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市公司高管酒駕案頻發 投資者利益保護令人堪憂

文/翠鳥資本

公司高管酒駕似乎多了起來。

2019年到目前為止,國內公司高管已出現3宗醉駕案件,其中2宗為上市公司,1宗為非上市公司。而此前的3年沒有出現類似情況。

先來看第一宗。

8月5日晚間東北製藥(SZ000597)的一則公告讓人錯愕。

公告稱,公司於2019年8月5日收到副總經理張正偉的書面通知,獲悉其因醉酒駕駛,存在可能被進一步采取刑事強製措施而無法履職的風險。

目前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公司稱“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並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的各項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開資料顯示,這位張正偉副總經理生於1976年5月,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高級會計師,歷任東北製藥總廠財務處處長助理(副處級),財務資產部副部長,第二部長,部長兼沈陽第一製藥廠財務總監,東北製藥總廠廠長助理,東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東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東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現任東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有意思的是,今年1月15日晚間,東北製藥曾發布公告稱,由於工作變動原因,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解聘張正偉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相關職務的議案,人事調整後,張正偉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不過,在他被解聘4個多月後,東北製藥又稱因工作需要重要聘任張正偉為公司副總經理。

東北製藥2018年年報顯示,張正偉2018年稅前報酬為57.35萬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警察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行車執照,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行車執照。

作為一個43歲的上市公司高管,張正偉犯下醉駕這種低級錯誤,讓投資者十分不解,花點小錢找個代駕不行嗎?還缺這點錢?

東北製藥4月2日晚間發布2018年年報,這也是遼寧方大入主公司後首份年報。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74.67億元,同比增長31.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5億元,同比增長64.04%;基本每股收益為0.36元,同比增長44%。

報告期內,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報酬合計760.49萬元。董事長、董事魏海軍年薪73.17萬元,總經理汲湧年薪63.45萬元,副總經理謝佔武年薪58.17萬元,董事會秘書張利東年薪51.22萬元。

此後在5月9日,東北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總經理汲湧向公司董事會提交辭職報告,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的職務。

5月15日,東北製藥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要求說明公司壞账準備計提的充分性,並請年審會計師進行核查發表明確意見;說明資產負債表日後是否存在銷售退回的情況。

東北製藥年報顯示,公司 2018 年末應收账款餘額為 18.48 億元,較 2017 年末增長 30.36%。其中,一年以內應收账款餘額為 17.35 億元, 佔比 94.78%,12.31 億元的一年以內應收账款屬於信用期內,未計提壞账準備。

5月27日晚間東北製藥公告稱,吳濤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吳濤持有100萬股公司限售股份,持有8000股無限售股。

7月29日,東北製藥早間公告稱,因部分材料由瑞華審計,證監會中止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行政許可申請審核。

僅隔一天,7月30日晚間東北製藥發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解聘謝佔武公司副總經理職務,本次人事調整後,謝佔武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謝佔武持有101.53萬股公司股份。

什麽原因解聘,不得而知。

從上面的梳理可以發現,短短3個月,東北製藥已發生太多事:總經理辭職,一位副總理辭職,一位被解聘,還有一位就是醉駕那位,用一句總結就是:東北製藥確實不太平。

據財經網梳理,本年度,東北製藥關於高管辭職、任免等人事變動即有14項,涉及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及職工監事等各項職位,其中尤以副總經理職位變動最為頻繁。

東北製藥一季報顯示,遼寧方大目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41%。

去年以來,方大系動作不斷。參與東北製藥混改,入主中興商業,參與北方重工重整,入股吉林化纖。據長江商報粗略估算,這些資本動作耗資接近60億元。

東北製藥高管變動如此頻繁,原因已經很明顯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宗醉駕案。

7月13日,南都電源(SZ300068)公告,收到董事兼總經理朱保義的正式通知,其因涉嫌醉酒駕駛存在被采取刑事強製措施的風險。

公司稱,截至目前,公司日常經營運作一切正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據媒體報導,其當時是在西溪濕地公園內醉駕。

公開資料顯示,朱保義1979年02月出生,中國國籍,北京大學EMBA學歷,曾任安徽省華鑫鉛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4月起擔任安徽華鉑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17年10月起擔任安徽運營管理中心主任,分管公司子公司浙江長興南都電源有限公司,界首市南都華宇電源有限公司,安徽華鉑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及鋰電回收業務,現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朱保義2018年稅前報酬為43.2萬元,持股數為6262.5321萬股,目前市值約為6億元。

朱保義各種榮譽有一堆。

其曾獲“界首市企業發展先進個人”、“阜陽市建市20周年暨‘十二五’百家優秀企業家”、“2016皖北地區年度工業經濟人物”、“阜陽市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第七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改革開放40周年建功立業阜陽市百佳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2017年,南都電源19.6億元收購朱保義持有的華鉑科技49%的股權,實現100%控股華鉑科技。當時朱保義承諾,華鉑科技2017-2019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4億元、5.5億元和7億元。

2017年度和2018年度,華鉑科技經審計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4.08億元和4.41億元,合計8.49億元,並沒有達到業績承諾淨利潤數。

雖然未完成業績承諾,這位朱保義總經理卻在大肆減持。

數據顯示,朱保義在2017年12月共減持2082萬股,套現約2.88億元,減持完成後所持南都電源的股份比例從9.51%降至7.14%。

2017年和2018年,南都電源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2.66億元、1.22億元。

7月12日公司披露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1-6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41億元至3.31億元,同比變動-20%至10%,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作為阿里巴巴數據中心、華為備用電源蓄電池設備採購供應商,南都電源2019年業績究竟會如何?華鉑科技的業績承諾還能完成嗎?

再來看第三宗醉駕案。

這宗時間比較早,發生在今年2月份。

1月31日,北京市紀委官網公開曝光4起酒後駕駛公務用車違紀違法典型問題,第一起即為首創集團原副總經理、首創證券董事長謝德春醉酒駕駛公車被開除事件。

據北京市紀委市監委通報,2019年1月10日晚,謝德春應邀參加私人聚餐。餐後,謝德春獨自駕駛部門公務用車回家,途中因醉酒駕車被警察機關查獲,最終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並受到開除公職處分。

謝德春出生於1969年,為高級會計師。2002年,謝德春進入首創集團,歷任計劃財務部財務總監、副經理、總經理;2009年起任首創集團副總經理,兼任首創證券董事長、北京經濟發展投資公司董事長。曾任北京市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財務科副科長、科長、經濟發展管理部副主任、總會計師,北京京放經濟發展公司計財部經理。

可以說,謝德春被開除公職,這個代價確實不小。

首創證券成立於2000年,北京首都創業集團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53.85%。

其2017年年報顯示,首創證券當前注冊資本金6.5億元,淨資本34.89億;現擁有12家分公司、49家證券營業部。

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首創證券總資產為186億元,排名第64位;營業收入為8.17億元,排名第68位;淨利潤為1.59億元,排名第46位。

而自從首創證券借殼S前鋒敗北後,首創證券登陸資本市場一事拖延至今已達10年,卻依然未果。而S前鋒最終被北汽新能源於2018年9月成功借殼,也就是現在的北汽藍谷。

行業整體疲軟,董事長還被開除了,首創證券今年能好過嗎?

一樣是醉駕,不一樣的卻是各個公司背後的故事。

特別對於上市公司高管而言,如果酒駕這類最基本的違法行為都無法避免,那麽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只會更加令人堪憂。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