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年要把兩大韓國巨頭拉下馬!國產螢幕上位之路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雲鵬

最近,京東方OLED螢幕送測蘋果,或將超越LGD成為蘋果iPhone螢幕第二大供應商的消息刷爆科技圈。

最終供應鏈傳出消息,京東方送測的OLED螢幕未能通過蘋果iPhone 12的螢幕測試。國產螢幕與蘋果的這次牽手未能如願,但國產OLED螢幕卻第一次拿到了能與全球一線OLED螢幕巨頭同台競技的資格。

據Sigmaintell數據顯示,在2019年智能手機AMOLED螢幕市場中,大陸面板出貨量達到了5500萬片,同比增長165%,市場佔比來到了12%。雖然12%並不多,但相比2018年三星一人吃去九成以上市場來說,提升還是肉眼可見的。

有業內專家預測,2020年中國OLED螢幕將在全球市場中佔據28%的份額,2023年中國將超越韓國成為OLED賽道的最大玩家。今年,無疑將是國產OLED螢幕的發展的關鍵之年。當然,我們也能看到三星等一線巨頭在技術水準、產能上的顯著優勢。國產OLED螢幕的全面翻身,任重而道遠。

與韓國巨頭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這些年中國廠商又是如何在被三星、LGD近乎壟斷的AMOLED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的?OLED螢幕從“萬元機”落地“千元機”,清一色三星屏的高端旗艦逐漸接納國產OLED螢幕。取代韓國,摘得OLED桂冠,我們的底氣究竟在哪裡?

一、國產OLED仍處“初級”階段,產業鏈上遊薄弱

在各家智能手機廠商發布會上,凡是對螢幕素質著重宣傳的,幾乎都採用的是三星OLED螢幕,華為的P40 Pro採用多家螢幕供應商,本身無可厚非,但由於國內供應商螢幕與三星螢幕在觀看體驗上存在一定差異,在近距離觀看時略有“果粒感”,遭到了一些消費者的“吐槽”。

的確,在目前高刷新率、高分辨率盛行的智能手機市場中,三星OLED螢幕似乎成了唯一選擇。傳統LCD螢幕由於本身螢幕響應時間較慢,在高刷新率下會出現一定的“拖影”現象。

OLED螢幕雖然可以解決拖影問題,但是三星佔據了目前螢幕像素排列方式中顯示效果最佳的“鑽石排列”,並且通過專利進行保護。所以國產螢幕在像素排列上就有著先天“劣勢”。螢幕像素只有紅、綠、藍三種顏色,一旦最佳排列方式被找到,很難有新的突破點。

另外,三星從2006年開始,十多年來在OLED螢幕領域積累的技術,也讓他們的OLED螢幕技術有著別人“學不來”的特點。比如在峰值亮度、對比度、顯示穩定度方面,三星OLED螢幕仍然有著較大優勢。

除了普通消費者能夠感知的差異,國內OLED螢幕廠商在技術水準、生產力上相較三星也有一定落後。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產AMOLED面板在良率、顯示性能、產品可靠性等方面還有待提升,比如目前三星柔性OLED螢幕的良率可達80-90%,而國內頭部廠商硬性OLED螢幕的良率僅在70-80%左右。要知道,柔性螢幕的工藝難度要遠超硬性螢幕。

國內某頭部廠商相關負責人說, AMOLED技術其實門檻很高,國內面板廠商的AMOLED技術和國內AMOLED產業鏈都還處於成長期,產能和良率的穩定釋放還需要一定時間。目前國內OLED產業整體還處於良率爬坡期,規模較小、產能相對較低,並且產品技術門檻普遍不高。

的確,雖然目前國產OLED螢幕的應用似乎呈現爆發態勢,但是從整個OLED螢幕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嚴重缺失。

簡單來說,有機發光材料和生產設備是OLED螢幕生產中最主要的成本所在,屬於鏈條上遊。而國內OLED行業的投資主要集中於下遊面板的製造,例如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深天馬等主流廠商均處於產業中遊,是主要的面板製造商。

上遊的材料與設備領域無疑是國內OLED產業發展的短板。

二、差距從何而來,三星憑什麽這麽厲害?

