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爭做每個時代的先鋒,張博《大浦東》投身大金融

回力球鞋,帆布挎包,毛領棉襖,騎著自行車穿過外白渡橋。

電視劇《大浦東》開篇,張博的初次亮相,就以滿滿的年代感,給觀眾帶來深刻印象。

在《大浦東》中,張博飾演的趙海鷹,是一個不流俗於既往、總是奔湧在發展前列的"弄潮兒",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工作之後,他的一舉一動雖然時時讓人驚歎不已,卻總能被證實有著這個時代最難得的新銳與堅毅,趙海鷹正是見證和推動著歷史發展的先鋒人物代表。

《大浦東》的故事是以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為歷史背景,以趙海鷹等一批新銳青年的奮鬥為縮影,讓我們感受到社會進程的日新月異,該劇以"大時代構建、小切口敘事",聚焦陸家嘴、浦東洋涇老街的風雲變幻,講述了個人與時代、國家休戚與共的故事,其中以張博飾演的趙海鷹為代表的眾多傑出青年們,更是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書寫下一一幕幕波瀾壯闊又感人至深的瑰麗篇章。

如果以傳統的眼光來看,趙海鷹絕對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好青年,無論是大學時代"棄研退學"這樣的叛逆之舉,還是工作之後的一系列逆向操作,包括在愛情上,甚至可以在和女友領證的當天"臨陣脫逃"……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於故事人物而言,是從不甘命運擺布,於觀眾來說,則是收獲了太多的戲劇感衝突。但也恰恰是這樣的一個趙海鷹,才能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小青年,成長為大上海極具擔當的大男人,他的天賦與敏感,在奮鬥的每一段路程,都始終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我們常說時代造就人才,極具金融天賦的趙海鷹,恰逢這個在革新中日新月異的時代,是時代的幸運,更是他的幸運。當家國命運與個人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那些期望中廣闊的未來,是能時刻突破我們想象的巨集大和壯觀。當然,大的背景之下,還可見趙海鷹這個人物的小人物氣質,他能搞笑,愛調侃,關鍵時刻,也是活躍氣氛的一把好手。三十多集的《大浦東》中,浦東從一片灘塗,到成為中國的"華爾街",變化可謂巨大,而張博,也從一個小青年變成了金融界的強將,同樣讓人刮目相看。這便是《大浦東》,社會與人物命運的相輔相成。

如果有機會見到張博,戰台烽一定會好好問問他都是怎麽給自己選角的。有這個想法的原因在於,一直以來,張博所扮演的角色們,雖然風采各異,幾無重複,但漸漸會發現,他在陸續"擔綱"著各個時代的精英人物。

歷數張博的的眾多角色,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春秋時代,他是最後一位霸主越王勾踐(《孫子大傳》);戰國,他是隱忍又聰穎的秦昭襄王贏稷(《大秦帝國之崛起》);三國,他是吳國主君孫權(《三國》);南北朝,他是禁軍大統領荀飛盞(《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清朝,他是渴望親政的光緒皇帝(《蒼穹之昂》);民國,他是喬家大院的第五代傳人喬映霽(《誠忠堂》);到了抗日時期,他則是熱血共產黨員夏家河(《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等等。

確實如此,似乎他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各個時代的先鋒、棟梁。但,如果這麽來排比,又顯得膚淺,畢竟這些人物,雖然都處於各個時代的風頭浪尖,但他們之間,並沒有太多的相似之處。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每個時代的人物,也應首先符合這個時代,再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更加自由甚至"恣意"的開辟與進取。

所以,再回望張博所塑造的這一系列角色,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可塑性非常強的演員,無論是各朝古裝劇、民國劇、知青劇、現代劇、時尚劇,他都能很好的抓住年代的特徵,於古典和流行之間任意穿梭,在衝動與沉穩之間自由切換,亦古亦今、內外兼修,可以看出,他為每個角色,都付出了許多,從眼神到表情,從語言到動作,一板一眼,相當扎實。

張博雖然年輕,卻已經在多部大劇中擔綱主演,此次主演的《大浦東》,作為眾多向改革開放獻禮的作品中,唯一在央視一套播出的重磅作品,足可見張博的能力與實力,一定有許多的過人之處。該劇如今正在熱播,大浦東,"小"張博,人物與時代的命運,在歲月洪流中的激蕩,顯得格外動人,大家不妨隨時關注起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