地方執行方案落地進度來看,此次合規要求既是硬性標準,也是近期目標,K12賽道的準入門檻從今年起將大大提高。

合規之痛

行業整合的新契機

教育企業招股書中的風險因素之一便是政策。政策風險讀起來既是一句虛話,又是一句實話,因為監管力度決定了政策風險的輕重緩急。與此同時,此次監管政策對於K12行業來說,既是機會,又是挑戰。

下沉是教育行業近兩年的熱詞。背後則是頭部教育機構增長乏力,試圖通過市場下沉觸達三四五線城市用戶的戰略。市場下沉面臨的一個很大障礙就是當地機構的本地化優勢,如教育部門關係維護、當地師資人脈資源、本地教育需求的熟悉等。

此次政策規範監管的影響之一,就是本地化優勢不再能成為地區機構的核心抓手。本地機構和外來機構面臨的合規成本所差無幾,監管涉及到的諸多細節則堵死了本地化優勢的發揮空間。失去最大競爭優勢的本地機構,即使能夠承擔合規成本,也未必有能力爭奪政策監管規範所釋放出來的行業需求。

正如芥末堆發布的《2018教育行業藍皮書》中所說:

門檻提高對於K12行業的整體服務水準和發展方向都有影響。以應試升學為賣點、以公立校教師或兼職大學生為師資來源、以“大市場、小作坊”為主要形態的行業格局都將發生變化。主動擁抱政策、迎合政策趨勢是生存的前提,但合規成本也對K12行業原有商業模式提出挑戰。

K12行業公司需要在教學服務、師資來源、產品形態等方面都做出改變。這對於經營模式粗放、商業模式原始的中小機構無疑是場勝算不大的生存站。對於管理水準更高、適應能力更強的大中型機構而言,行業規範期固然同樣難熬,但短期陣痛後,準入門檻的提高則意味著行業需求將進一步向大中型機構集中。

政策監管和資本寒冬在推動K12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不太友善的大環境下,教育企業在“活下去”的同時,也在向著標準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經此一役,以補課生意為初始形態的K12行業將再無草莽英雄,盡是諸侯爭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