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炮製的各種炙法

中藥炮製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按中醫用藥要求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傳統方法和技術,古時又稱"炮炙"、"修事"、"修治"。藥物經炮製後,不僅可以提高藥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儲,是中醫臨床用藥的必備工序。


幾千年以來,中國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炮製方法與技術,而且也形成了一套傳統的炮製加工工具。炮製是中藥傳統製藥技術的集中體現和核心,"飲片入葯,生熟異治"是中藥的鮮明特色和一大優勢。中藥飲片炮製技術是中國所特有的,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藥炮製歷史久遠,相傳起源於神農時代。遠古時候,人們為使藥物清潔和服用方便,採取了洗凈、劈塊等簡單的加工方法,這就是中藥最早的炮製。當人類發現火以後,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啟示,便用火來加工藥物,因此對藥物的毒性降低和調整藥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到了夏禹時代,由於釀酒的出現,為以後的酒製開闢了廣闊的路線,後來出現的鹽製、醋製、蜜炙等炮製方法,更豐富了中藥的炮製內容,且較好地適應了臨床的需要。


中藥炮製的發展大約可分為四個時期:春秋戰國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藥炮製技術的起始和形成時期;金元、明時期(公元1280年至1644年)是炮製理論的形成時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是炮製品種和技術的擴大應用時期;現代(1912年以後)是炮製振興、發展時期。


中藥的炮製前人稱為炮炙。但"炮炙"二字僅代表了中藥整個加工處理技術中的兩種火處理的方法,並不能概括其他中藥炮製方法。為了保存古代炮炙的原意,又能更確切地反映整個中藥處理技術,現統稱為炮製。其中"炮"字代表各種與火有關的加工處理技術,而"製"字則代表各種更廣泛的加工處理技術。


中藥炮製的文字記載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在現存的我國第一部醫書《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治半夏"即是炮製過的半夏。到了漢代,炮製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煆、炮、煉、煮沸、火熬、燒、研、挫、搗、酒洗、酒浸、酒蒸、苦酒煮、水浸、湯洗、刮皮、去核、去足翅、去毛等等。同時,炮製理論也開始創立。如當時問世的中國第一部葯書《神農本草經》序中寫道:"葯……有毒無毒,陰乾暴乾,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記述了一百餘種藥物的炮製,他也認為藥物"有鬚根去莖,有須皮去肉,或須肉去皮,又須花去實,須燒、煉、炮、炙,依方煉采。治削,極令凈潔。"由此可知,在漢代,人們對中藥炮製的目的和意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南北朝時期,我國第一部炮製專著《雷公炮炙論》問世。該書記載了300種藥物的炮製方法與技術,在總結前人炮製技術的基礎上,又將整個中藥炮製的技術水準大大提高。其中所列的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炮、煆、浸、飛等。其中蒸又分為清蒸、酒浸蒸、葯汁蒸;煮分為鹽水煮、甘草水煮、黑豆汁煮;炙分為蜜炙、酥蜜炙、豬脂炙、葯汁塗炙;浸分為鹽水浸、蜜水浸、米泔水浸、漿水浸、葯汁浸、酒浸、醋浸等,為臨床用藥的炮製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寶貴經驗,其中的許多炮製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中藥炮製技術


在科學文化較發達的唐代,中藥炮製更為人們所重視。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諸經方用藥,所有熬煉節度皆腳註之,今方則不然,於此篇具條之,更不煩方下別注也。"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中國的第一部國家藥典,標示有藥物炮製的方法,是炮製技術受到政府保護的開端。書中收載了很多炮製方法,如煨、燔、作櫱、作豉、作大豆黃卷等,並記載了玉石玉屑、丹砂、雲母、石鐘乳、礬石、硝石等礦物類葯的炮製方法。


中藥的炮製在宋代發展較快,宋政府頒行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設有炮製技術專章,提出對藥物要"依法炮製"、"修製合度",將炮製列為法定的製藥技術,對保證藥品的品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金元時代,中藥炮製的發展較為突出的是理論研究。如王好古在《湯液本草》中引用東垣用藥:"黃芩、黃連……病在頭面及手梢皮膚者,須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騰也;咽之下,臍之上,須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黃須煨,恐寒則損胃氣,至於川烏、附子須炮以製毒也。""當歸酒洗取發之意,大黃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經"等,均為有關中藥炮製理論的重要論述。