其實國內頭部廠商都十分清楚自己的短板所在,但他們也是有苦說不出,很多時候,在某些關鍵技術上被“卡脖子”,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而他們與三星之間的差距,也在技術的不斷迭代中被漸漸拉開。

OLED是“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簡稱,正如它的名字,OLED本身是一種主動式發光器件, 簡單來說,OLED中比較重要的是陽極、陰極和發光層,在電場作用下,兩極產生的物質會在發光層中相遇並依據配方不同,產生紅、綠、藍這三種基本色彩。

在OLED面板的生產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OLED材料和生產設備。

處於產業鏈上遊的OLED材料大約要佔整個OLED面板成本的20%-30%,主要涉及電極材料、有機發光材料、偏光片、封裝膠等。

日本idemitsu、韓國三星和LG化學、美國陶氏化學和UDC,德國默克和Novaled等歐美、日韓廠商基本上壟斷了全球OLED產業的材料市場,僅就有機發光材料這一塊市場,日韓廠商就吃去了八成以上。

這些廠商已經成為目前世界範圍內OLED顯示面板的主要上遊原料供貨商。並且,這些材料巨頭已對OLED材料專利及技術做了較為嚴密的系統性布局和封鎖。相比之下,國內OLED材料企業起步晚,短期內是很難突破國外專利壁壘的。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OLED材料還遠未實現規模化銷售,市場份額也比較低。

生產設備方面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從OLED設備供應商的分布看,韓國和日本企業佔據了70%以上的市場。OLED設備分為17個大類,而國內設備覆蓋範圍僅有39%,雖然目前國內已有6代及以上OLED產線,但從2016年開始建設的項目國產化設備滲透率只有2.5%。

在這17大類設備中,最為關鍵的設備就是蒸鍍機。OLED製備工藝的核心就在於一個“蒸”字,其實OLED螢幕上的每一個像素點都是通過蒸鍍工藝附著到LTPS玻璃基板上的。蒸鍍機其實就相當於螢幕製造領域的“光刻機”。

所謂蒸鍍,就是在真空環境中,通過電流加熱、電子束轟擊加熱和雷射加熱等方法,使有機材料蒸發成原子或分子,並在基板表面凝結,從而形成一層薄膜,每塊OLED面板都包含了許多這樣的膜層。

而且蒸鍍的對象不僅是發光材料,甚至連金屬電極也是蒸鍍上去的。這也側面體現出蒸鍍工藝需要達到怎樣的精度。目前能夠製造高精度蒸鍍機的廠商,只有日本Tokki。

據稱Tokki蒸鍍機的誤差範圍可以控制在5微米之內,大約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百分之一。而蒸鍍機整體的長度大約是100米,就像一列小火車,近20年前,這樣一台蒸鍍機的價格大約是8500萬美元。

14年前,OLED行業才剛剛起步不久,很多廠商因扛不住成本壓力紛紛退出,Tokki出現了48億日元的虧損,一度面臨破產。但三星看中了OLED輕薄、省電、色彩豔麗的特點,認為OLED是一隻“潛力股”,他們不但沒有砍單,反而繼續增單,幫助Tokki擴充產能。

苦苦堅持了12個月以後,日本佳能投資76億日元入股Tokki,成為其母公司,Tokki也正式改名為Canon Tokki,真正活了過來。

在此之後,得益於這樣的“生死之交”,三星買斷了Canon Tokki蒸鍍機的所有產能。一直到2017年Canon Tokki擴充產能,從4台產能增加至7台,LGD和京東方才有幸各獲得1台產能,而三星獨佔5台。

京東方成都G6產線在2017第一季度才購入了首台Tokki蒸鍍設備,從而獲得與三星在OLED領域競爭的基礎。

在上遊材料、生產設備上的優勢,讓韓國三星、LGD等廠商在起跑線上就大幅領先了對手。從2007年開始,他們的產能和增長率一直保持領先,並且在技術上一直處於引領地位。

