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跑步的時候會頭痛?

最讓跑者困擾的就是,跑步五分鐘,頭痛半小時。

跑步中的頭痛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可能是熱身沒做好,身體還沒適應環境。

也可能是呼吸方式不良,肩頸肌肉參與呼吸過多,導致疼痛發散到頭部。

Photo via Right Brain Media Blog

最近全國都陷入了燒烤模式,別說跑步,出去走一圈就已經滿身大汗。

跑者的同學們可能會因為脫水的問題,導致頭痛。

盡量在一天中較涼爽的時間跑步(通常在太陽升起地平線之前的清晨)。如果感覺太熱了,可以適量在頭上倒些水降溫。

如果你在早上跑步,需要確保前一天已經充分補水。如果早上跑步、頭痛,可能是因為身體補水不足,或者因攝入酒精、鹽分攝入過多導致。在跑步前一天飲用好的運動型飲料,會有助於保持體液水準、加足電解質。

Photo via Carlos

剛開始跑步的時候,一定不要太快。

在身體還沒有到最佳水準的時候,太快的速度也可能會導致頭痛的問題。

Photo via Flipboard

如果你平時大約跑10公里,突然加量到20公里,可能就會導致身體壓力過大,從而引發頭痛。

增加跑量時,可以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比較穩妥的方法是:不要讓增加的裡程超過最近一次跑步的15%。

跑前30~60分鐘,如果沒有進食,有可能會導致體內血糖水準過低。

有些跑者會因為喝了咖啡導致頭痛,有些跑者會因為沒喝咖啡導致頭痛,這裡的研究情況還不是非常明確。總之,保證體內血糖水準正常是第一步。

Photo via Pinterest

許多跑者在跑後會出現肌肉緊張的現象,尤其是頸部、肩部以及上背部的肌肉,這是因為很多跑者忽視了這些地方的肌肉鍛煉,造成肌肉張力較差引起動脈性疼痛。

平時應該加強頸部、肩部以及上背部的肌肉的鍛煉,以及全身柔韌性與協調性的鍛煉。

Photo via quanjing.com

跑步會使身體發熱,導致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一旦停止下來,這種快速的血液流動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壓力,從而對腦部的神經產生一定的壓迫引起頭痛。

激烈運動時,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如果突然停下來,此時血液主要在腰以下部位的血管內,因而導致血壓下降,嚴重者會令心臟血液太少而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研究顯示:血壓下降時體內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最高時會增加10倍,而腎上腺素會令血管收縮,從而使血壓上升。對有些人來說,腎上腺素分泌量太多還會使心臟中毒而引起心臟病。

所以跑步結束後,不要立刻停下來,例如坐下或者躺下。可以慢慢的走一會,讓身體平緩下來之後再好好休息。

·

·

·

和奧運教練學習不受傷的跑步技術

來姿勢跑法教練認證課!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