中藥的炮製在明代發展較為全面。在理論方面,陳嘉漠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統地論述了若乾炮製輔料的作用原理,如酒製升提,薑製發散,入鹽走腎臟軟堅,醋製入肝經止痛,米泔製去燥性和中,乳製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炙甘緩難化、增益元陽,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製曝,並解毒至令平和……他還明確地指出中藥的效應貴在炮製。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設有炮製專項,繆希雍的《炮炙大法》,總結中藥炮製大法17種。


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集諸家之大成,在《本草綱目》高職列了"修製"一項,收載了各家之法。對有些炮製方法,還結合中醫理論加以探討。繼之,繆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論》的基礎上,增加了當時常用的炮製方法,在自己的著作《炮炙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


清代專論炮製的書籍首推《修事指南》,是由張仲岩將歷代各家有關的炮製記載綜合歸納而成。該書詳細記載了232種炮製方法,系統地敘述了各種炮製方法,條目清晰,較為醒目。


目前,全國專門從事炮製工作的只有近百人。中藥炮製技術處於萎縮的瀕危狀況。由於"現代"用藥方法趨於"常規化",傳統的"一方一法"的用藥模式已不復存在,許多特殊而又可產生特效的傳統炮製技術逐漸被遺忘。現存為數不多的身懷絕技的炮製老葯工對於自己經過長期工作總結出來的炮製方法秘而不宣,傳統的炮製技術面臨衰退甚至失傳的局面。相關部門對炮製技術的繼承和保護還不夠重視,在繼承和保護方面未採取具體措施,所以,中藥的炮製技術亟待得到保護。


將凈選或切製後的藥物,加入一定量的液體輔料拌炒的炮製方法稱炙法。根據所加輔料不同,分為酒炙、醋炙、鹽炙、薑炙、蜜炙和油炙6種方法。炙法均用液體輔料,鹽、生薑等需製成鹽水和薑汁方可應用。要求輔料滲入藥物內部,其加熱溫度比炒法低,多用文火,炒製時間較長,以藥物炒乾為宜。


一、各類炙法的目的


(一)酒炙目的


(1)改變藥性,引葯上行——大黃、黃連、黃柏等。


(2)增強活血通絡作用——當歸、川芎、桑枝等。


(3)矯臭去腥——烏梢蛇、蘄蛇、紫河車等。


酒洗當歸是當歸其中的一種炮製方法。藥材用水或液體輔料處理的方法稱為水製法。常用的水製法有淘、洗、浸、潤、漂、水飛等幾種。如當歸,炮製時揀去雜質,搶水洗凈,撈起,濾去水分,稍涼,每斤用白酒一兩加適量水,均勻噴上蓋嚴,潤透,切片,曬乾。目的是清潔藥物,便於切片和製劑。而酒洗,可以增強活血散瘀作用。酒又有黃酒、白酒之分,均可供製藥用。酒性味苦甘辛大熱,能升提藥力,通經活絡,多用於製行上焦及通經絡藥物,如:酒炒黃芩、酒洗當歸。當歸的炮製方法很多,功能各異。若取其止血,則炒炭,將鍋燒熱,投入藥片炒至微黑色,取出放地下攤冷。若取其健脾止瀉,則用土炒,每斤藥片用黃土粉4兩,投入鍋內炒熱,再將藥片放鍋內拌炒,至黃色,取出篩去土,攤冷收藏。若取其活血散瘀,則用酒炒,每斤藥片用酒2兩,撒入葯內拌勻,稍潤片刻、投入鍋內炒至微黃色。或用酒洗,如前所述。


(二)醋炙目的


(1)引葯入肝,增強活血止痛作用 ——乳香、沒藥、三棱、莪術等,經醋炙後可增強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經醋炙後能增強疏肝止痛作用。


(2)降低毒性,緩和瀉下作用——大戟、甘遂、芫花、商陸等。


(3)矯臭矯味——五靈脂、乳香、沒藥等。


(三)鹽炙目的


(1)引葯下行,增強療效 強補肝腎的作用——杜腫、 巴戟天、韭菜子。增強理氣療疝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增強縮小便和固精作用——益智仁。