規則從來都是勝者制定的,目前市場主流的OLED生產要麽採用三星的“LTPS-TFT基板+RGB OLED”技術路線,要麽採用LGD的“Oxide 基板+白光”技術路線。但不管走哪條路,核心技術都被牢牢把握在二者手中。

三、技術封鎖下另辟蹊徑,國內下遊廠商支持

由於蒸鍍技術是生產OLED面板最成熟且穩定的方案,因此每個入局的玩家都避不開蒸鍍機。而三星這樣的壟斷,讓國內廠商不得不尋找新的技術突破點。

噴墨列印技術目前是國內廠商普遍選擇的另一條道路。既然OLED螢幕的每個像素點可以蒸上去,那麽就同樣可以“印”出來。

噴墨列印技術就是使用“噴”OLED材料的方式來製作顯示器的有機材料膜層,通過噴墨印刷設備上的多個印刷噴頭,將不同顏色的聚合物發光材料溶液精確的沉積在ITO玻璃基板的隔離柱槽中,從而構成可發光的像素。

與蒸鍍技術相比,噴墨列印技術可以節省90%的OLED面板原材料。並且噴墨列印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成品的使用壽命,該技術也更容易適應大尺寸基板的切割需要,可以順應高代線處理大尺寸基板的趨勢。

不過目前噴墨列印技術的發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其中最大的難點在於減小像素間的差異、提升設備的噴墨精度。對於噴墨列印技術來說,油墨穩定性其實不是最大的問題,設備的精度和穩定性才是真正的挑戰所在

當然,採用噴墨列印技術生產的OLED螢幕,其顯示效果和性能表現與三星、LGD等廠商採用蒸鍍技術生產的高端OLED螢幕尚有一定差距。該技術更像是一種折中方案,也是國內廠商艱難探索後找到的一條出路。

除了廠商們自身的努力探索,國際貿易形勢也如同一隻“上帝之手”,推動著中國OLED產業的發展。

由於當前的貿易摩擦,供應鏈安全成為了科技行業的關注焦點,不少下遊終端品牌廠商都意識到戰略性培養自主健全供應鏈的重要性,而螢幕作為手機產業鏈的核心部件,成為了廠商們關注的重點。

目前華為、小米、OPPO、中興等品牌都已經從新技術合作研發、高端機型戰略供應等方面與國內OLED螢幕廠商展開合作。目前這些廠商的部分新機中都有國產OLED螢幕的身影,比如中興最新的Axon 11 5G就採用了維信諾的AMOLED螢幕,而華為P40 Pro的部分機型也採用了京東方的90Hz高刷新率AMOLED螢幕。

四、國內OLED玩家奮起直追,產能即將釋放

經過多年追趕,目前國內OLED螢幕廠商已經到了“拿得出手”的階段,而市場份額也在快速增長。

京東方目前在國內柔性AMOLED面板市場中布局規模最大,也是最早宣布G6高代柔性AMOLED產線量產的廠商。不過在2018年及更早的時候,京東方柔性AMOLED只能應用於一些中低端機型上。

從2018年開始,華為在旗艦機P2O Pro上首次搭載了京東方的AMOLED柔性屏,也開啟了國產柔性AMOLED螢幕進軍一線終端廠商的道路。隨後,華為P30、Mate 30系列陸續採用京東方的柔性AMOLED螢幕。

目前最新的華為P40、榮耀30系列也部分採用了京東方螢幕,最近還有業內人士透露,京東方決定專門為蘋果投資OLED模組產線,計劃在其位於四川的工廠高職門新建10條產線。另外,京東方也在為筆電廠商開發15.6英寸、12.6英寸、13.3英寸的OLED面板。

華星光電作為國產螢幕領域的二把手,也在近兩年快速切入AMOLED市場,去年華星光電生產的折疊屏已經為摩托羅拉Razr手機供貨,而今年2月小米發布的旗艦小米10系列也部分採用了華星光電定製的AMOLED曲面屏。

