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胰島素打得疼?很可能是你操作不對!| 圖解注射規範

希望本文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減輕疼痛和負擔。

文 | 抗糖鬥士

來源 |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你是否經常遇到患者抱怨,打胰島素幾年,肚子上好多硬結,效果還不好?全球很多糖尿病患者需要靠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但如果操作不規範,可能導致注射疼痛、出血、漏液、結節等多種不良影響。是時候提醒你的患者,調整胰島素注射方式,再來一次了!

1、先來認識下注射胰島素的常用裝置:胰島素筆

胰島素皮下注射,靠的就是這支筆。

市面上常見的胰島素筆有:

2、注射前準備

注射前洗手!

播放GIF

仔細核對胰島素類型、劑量、性狀、注射時間及有效期。

提前30分鐘取出胰島素在室溫下回暖(注射低溫胰島素將導致注射疼痛)。

3. 預混胰島素提前搖勻

播放GIF

預混胰島素使用前應將筆顛倒擺動數次,直至產生白色混懸液為止。具體做法如上面的動圖所示:將胰島素筆平放在手心中,水準滾動10次,然後通過肘關節和前臂的上下擺動,上下翻動10次,使瓶內藥液充分混勻,直至胰島素轉變成均勻的雲霧狀白色液體。

4. 排氣

播放GIF

排氣及調節劑量,切記每次使用前,及更新筆芯後均應排盡筆芯內空氣。

注射前,將劑量調節旋鈕撥至2U。

針尖向上直立,手指輕彈筆芯架數次,使空氣聚集在上部後,按壓注射鍵,直至一滴胰島素從針頭溢出,即表示驅動桿已與筆芯完全接觸,且筆芯內的氣泡已排盡。

註:核對醫囑並調節劑量至所需刻度。

5. 注射部位的消毒

請避開皮下脂肪增生,脂肪萎縮,瘀斑等部位注射。

正確的消毒方法,以注射點為中心,用酒精由中間向周圍消毒皮膚,直徑約5cm左右,凡酒精擦拭過的範圍,不要再重複擦拭以減少汙染

注意:不要使用碘伏消毒,因為胰島素屬於蛋白質,用碘伏消毒可影響胰島素的活性。

6. 胰島素注射部位

人體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分別為腹部、大腿外側、上臂外側和臀部外上側。

  • 腹部:胰島素吸收率達到100%,適合注射短效、超短效胰島素;

  • 上臂外側:胰島素吸收率為85%;

  • 大腿外側:胰島素吸收率為70%,捏起皮膚注射,適合注射中長效胰島素;

  • 臀部外上側:胰島素吸收率最慢,無需捏皮注射,適合注射中長效胰島素。

7. 注射部位的輪換

輪換注射部位能有效預防皮下脂肪增生,這種輪換方式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間的輪換和同一注射部位內的輪換。

胰島素注射部位

不同注射部位的輪換,按照早、中、晚,同一天的不同時間,選取不同的部位注射。

同一注射部位內的輪換,以腹部為例,將腹部注射區域以「十字」分為4個等分區域,避開臍周,每周使用一個等分區域並始終按順時針方向輪換。

胰島素注射輪換方法

8. 如何注射

一般的注射技術提倡的是「進針快,拔針快,推葯慢」,這是無痛注射技術的絕招。

9. 什麼時候需要捏皮注射

注射時是否需要捏皮是患者一直很關心的問題。很多患者沒有掌握好注射手法,易把胰島素注射到肌肉層。這種情況不僅增加了疼痛,使患者對胰島素注射產生抵觸情緒,還可能使血糖水準降低過快,有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此,醫護人員要教育患者使用正確的手法和長度適宜的針頭進行注射。

超重者或BMI>22kg/m2的患者在腹部注射時不需要捏皮,但在大腿部位注射時需捏起皮膚進行,以確保將藥液注射到皮下。對於偏瘦或體脂率偏低的患者,注射時需要捏皮,否則容易注射進肌層。

10. 針頭的更換

胰島素筆注射針頭每次使用前均應進行更換,且每次更換時均要排氣。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我國大多數患者均存在反覆使用針頭的現象。

11. 胰島素的保存

胰島素是一種精細的蛋白質分子,它在受熱、冷凍或攪動大的情況下易遭到破壞。零度以下,胰島素的活性會被破壞,30℃以上,胰島素的活性會降低。

任何未啟封的瓶裝或筆芯裝胰島素應保存在冰箱內(2~8℃)。

主要參考資料:

1.紀立農,郭曉蕙,黃金,等.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7,9(2):79-105.

2. 2014-2015年全球注射技術調研報告(2015).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第十九次全國學術會議.

責任編輯:陳藝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