(2)增強滋陰降火作用 ——知母、黃柏等。


(四)薑炙目的


(1)製其寒性,增強和胃止嘔作用 如黃連薑炙可製其過於苦寒之性。免傷脾陽,並增強止嘔作用。薑炙竹茹則可增強止嘔功效。


(2)緩和對咽喉的刺激性,增強寬中和胃功效,如厚樸。


(五)蜜炙目的


(1)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 ——百部、、枇杷葉、馬兜鈴、款冬花、紫菀、麻黃等。


(2)增強補脾益氣作用 ——黃芪、甘草、黨參等。


(3)緩和藥性——麻黃、桂枝、升麻等。


(4)矯味和消除副作用——馬兜鈴、百部等。


(六)油炙目的


(1)增強溫腎助陽作用——淫羊藿。


(2)利於粉碎——豹骨、三七、蛤蚧。


二、各類炙法的操作方法


(一)酒炙、醋炙、鹽炙、蜜炙的操作方法均有兩種,即先拌輔料後炒葯和先炒葯後加輔料。


第一種方法適用於一般性的藥材,需通過先加輔料拌勻悶潤的過程使液體輔料被藥物所吸盡,然後置鍋內炒至所需程度。


第二種方法適用於特殊的藥物,需特別記憶。


(1)先炒葯後加酒。此法僅用於質地疏鬆且加酒後易發粘的藥物,如五靈脂。


(2)先炒葯後加醋。此法多用於樹脂類、動物糞便類藥物,如五靈脂、乳香、沒藥。


(3)先炒葯後加鹽水。用於含粘液質較多的藥物。如車前子、知母等。


(4)先炒葯後加蜜。用於藥物質地緻密者,如百合。


(二)薑炙法的操作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將藥物與一定量的薑汁拌勻,放置悶潤,使薑汁逐漸滲入藥物內部,然後置炒製容器內,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涼。另一種是將藥物與薑汁拌勻,待薑汁被吸盡後,進行乾燥。


(三)油炙的操作方法通常有油炒(如淫羊藿)、油炸(如豹骨、三七)和油脂塗酥烘烤(如蛤蚧)。


三、各類炙法的輔料用量


酒炙葯除蟾酥用白酒外均以黃酒為主,一般為每100kg藥物,用黃酒10~20kg。醋炙時醋的用量一般為藥物每100kg,用醋20~30kg,最多不超過50kg。鹽炙時鹽的用量通常是每100kg藥物,用食鹽2kg。 加水溶化食鹽時,一般以食鹽量的4~5倍為宜。薑炙時生薑的用量一般為每100kg藥物,用生薑10kg,或用乾薑3kg。羊脂油炙淫羊藿輔料用量為20%。


蜜炙用煉蜜,用量視藥物性質而定,一般質地疏鬆,纖維多的藥物用蜜量宜大,品質堅實,粘性較強,油分較多的藥物用蜜量宜小。如百合為5kg/100kg,百部為12.5kg/100kg,桂枝為15kg/100kg,每100kg枇杷葉絲,用煉蜜20kg。等,通常為每100kg藥物,用煉蜜25kg。注意:一般用量和特殊用量均必須記憶。如黃連酒炙、薑炙和吳萸炙的輔料用量。


四、各類炙法的注意事項


易揮發的輔料和藥物拌勻酒拌潤時,容器應加蓋,以促使輔料滲入藥物組織內部,防輔料揮發;若酒、醋的用量較少,不易拌勻藥物時,可加適量水稀釋;若蜜加水則應加開水稀釋;炙葯一般用文火,勤翻動,但鹽炙杜仲用中火;一般炙葯應炒至近乾,顏色加深時,取出,晾涼,但杜仲的傳統的炮製要求是中火炒至斷絲而不焦,蜜炙則炒至藥物不粘手;先炒葯後加輔料時,應邊炒葯邊加輔料拌炒,以炒製均勻。


蜜炙的注意事項有多種:


(1)煉蜜用開水稀釋,加水量約為煉蜜量的1/3~1/2,以蜜汁能與藥物拌勻而又無剩餘的蜜液為宜,悶潤適當時間,使蜜汁逐步滲入葯內。炙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攤涼。


