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SC三大進化:永不閉幕,數字孿生,安全基建

在舉辦第一屆ISC的時候,周鴻禕的夢想就是將其做成全球網絡安全的頂級盛會。走到第八個年頭,ISC已然實現了這個夢想,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互聯網安全盛會,每年都有來自全球的頂級專家以及數以萬計的從業人員匯聚一堂,就網絡安全最前沿的問題展開探討。

今年,ISC被搬到雲上,當然不只是因為疫情,更是因為隨著全球數字化加速轉型、我國新基建遍地開花的背景下,安全形勢面臨新變化,安全重要性也進一步提升。順應變化,ISC 2020也率先突破,打造了一場“永不閉幕”的雲端大會。

實際上,自8月5日ISC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對外界已經清晰顯露出了三大進化特點:從形式上,永不閉;從主題上,進入數字孿生時代的新安全;從360的戰略上看,在新認知成熟的基礎上,已經著手推進新一代網絡安全能力框架在企業、行業、城市的穩健落地。

形式進化:永不閉幕,打造線上安全“雲基地”

從線下到雲端,ISC大會並非簡單的照搬,而是結合線上特點進行的模式創新。

從ISC 2020的日程來看,大會囊括百餘個安全論壇,數百場精選議題,展現內容遠超往屆。其中引人關注的是重磅推出的新基建日、戰略日、信創日、技術日、產業日、人才日等主題峰會,包括了信創安全論壇、網絡空間戰略與國際合作論壇、漏洞管理與研究論壇、電力安全論壇、雲安全論壇、5G安全與發展論壇、工業互聯網安全論壇、威脅情報驅動的安全能力建設論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論壇、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論壇等在內的眾多雲端“論劍”舞台。

無疑,雲端形勢的靈活可控,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吸引到更多國內外的頂級專家來演講,也能容納下更多的專業聽眾。以前,在時間限制下專家分享內容有限,而今年的ISC打破了這一形式,給予專家更自由的時間支配,利於觀點講透、充分交流。

這樣的雲上大會,自然可以匯聚更多的智慧、觀點和經驗。

與此同時,同樣獲得更多主動權的還有線上聽眾,可以更自由的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內容點擊觀看,收獲也將更大。

今年,ISC線上化本是疫情下的必然選擇。但是通過形式上的創新,卻為安全圈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海量議題呈燎原之勢,人人平等激發更多潛能,靈活互動引發深層探討,永不閉幕隨時更新行業前沿動向……

隨著IoT、5G、AI等新技術的普及,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重要。可以說,安全是新基建的“基建”,此時,安全問題不再依靠簡單的用一兩家產品就能解決,而是需要全行業的共同攜手,可以說,ISC大會也承載著網絡安全行業共同的夢想

因此,今年ISC大會變得更開放、更包容,並向行業傳遞了一個信號:

這裡將成為網絡安全行業人士的聚集地,永不下線,持續更新,累積當下最熱議、最前沿、最受關注的安全焦點話題,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安全“雲基地”。未來,所有關於安全最權威、最前沿、最有趣的話題,到ISC來找就好了。

主題進化:從信息安全到數字孿生時代的安全新挑戰

“信息化時代已經過去,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廣泛使用,數字時代已經到來。”周鴻禕今年演講的主題,是數字孿生時代的安全新挑戰。

在當前特殊的大環境下,國家今年提出了“新基建”戰略,核心是數字化基建。在我們最常見到的應用場景中,一是工業互聯網,一是智慧城市。也就是說,未來整個國家、城市、工業都要架構在互聯網和軟體之上。

“未來的極致情況是每一個零組件、每一個流程都會數字化,進入到數字孿生時代。”在周鴻禕看來,當物理世界的一切原子都虛擬化到數字世界,未來將是數字驅動一切、軟體定義一件。

但是,只要是軟體,就一定存在漏洞,有漏洞就有被攻擊的可能。隨著數字孿生世界的發展,系統內軟體數量越來越多,被攻擊點也會更多。未來可能被攻擊的不是幾億台電腦、幾億部手機,而是幾百億、幾千億個物聯網設備。當城市裡的每個電燈、垃圾筒、井蓋都智能化的時候,攻擊面和以前就完全不一樣了。一次黑客攻擊,可能會讓一個城市瞬間陷入癱瘓。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這種安全形勢的變化成為必然。周鴻禕認為當前趨勢主要是兩個:一是網絡戰(國與國之間的攻擊),這類事情一直都在發生,只不過都非常隱秘;二是有組織的犯罪,像前兩年爆發的勒索軟體。其實很多大型企業都被勒索過,也會直接向360這樣的公司求助,但都不會公布出來。在我們看似平靜的數字化世界裡,其實水面下暗潮一直在湧動,危機隨時會出現。

在傳統的信息時代,我們裝一個安全軟體或是防火牆,可以保證基本上的信息安全,而在今天此舉就遠遠不夠了。傳統的安全防護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以前安全廠商熱衷於賣產品、賣軟體,行業也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怪圈中。

“在信息化時代,安全是附庸,就好像新家裝修,最後才在外面裝一個防盜門,這有點像馬奇諾防線,無法應對當前的安全威脅。而在數字孿生時代,安全是整個數字化的基座,必須要上升到頂層設計高度。”周鴻禕在主題演講中強調。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企業、社區為了預防不法分子,雇些保安、發些警棍,各自為戰就夠了。而一個城市防範有組織犯罪,就需要有警察、警察和特警。那麽一個國家要預防其它國家的數字化襲擊,就不能各自解決,而是需要國家和骨乾系統統籌設計一個防空網絡。”

