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是“西周大禾”人

孫興紅 供圖

屈原大,還是四羊方尊大?

呵,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吧?

在屈原還不是受精卵的時候,四羊方尊已埋在長沙寧鄉幾百年了。現在的長沙人,常以“屈賈之鄉”人自居,可明明屈原根本沒來過長沙。而賈誼,其實是很討厭長沙的。

這不是在熱臉貼冷屁股嗎?可是,有什麽辦法?南蠻之地嘛,總要扯上一些過往的文化名人,來表示我們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也是文化重鎮。

久而久之,我們長沙人,甚至湖南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湖湘文化是從戰國至西漢時期開始的。

可隨著寧鄉黃材鎮西周城址的發掘,諸如四羊方尊、大銅鐃、人面紋方鼎、提梁卣等大批國寶驚現於世,我們若還是把湖湘的文化源頭定在屈賈時期,那就不但愧對歷史真相,也是對未來的湖湘子弟不負責任,甚至也不利於湖南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研究。

以後,在秭歸和洛陽人面前,我們再也不必心虛地自稱為“屈賈之鄉”人了,我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們是“西周大禾”後人。當然,這得要“西周大禾”有足夠響亮才行。

所以,現在寧鄉廣造聲勢,大張旗鼓地恢復西周大禾古城,打造國內第一座以西周文化為背景的大型風情園,實在是高瞻遠矚。久而久之,湖湘文化源於“西周大禾”的新觀念就會遍及全國。

據考證,“大禾方國”,很可能是牧野之戰後,敗逃的商朝王裔建立的。從四羊方尊等青銅器的出現來看,其實西周時期,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甚至擁有了與北方分庭抗禮的實力。要不然,西周幾代國王都要南征,周昭王甚至幾次南征,最後落得個“昭王南巡不返”的結局。

“大禾方國”其中央就在寧鄉黃材,後來羋楚興起,一統長江沿岸,大禾方國才逐漸沒落。以致現代人無論怎麽抓破腦袋都想不出,在溈水和它支流塅溪河交匯處,一個不起眼的盆地,為什麽會挖掘出那麽多精美的上品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的紋飾都打上了南方虎文化的顯著特徵,工藝也超出了同時代的北方青銅,幾乎每出土一件,都是國寶級別的。而四羊方尊則被稱為中國十大國寶之一。

寧鄉宋城炭河古城因為是近幾年才建的文化園,現代科技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如果說,在其他的文化園主要以觀賞為主,而你徜徉在炭河古城,就像一跤跌進了時光隧道穿越到了西周。

流連於喧嘩熱鬧的西周街市,商鋪旌旗,迷人笑眼;茶樓酒肆,醉人腸魂。編鍾古樂之聲,時隱時聞;詩書周禮之風,大行其道。王孫商賈,公子佳人,歡歌笑聲,絡繹不絕。涼涼的青石板路,也充滿了詩意和古韻,三千年前的文明氣息,彌漫在你的胸腔肺腑,讓你忍不住感歎今夕何夕,遲遲不願黃粱夢醒。

在法術館,你可以跟薑太公一起呼風喚雨;在周公街,你可以顛倒乾坤;在武王廣場,你可以呐喊著加入討紂的征伐大軍,想象自己是一名前鋒;在幽魂鬼屋,你可以傾聽“嬌若九重天仙子,實為殷商亡國狐”的妲己那一聲聲魅惑眾生的歎息。然後在肉林餐廳,遍嘗長沙風味美食,感受一下當初紂王“酒池肉林”的奢豪與快感。

“西周王宮”“后宮體驗館”“西周風情電影館”……你行行複行行,三步一暫停。僅僅一日,你化身千萬,就將王子王孫、后宮嬪妃的生活都過了一遍。

入夜,國內唯一以西周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歌舞劇《炭河千古情》開始了,高科技的電聲雷射籠罩著國際先進的水舞台、升降舞台和旋轉舞台,西周王朝燦爛的歷史文化在如夢似幻的氛圍中,推到了你的面前。《在河之洲》《炭河絕戀》《妲己豔舞》《牧野之戰》依次推進,時而飛箭遮天,時而風回雪舞,時而烈焰騰空,時而紙醉金迷……你目眩神迷,感受纏綿悱惻的生離死別,悲憤壯烈的國仇家恨。

給我一天,還你千年。《炭河千古情》一出,國內情景劇再無顏色。你感慨唏噓地走出影院,抬頭只見一行書:“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之稱,始於西周,而西周之初,南方文明早已遍及湖湘大地,如火如荼。這時你若再想起最近幾十年湖南的考古新發現,你對撲朔迷離的南北文明,便有了進一步探求的興趣。

“君何人?”

“西周大禾遺民。”

“欲何往?”

“欲往歷史深處一探究竟。”

作者:謝宗玉

來源:2020年7月15日《長沙晚報》

【老長沙 · 新味道】專欄

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騷客為長沙留下了許多傳世經典名篇。作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長沙提出了城市“有機更新”的理念。為追尋長沙老街厚重的文化底蘊,感受有機更新給老街區帶來的新變化、新活力,宣傳“老長沙”新味道,由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中共長沙市委網信辦等主辦的“老長沙·新味道”文藝采風活動已拉開序幕,由省內知名作家撰寫的長沙古今事、瀟湘風物情,即日起將陸續在長沙晚報橘洲版“老長沙·新味道”專欄以及掌上長沙刊發。——《長沙晚報》編者按2020年6月8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