(2)蜜炙時,火力要小,以免焦化,炙的時間可稍長,要盡量將水分除去避免發霉。


(3)蜜炙藥物須涼後密閉貯存,以免吸潮發粘或發酵變質;貯存的環境除應通風乾燥外,還應置陰涼處,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五、具體藥物舉例


(一)大黃


(1)應知道該葯有哪些炮製品種,如大黃有大黃、酒大黃、熟大黃(清蒸或酒燉)、大黃炭、醋大黃、清寧片(由酒和蜜製成)。


(2)要掌握各品種採用什麼方法炮製,如酒大黃酒炙、大黃炭炒炭、醋大黃醋炙等,並要注意熟大黃既可清蒸又可酒燉,清寧片由酒和蜜兩種輔料經加工炮製而成。酒大黃和熟大黃均用黃酒,但用量不同,每100kg藥物,酒炙用酒10 kg,酒燉用酒30kg。


(3)需掌握各規格的炮製作用及臨床應用特點,如生大黃瀉下作用峻烈;酒大黃瀉下作用稍緩,以清上焦實熱為主;熟大黃瀉下作用緩和,減輕腹痛之副作用,並增強活血祛瘀之功;大黃炭瀉下作用極微並有止血作用;醋大黃以消瘀為主;清寧片瀉下作用緩和,具緩瀉而不傷氣,逐瘀而不敗正之功,用於年老、體弱及久病患者。


(4)與炮製後毒性的降低、藥性的緩和、藥效的增加等有關的現代研究內容需要掌握。如大黃瀉下作用減輕是因結合性蒽醌和二酮衍生物含量下降所致。


(二)麻黃


有麻黃、蜜麻黃、麻黃絨和蜜麻黃絨。生麻黃髮汗解表和利尿消腫能力強,多用於風寒表實證,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炙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以宣肺平喘力勝,多用於表證較輕,而肺氣壅閉,咳嗽氣喘較重的患者;麻黃絨作用緩和,適於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用法與麻黃相似,蜜麻黃絨作用更緩和,適於表症已解而咳嗽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麻黃經炮製後揮髮油含量顯著降低,但具有平喘作用的L-α-萜品烯醇,四甲基吡嗪,石竹烯及具有鎮咳祛痰、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檸檬烯,芳樟醇含量增高。從而進一步說明麻黃炙後發汗作用降低,而平喘作用增強的傳統經驗。


注意:


其他單味葯均應按照此方法,將這四種需掌握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和記憶。若現代研究內容不能說明藥效的變化則了解即可。但需注意該葯的藥效成分和毒性成分是否清楚,清楚的也應記憶,如甘遂的毒性成分是巨大戟二萜醇類化合物。還要知道若是有效成分,炮製時應如何避免損失,如黃柏水處理要少泡多潤,乾燥要陰乾或低溫烘乾,不宜曝曬,防止小檗鹼損失。


中藥炮製的蜜炙法


一、蜜的特徵與作用


蜜有黃白之分。北方的蜜水分少,較濃稠;南方的蜜水分多,較稀薄。夏季蜜如清油狀,半透明,有光澤;冬季呈半固體狀,伴有淡黃色魚卵狀顆粒,或如煉豬油狀。氣芳香,味甜。蜜除了營養豐富,能防病抗衰老、延年益壽外,還有鎮咳、緩下、潤燥、解毒、矯味等作用。