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曾提到,隨著產能爬坡和新客戶開發,華星光電2020年在柔性OLED螢幕賽道上有望更快實現放量。

維信諾雖然之前業務重心在PMOLED上,但自2017年在《戰狼2》中的AGM X2手機上亮相以來,維信諾先後為堅果Pro 2S、努比亞紅魔5G遊戲手機等終端產品提供柔性AMOLED螢幕,今年也有望進入華為的供應鏈,為榮耀30系列等產品提供柔性AMOLED螢幕。

和輝光電是目前國內已有產能規劃中硬性OLED螢幕產能最大的廠商,此前曾為BBK打造了11英寸OLED面板、為華為打造了11.5英寸OLED面板,為惠普和戴爾打造了15.6英寸OLED面板。

主要專注於中小尺寸手機螢幕的深天馬,過去以供應LCD螢幕為主,目前在AMOLED技術方面也已經有所布局,以硬性AMOLED螢幕為主,客戶主要是聯想、華碩和HTC。曾經在2018年就亮相於ROG遊戲手機上的120Hz OLED螢幕,就是天馬的手筆。

總體來看,根據Omdia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面板廠商的OLED面板出貨總量為1.05億塊,相較2018年的3200萬塊翻了三倍有余,其中智能手錶和智能手機面板大概各佔一半,均在5000萬塊左右。

在柔性OLED面板市場中,京東方的出貨量相較2018年翻了將近4倍,達到了1700萬塊,維信諾以260萬塊的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二。在硬性OLED面板方面,和輝光電的出貨量為2670萬塊,排名國內第一,京東方以2210萬塊緊隨其後,相較2018年翻了12倍。

目前國內已經有21條已建和在建的OLED產線,其中6代產線共有15條,全部滿產後總產能加起來超過500K/月,目前已經實現量產或滿產的14條產線中,有7條為6代線,產能也超過了250K/月。

有專家預測,到2021年,我國OLED產線月產能將佔到全球產能的26%,到2023年,中國大陸地區的OLED面板總產能佔比將近46%,屆時中國將成功取代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供應商。

一些業內人士預計,中國OLED面板廠商產能的釋放、良率的提升,會使出貨量隨之顯著提升,OLED面板也將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各家廠商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很可能會發生“價格戰”。

目前OLED面板價格下降的趨勢已然顯現。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6.4英寸柔性AMOLED面板價格從2月份的55美元下降到4月份的53美元,每月平均下降1美元。

在2019年,只有高端旗艦智能手機才會使用AMOLED螢幕,而售價也普遍在4000元以上,但從今年開年起,AMOLED螢幕手機的價格被不斷拉低,如今一部兩千元以內智能手機也有不少都搭載了AMOLED螢幕,並且還具有90Hz的高刷新率。

中國OLED廠商產能的釋放,無疑會進一步加速OLED螢幕的普及和技術的下放。

結語:國產OLED逆襲?還要狠抓技術、完善產業鏈

OLED螢幕的發展史,無疑是圍繞著OLED材料和生產設備展開的,而十幾年積累的技術差距和產業鏈生態的缺口,需要國內廠商潛心追趕,下功夫啃技術硬骨頭。時間、資本,無一不需要狠砸。

三星目前在智能手機OLED螢幕市場中以88.1%的份額處於相對主導地位,但OLED螢幕市場的機會仍然巨大。OLED螢幕市場增長迅猛,有研究機構預計到2023年全球中小尺寸OLED市場滲透率將達到68.1%,LCD螢幕市場將逐漸被OLED螢幕所取代。

智能手機出貨量雖然會因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但Omdia預計智能手機所使用的AMOLED面板則可以在今年實現逆勢增長,從2019年的4.71億塊增加到5.13億塊,並且AMOLED面板在手機市場中的滲透率也會進一步提升。

對於中國OLED廠商來說, 被設備卡脖子的苦日子已經逐漸過去,“人有我無”不再是常態,而未來,能否在OLED核心技術領域有所突破,掌握核心技術,將決定著他們的上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