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常見病症的識別與預防,寶寶爸媽請收藏!

1、肥 胖

判斷孩子是否有肥胖的標準是:當孩子的身長別體重的檢測值高於同性別中位數的20%時屬於輕度肥胖,高於30%為中度肥胖,高於50%為重度肥胖。肥胖會影響孩子的發育,肥胖的孩子活動起來易出現氣促、疲倦等現象,因而他們常常不願意跑、跳,以至於影響一些動作的發育。

兒童期肥胖的孩子成人後更容易患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幼兒期肥胖的常見原因是由於能量的攝入大於消耗,導致體內脂肪過度增生造成的,醫學上稱為單純性肥胖。

此外,一些內分泌代謝異常、遺傳性疾病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可引起孩子肥胖。如果發現孩子肥胖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不要自行用藥。

2、大便乾燥

如果孩子大便次數較平日減少,3~4天或更多天不解大便,而且大便乾硬,甚至變成團塊狀,不易排出,提示孩子出現了便秘。有時大便次數無明顯減少,但大便乾燥、總量比平時一次的量還少,也屬於便秘。

與飲食不當有關的原因包括飲食量不足、進食過多肉類而含膳食纖維高的蔬菜吃得少、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水分攝入不足等。沒有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也會導致便秘。有時孩子因害怕使用不熟悉的便盆或馬桶,也會引起便秘。

少數孩子的便秘可能是因為患有某些疾病如肛門裂、脊柱裂等。如果便秘再伴有食慾減退、腹脹,甚至嘔吐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排除疾病導致的便秘。


3、發音不清

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並不完全一樣。大多數2歲的孩子能說出家庭環境中聽到的各種日常用詞,大約50%2歲孩子所說的話可以被陌生人所理解。因此,在孩子語言發育過程中,不要嘲笑他說錯的話。如果家長的反應耐心而積極,那麼孩子的發音會很快得到改善。

如果家長與孩子交流過少,或孩子較少機會與人講話,或家庭中用多種方言與孩子講話使孩子產生混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語言發育。不過,這種由於環境因素引起的說話延遲,改善環境和加強訓練後會很快趕上正常。

口腔異常、神經系統異常、聽力障礙等均可導致發音不清或說話延遲。如果孩子會說的字詞明顯少於同齡孩子,發音不清或不理解成人的語言,應儘快到兒童保健機構就診,進行語言測驗、聽力測查等相關檢查,早期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口腔功能訓練和語音訓練。


4、常發脾氣,總與大人對著乾

當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不想做某些事情,或受到批評時,又不能清楚地表達出來,容易出現一些情緒,如哭鬧、生氣、發脾氣等。因為孩子的言語表達和控制憤怒的能力還較弱,又不會處理失望或壓抑,就會以發脾氣來對抗,甚至有時候會出現打人罵人、亂扔東西等極端行為。

兩三歲的孩子心理發展處於自我中心時期,即開始明確地意識到「我」是一個與其他人相獨立的「人」,「我」的願望和要求可以經過自己的堅持而達到,於是表現出要求獨立的願望,不那麼順從,經常說「不」,反抗家長,這是孩子獨立性開始發展的一個標誌。

此階段,父母要細心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平時對孩子的行為要有明確的要求,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接受一定的約束,不能隨心所欲。對孩子的合理而現實的要求,給予支持,盡量滿足;對合理而不現實的要求,提前對他說明、解釋,以得到孩子的配合;對不合理的要求,堅決拒絕,而且家庭成員行為要一致、自始至終堅持、不能妥協。


5、不愛理人

如果孩子不合群,興趣狹窄,可多關心他,多帶他玩,往往他就會改變了。

但是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現:對集體遊戲缺乏興趣;不會玩「過家家」等模仿社會的遊戲;自娛自樂,缺乏相應的觀察和應有的情感反應(包括對父母的在場與否亦無相應反應)。說話缺乏抑揚頓挫,言語刻板,常聽不懂指令、不會用語言表達,不會用面部表情、手勢或姿勢與他人交往,或經常重複使用與環境無關的言詞或不時發出怪聲。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痛苦,當身體不適或不愉快時,不會尋求同情和安慰,對別人的不愉快也不會表示關心和安慰。堅持環境和生活方式不變。此時,要儘早去心理治療科或發育行為科診治,以排除患孤獨症的可能。

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讀懂你的寶寶—送給1~3歲幼兒媽媽的禮物》婦幼健康研究會組織編寫 戴耀華 郝波 主編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