二、蜜的分類


1.春蜜較多是洋槐、油菜、桃花、紫雲英等花蜜,色淡黃白,黏度大,氣清香,味甜,品質較好。


2.伏蜜較多是棗花、葵花、瓜類等花蜜,色多淡黃或深黃至琥珀色,黏稠度大,細膩,氣清香,味甜,品質較次。


3.秋蜜較多是棉花、蕎麥花等花蜜,呈琥珀色至暗棕色,氣微臭,味稍酸,品質差。


三、煉蜜的種類


蜂蜜雖言性平,實則生用性偏涼,能清熱解毒;熟則性偏溫,以補脾氣、潤肺燥之力勝。《醫學校正入門》指出:「蜜炙性溫,健脾胃和中……補三焦元氣。」故蜜炙法所用的蜂蜜都要先加熱煉過。其方法是:將蜂蜜置鍋內,加熱至徐徐沸騰後,改用文火,保持微沸,併除去泡沫及上浮蠟質,然後用羅篩或紗布濾去死蜂、雜質,再傾入鍋內,加熱至116~118℃,滿鍋起魚眼泡,用手撚之有粘性,兩指間尚無長白絲出現時,迅速出鍋。煉蜜的含水量控制在10%~13%為宜。加熱時注意蜂蜜沸騰外溢或焦化,當蜜液微沸時,及時用杓上下攪動,防止外溢。


(二)蜜炙常用的操作方法


1.先拌蜜後炒 先取一定量的煉蜜,加適量開水衡釋,與藥物拌勻,放置悶潤,使蜜逐漸滲入藥物組織內部,然後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顏色加深、不粘手時,取出攤晾,涼後及時收貯。


2.先炒葯後加蜜 先將藥物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顏色加深時,再加入一定量的煉蜜,迅速翻動,使蜜與藥物拌勻,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攤晾,涼後及時收貯。


一般藥物都用第一種方法炮製。但有的藥物質地緻密,蜜不易被吸收,這時就應採用第二種方法處理,先除去部分水分,並使質地略變酥脆,則蜜就較易被吸收。


煉蜜的用量視藥物的性質而定。一般質地疏鬆、纖維多的藥物用蜜量宜大;質地堅實,粘性較強,油分較多的藥物用蜜量宜小。通常為藥物每100kg,用煉蜜25kg。


蜂蜜在煉製過程中,要產生炮沫,此泡沫從古至今多棄之不用。泡沫的量一般佔總煉蜜量的7%左右。通過對兩者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結果表明,泡沫和煉蜜成分基本一致。兩者均含總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氨基酸、有機酸、花粉粒等。花粉粒煉蜜含量較多,水分含量和還原糖含量煉蜜稍高於蜜泡沫。


蜜製飲片,加蜜量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研究飲片的蜜用量檢測方法,有利於保證蜜炙時加入規定的煉蜜量,對統一和提高飲片品質有重意義。通過對部分蜜炙飲片的研究,結果表明,蜜炙品比生品增加的還原糖含量,隨炮製時加蜜量的增加而依次增加。蜜炙品中相對蜜含量與炮製實際加蜜量之間,具有極顯著的線性相關性。故可用酒石酸銅法測定蜜炙飲片還原糖含量來了解炮製時的加蜜量。並可對不同藥物的蜜炙品建立不同的經驗公式(回歸方程)進行計算。


注意事項


(1)煉蜜進,火力不宜過大,以溢出鍋外或焦化。此外,若蜂蜜過於濃稠,可加適量開水稀釋。


(2)蜜炙藥物所用的煉蜜不宜過多老,否則粘性太強,不易與藥物拌勻。


(3)煉蜜用開水稀釋時,要嚴格控制水量(約煉蜜量的1/3~1/2),以蜜汁能與藥物拌勻而又無剩餘的蜜液為宜。若加水量過多,則藥物過濕,不易炒乾,成品容易發霉。


(4)生產量較大時,藥物拌蜜後宜悶潤4~5小時,使蜜汁逐步滲入葯內,其成品品質較佳。


(5)蜜炙時,火力一定要小,以免焦化。炙的時間可稍長,要盡量將水分除去,避免發霉。


(6)蜜炙藥物須涼後蜜閉貯存,以免吸潮發粘或發酵變質;貯存的環境除應通風乾燥外,還應置陰涼處,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煉蜜方法


要炮製「炙甘草」之前要先煉蜜。


所謂的煉蜜,首先當然先挑選好蜜,現在市面上所賣的,大都是龍眼蜜,所以若是沒有百花蜜,我仍選用龍眼蜜。將龍眼蜜倒入大鍋中,以小火慢慢的熬煮,熬的時間至起魚眼泡即可,有些會超過半個小時,等蜜慢慢變濃稠時,先準備一碗常溫水與一支筷子,將筷子沾一下濃稠的蜜,再把蜜滴入常溫水裡,此時的「這一滴蜜」在碗裡若呈現水珠狀,則煉蜜完成囉﹗


