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僅憑一首詩,讓所有偉大的詩人都變成了弟弟,流露出盛唐脈象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計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十面埋伏」,「漢宮秋月」,「廣陵散」,「陽春白雪」,「漁樵問答」,「平沙落雁」。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大概應是「春江花月夜」了。

名曲《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陽蕭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意境深遠,樂音悠揚。明清早已流傳。後從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取意,進而更名。更名後的名曲《春江花月夜》,更加廣泛流傳,膾炙人口。

名曲《春江花月夜》取意唐詩《春江花月夜》後,廣為人知。而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本身,卻反而不像曲那樣有名和廣為人知。

詩歌《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乃千古絕唱,聞一多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更有人讚譽此詩「以孤篇壓倒全唐」!「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唐代詩人張若虛,揚州人,是初唐後期著名的詩人,生卒年代不詳。關於他的生平,材料很少,只知道他曾經做過兗州兵曹。唐中宗神龍年間已揚名於京都,玄宗開元初年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留存詩作共兩首,可以說是留存詩作最少的唐代詩人之一。而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竟被一些人認為可以壓倒全唐詩篇;並且以為張若虛以這一篇作品,就可以把同時代別的詩人都比下去,而確立自己大詩人的地位。這真是中國詩歌史上絕對罕見的奇蹟了!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奇怪的是,從唐、宋到明代前期,各家詩評很少關注此詩,自然也無人承認它是一篇曠世傑作了。自明代以後的唐詩選本裡才開始收錄這首詩。明代鍾惺在《唐詩歸》中評價道:「淺淺說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中說此詩「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然成章。」清末王闓運在《王志·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評此詩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極高。聞一多在《唐詩雜論》中認為,該詩一脫宮廷空洞艷體之詩風,「清除了盛唐的路」,為雄奇壯美的一代盛唐詩風的到來,起到了重要的啟承作用。因而,「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聞一多進而稱之為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過渡的標誌性詩作,兼具初唐氣度和盛唐天氣。博大,進取,寬容,唯美,已經成為唐朝的一種「時代氣質」。身處初唐與盛唐前期的張若虛,其作品不自覺流露出時代的「脈象」,這是很自然的。

《春江花月夜》只有一首,唐朝只有一個。《夕陽簫鼓》的琴聲陣陣傳來,繪聲繪影,《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那種畫韻詩境盡現於眼前,使人有如夢回唐朝,進而無限感懷大唐盛世之萬千天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