從去年開始,周鴻禕在很多場合一直不斷強調安全大腦的重要性。本質上,這是通過將所有的數據聯通,通過數據分析及時“看到”安全的隱患,這就屬於頂層設計的部分。

今年,周鴻禕提出了對新安全的四大認知:網絡安全是數字時代的基石;網絡安全的本質在對抗,對抗的本質在攻防兩端的能力較量;漏洞是網絡安全的戰略資源;獲得能力、積累能力、提升能力、輸出能力是安全體系建設的核心目標。所以,安全的頂層設計要依據這四大認知來進行。

在安全大腦的基礎上,針對數字孿生時代的新挑戰,360逐漸形成了一套新安全理念,具體包含了以下八大方法:大數據是看見高級威脅的基礎,所以一定要重視網絡大數據的建設;情報是打通安全體系任督二脈的關鍵,建立通訊標準聯通數據鏈,這樣才能隨時發現敵情;基礎設施是未來五到十年持續提升安全能力的載體,要著重打造基礎設施而非賣產品;安全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持續運營,不要迷信於“產品”,安全是運營出來的,不是靠一個產品能防住的;知識從對抗中來到運營中去,現在攻擊的手法太高明,只能通過行業分析去做判斷,如果沒有攻防重知識的積累,每次出來新攻擊都會束手無策;安全專家是攻防對抗的決勝因素,網絡對戰的本質是人與人的對抗;實戰是檢驗安全能力的唯一標準;標準是互聯互通協同聯防的保障。

歸納一下周鴻禕的安全四大認知、八大方法論,他其實是想告訴所有行業:安全的核心在於能力與實戰。今天網絡安全的複雜性,沒有任何企業可以靠一兩個產品當護身符、金鐘罩,只有把自己打造得更強大並且能夠不斷進化,才能抗得住各種不斷湧現的新型攻型。

戰略進化:通過安全基礎設施賦能產業真正落地

2019年,周鴻禕不僅提出了安全大腦這個新的安全理念,同時也提出了360產業賦能的發展戰略。今年在ISC大會上,他強調,360的定位是新時代的網絡安全運營商,要做的不是單一的產品,跟所有的安全廠商都不是競爭關係。周鴻禕希望把360過去15年積累的能力,賦能給政府、企業以及安全行業的同行,通過全行業攜手,形成一個真正強大的安全體系。

“去年ISC上我們講理念、講戰略,今年要通過更多的手段賦能讓產業真正落地。” 周鴻禕說道。因此360的戰略又向前進化了一步:不僅有著絕對優勢的安全大腦,也有了可以落地的載體。

在新時代的環境下,提升用戶的安全能力當然不是賣給他們零散的產品,而是幫助他們架構起安全基礎設施,提升安全能力。

其中,360以安全大腦為核心,打造了一套雲端基礎設施,通過一系列賦能服務,幫助城市、行業、企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十大安全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是可以長期投資保持不變的,可以讓客戶在這上面部署安全運營的底層架構。

比如建立“對戰的靶場”。今天客戶推出一個產品前可以放到“靶場”進行考驗、訓練,十年後有了一套新的系統,換了一批新的安全專家或是安全產品變了,一樣可以在“靶場”檢驗產品。而賣盒子和軟體等產品,在客戶端升級、淘汰都會很快,客戶需要不斷投入,還無法得到徹底的安全保障。

再比如“漏洞”是所有攻擊的入口,而漏洞又是無處不在,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城市的網絡系統,沒有一個產品可以說能夠幫助用戶堵住所有的漏洞,那麽幫助客戶建立起自己的漏洞分析平台,讓用戶擁有不斷發現漏洞的能力,這就是政企安全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

在十大基礎設施之上,通過持續化的運營,用戶就能從中獲取並積累安全能力。“簡單說,就是把360的能力雲化,全面為客戶、為同行賦能。”周鴻禕說道。

360政企安全正式成立只有一年多時間,但是此前的15年,360做的都是安全攻防這件事,相當於把15年的積累、四分之一甲子的功力全部注入360政企安全這家公司裡面。所以公司初出江湖就已經是一個武林高手,不僅有很強的業務能力,還有很高的戰略構想。

今年的ISC,讓我們看到360作為一家安全領導廠商對安全認知的迭代,也看到面對安全戰略的落實所拿出的更多具體方案。如今,360已經先後與重慶、上海、天津、青島、成都等城市簽約,為他們提供城市大腦安全解決方案。注意一下,這些都是一線、準一線大城市,他們的選擇可以代表在新安全形式下的風向標。

實際上,很多安全廠商在一些細分領域做得很深,而360在大數據和安全大腦上的積累,也是其它企業不具備的,這就需要各方的互補。

今年中國網絡安全行業依然弱小、碎片化,亟需從理念上升級,無論是政企客戶還是同行廠商,都要重新認識安全問題,攜手把安全打造成中國新基建的“基建”,讓中國的新基建可以更穩定、更牢靠,進而成為中國經濟下一階段發展的穩固基石。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風雲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