煉蜜後,我先關火,將三斤的生甘草倒進去攪拌均勻後,再開小火慢慢的攪拌。直至蜜完全煨進甘草裡,「炙甘草」即告完成了,炮製後的「炙甘草」是不黏手的喔。


蜜分別有三種


1.嫩蜜:將生蜜加熱到105~115℃,含水量在20%以上,色澤無明顯變化,稍有黏性,取出用3~4號篩網濾過即得,其目的是去其雜質,破壞酶類,殺死微生物,便於存放。


2.中蜜:將蜜加熱至116~119℃,含水量約10%~13%,淡黃色,有黏性。


3.老蜜:將蜜加熱到119~122℃,含水量在4%以下,紅棕色,黏性強。


四、蜜炙的方法


1.葯蜜同時拌炒炙法:將煉蜜加適量的開水稀釋,拌入藥物待蜜液吸透,置熱鍋中不斷炒至深黃色,以疏鬆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


2.先下蜜後投藥拌炒炙法:將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後置鍋中,待蜜液燒沸後投入藥物拌炒均勻,炒至液乾呈深黃色而疏鬆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


3.先下藥後入蜜液拌炒炙法:將藥物投入鍋中炒熱後,放入適量開水稀釋的煉蜜液拌炒,炒至深黃色而疏鬆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


以上三種方法可根據所炙葯的藥性和所要達到的目的而分別採用。


五、蜜炙藥物的作用


蜜炙不同的藥物其作用也有差異,這與藥物性能和所含的成分不同有關,如甘草蜜炙(葯100kg,煉蜜25kg)後可增強補氣和中的作用;黃芪蜜炙(葯 100kg,煉蜜25kg)後可增強溫肺潤燥的作用;麻黃蜜炙(葯100kg,煉蜜20kg)後,減弱了發汗之力而增強了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和表症已解而喘咳未愈的患者;百部蜜炙(葯100kg,煉蜜13kg)後藥性變緩和,並增強了溫肺潤燥的作用,多用於肺燥咳嗽的患者;款冬花蜜炙(葯 100kg,煉蜜25kg)後,一方面可以破壞其分解甙類的酶,增強甙類之穩定性,有利於藥效保存,另一方面可增加甙元的溶解度,幫助促進吸收,同時還能增強其潤肺鎮咳的作用。


六、蜜炙注意事項


1.煉蜜一般指的是嫩蜜,加水量一般是蜜的1/3或1/2,根據藥物的質地和季節,可靈活掌握。


2.氣象好(北風天)就放些水,氣象不好就不用放水(個人認為)。放蜜多少是靠經驗,多點少點問題不大,標準是不沾手(放水的一般都不怎麼沾)。先放蜜,讓它滾燙起泡,再放葯。先大火,後小火。時間?那也是經驗---變色---感覺熟了就得。不用潤。炙葯前應核準葯與蜜的數量比例,炙炒時先應用中火炒至藥物淺黃色後再用文火炒炙,如出現蜜粘鍋而糊焦時應馬上將焦糊的蜜用凈布擦乾淨,以保證炙葯的品質。 中藥 與蜂蜜比例個人認為可用5:1


3.蜜炙的藥物應裝瓷缸中蓋嚴,置低溫乾燥之處防潮,並注意防止發霉生蟲。


炮製工藝現代研究


炮製設備改進的研究梅其秋介紹的一種蜜炙方法為:先將蜂蜜置鍋中煉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甘草片拌炒均勻,3~5 min,出鍋,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該法所得蜜炙甘草不易焦糊,質佳。


蜜炙甘草的用蜜量,《中國藥典》規定 25%,《廣東省炮製規範》規定50%。但王維珍等對甘草等5種蜜炙中藥飲片進行對比實驗,結果:30%用蜜量的炙甘草的外觀品質比25%用蜜量的炙甘草好。比較不同用蜜量甘草貯存時間效果觀察,結果說明春季炮製炙甘草的最佳用蜜量為80%。羅峭林介紹蜜炙甘草時加入12.5%的米酒同製,成品顏色金黃,不粘手,有光澤,藥材內部也呈黃色,具濃鬱蜜香味,密封條件下存放3個月,不變質發霉。莊林祥用25%蜜, 5%黃酒同製甘草,與傳統法炙甘草比較霉變實驗,結果傳統法炙甘草12 d霉變,酒蜜同製法20 d霉變,耐於儲存。


中藥炮製的酒炙


中藥炮製輔料-酒,傳統採用黃酒,以紹興黃酒為最佳。黃酒是用糯米、酒藥、紅曲和水為原料,經釀造而成的發酵酒,為淡黃色澄明液體,味醇氣香。黃酒一般含乙醇16.71%,並含有麥芽糖、葡萄糖以及琥珀酸、乳酸、氨基酸、酯類、醛類等。有些地區亦用白酒作炮製輔料。白酒是用糧食加曲釀製而成,為白色透明液體,氣味芳香。白酒一般含乙醇50%~70%,以及高級醇類、脂肪酸類、醛類、少量揮發酸和不揮發酸等。


酒,性溫,味甘苦辛,有毒,入心肝肺胃經,功能通血脈,禦寒氣,行葯勢,可治療風寒痹痛、筋脈攣急、胸痹、心腹冷痛等。


酒用於輔助治療疾病,可上溯至5 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至漢代,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有用酒製藥的記載:「藥性有……宜水煎者,宜酒漬者,宜煎膏者。」具體品種記載有「蟲胃皮,酒者殺之。」至唐代,酒製得到進一步發展。宋代,酒製法已被廣泛運用。一直沿用至今。目前,有一些基層醫藥部門,存在著該炮製不炮製,該加輔料不加輔料等現象。如:川牛膝、當歸、丹參、常山、龍膽草、白花蛇,應酒製而生用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影響藥品品質和用藥安全有效性。現根據自己從事中藥工作40年的實踐,談談酒製法。


1酒製法的歷史回顧


我國具有數千年文明歷史。先民們在自然界中,發現了水果發酵酒,逐步運用酒來養生保健和治療疾病。如:《蓬櫳夜話》雲:「黃山多猿猱,春夏採花於石窪中,醞釀成酒,聞數百步。」至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時,釀酒就開始了。至龍山文化時,酒已用於醫療方面。秦漢之際,酒已用於製藥酒和製藥來增強治療效果。我國最早本草專著《神農本草經》已記載「宜酒漬者,宜水煮者。」我國第一部炮製專著,雷撰《雷公炮炙論》中已記載用酒作輔料炮炙藥材,方法有酒蒸、酒漬、酒煆淬、酒煮等。酒製品種已達38種。


到了唐代,用酒作輔料炮製藥材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製法已增加到10多種。至宋代,藥物炮製方面,炮製方法發展更快,酒製法的應用更加廣泛,方法也日臻完善。《太平聖惠方》雲:「天南星,一兩,用酒一升微火煮令酒盡,取出切,暴乾」「磁石,酒淬七遍細研。」酒製品種增加到30多種。酒製方法也在上代基礎上增加,酒煆淬、酒刷製等。至明清時代,酒製品種增加到267種,炮製理論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高。陳嘉謨《本草蒙荃》雲:「酒製升提,薑製發散……」但炮製方法仍沿用歷代。現代,酒製方法以酒炒製、酒蒸製為主,亦用酒煮製、酒燉製、酒浸漬、酒煆淬、酒潤切製等方法。《江蘇省中藥材飲片炮製規範》1992年版中,酒製品種26個,方法有酒炒、酒蒸、酒燉、酒煆淬、酒潤切製等。《全國中藥炮製規範》1988年版,收載酒製品種36個,其中,酒炒製23種,酒拌蒸(燉)製8種,酒淬製三種,酒煮、酒浸漬、酒潤切製各1種。


綜上所述,隨著歷史前進,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酒作為輔料炮製藥材的方法和理論也在不斷地深化、提高和完善。


2酒製法的目的


酒製理論始於唐代,發展於宋代,總結提高在明清時代。如:唐*昝殷撰《經效產寶》雲:「鹿角,澆令赤,酒中淬之,冷又燒之。更淬,以角碎為度。」宋*陳自明原著,明*薛立齋校注的《校注婦人良方》雲:「薛之用白芍,多用酒拌炒,因白芍之性味酸寒……凡屬脾胃虛寒而色痿黃者,亦宜酒炒之。」明*傅仁宇《審視瑤函》雲:「芩連、知柏之類,製之必以酒炒,庶免寒潤泄瀉之患。」清*張仲岩《修事指南》雲:「凡酒製升提。」他們都從不同的側面說明酒製的目的和作用。酒製的目的體現了中醫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的基本理論,是在醫療實踐中不斷總結出來的。下面從四個方面談談酒製法的目的。


2.1引葯上行:臨床常用的一些苦寒葯,其性沉降,常用於清中、下焦濕熱。如黃芩、黃柏、黃連、大黃等,經酒製後,緩和苦寒之性,借酒上行之力,引葯上行,酒炒後清上焦邪熱。故有「酒製升提」之說。


2.2增強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酒是良好的有機溶媒,藥物的有效成分脂類、揮髮油、甙類及部分生物鹼,在酒中易於溶解。如:酒炒白芍,白芍所含主要成分白芍甙,在水煎劑中大量增加,提高了藥物的療效。


2.3增強活血通絡作用:酒性「大熱」能「通脈」「升騰行竄」,用於製藥能起協同作用,增強療效。如:當歸、川芎、白芍、白花蛇等活血化瘀藥物,一般多用酒製。


2.4矯臭矯味的作用:一些具有腥味的藥物,如烏梢蛇、地龍等,經酒製後,其所含三甲胺和乙醇結合後,三甲胺隨乙醇揮發,降低藥物腥臭味,便於服用。


3酒製操作方法


歷代用酒作輔料炮製藥物的方法有炒、漬、煮、蒸、燉、炙、拌、淘、洗、煎、刷、焙、製等,真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隨著歷史的前進,好多製法已不適用,而有些製法雷同。《全國中藥炮製規範》對酒製法進行了歸納總結。現就目前最常用的酒炒製、酒燉製、酒煆淬的操作法,談談粗淺體會。


3.1酒炒製:需根據藥材的不同質地,分為先拌酒後炒和先炒隨拌酒兩法。酒的用量為每100 kg凈藥材用黃酒10~20 kg。


3.1.1先拌酒後炒法:取凈藥材置適當容器內,噴淋定量黃酒,悶潤。待黃酒被藥材吸盡,全部滲入藥材組織內部後,置炒葯鍋內,用文火炒製嗅到藥物固有香氣為度。取出涼透備用。


3.1.2先炒隨拌酒法:取凈藥材置炒葯鍋內,用文火加熱,並以鐵鏟不斷翻動,使藥材均勻受熱,至藥材熱透時,即在藥材上噴淋定量黃酒,邊噴淋,邊拌炒,至黃酒被藥材全部吸收,並嗅到藥材固有香氣為度。取出,涼透備用。需酒炒製的藥材有白芍、川芎、當歸、丹參、大黃、黃芩、烏梢蛇等。


3.2酒燉法:酒燉法的黃酒用量每100 kg凈藥材用黃酒20~50 kg。取凈藥材,用定量黃酒拌勻,靜置,待黃酒被藥材全部吸盡後,置燉藥罐內,密閉。隔水加熱或用蒸氣加熱8~12 h,悶12 h,取出,曬至外皮稍乾時,切厚片,乾燥備用。需酒燉製的藥材有黃精、熟地黃等。


3.3酒煆淬:黃酒用量為每100 kg凈藥材用黃酒20 kg。將凈藥材打成小塊,置坩鍋內於無煙的爐火中或直接置爐火鐵板上,用火(約300~700℃)燒至紅透 ,取出,立即倒入定量黃酒的容器內,淬約5~10 min。至酥脆時,瀝去黃酒,曬乾備用。需酒煆淬的藥材有陽起石、陰起石等。


酒製法的歷史悠久,是中藥炮製的重要方法之一。藥材經酒製後,可改變藥物性能,引葯上行,能增強藥物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增強活血通絡作用及矯臭矯味作用。其炮製作用不容置疑。因此,我們必須根據《中國藥典》、《全國中藥炮製規範》的規定進行操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