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通天使者——三星堆突目銅面具 | 國博·講述

三星堆突目銅面具

出土於四川廣漢南興鎮三星堆遺址

通高85.4厘米,寬78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國博 ·講述

(影片 / 中國國家博物館)

造型奇特的銅面具

三星堆突目銅面具

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這件造型奇特的面具出土於四川廣漢南興鎮三星堆遺址,它通高85.4厘米,寬78厘米,面具的雙目呈柱狀前伸,達9厘米長,兩耳巨大,鼻子挺而闊,嘴有三層嘴唇,而且闊至耳根處,嘴角上翹呈微笑狀,顯得十分神秘。鼻梁上方還鑲嵌有高達66厘米的裝飾物,既像通天的卷雲紋,又像欲騰飛的夔龍,顯得無比怪誕詭異。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

配圖截自影片

三星堆出土了許多造型怪異的文物,這在中國考古史上十分罕見,因此三星堆遺址一經面世,便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最早源於1929年。那年,廣漢南興鎮出土了一些玉器,此後這一地區的發掘工作陸續展開過,但一直沒有發現大規模的遺址。直到198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使遺址的發掘工作真正得以展開。

那是1986年7月的一天,四川省廣漢縣南興鎮第二磚廠的工人正在挖土做磚坯,突然聽到“砰”地一聲脆響,覺得碰到什麽硬物了,刨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塊玉。他們立刻報告了當地的考古隊。

考古隊立即派人到了現場,經發掘整理出兩個祭祀坑。據專家考證:這兩個祭祀坑是商代古蜀國的大型祭祀坑,這裡埋藏的上千件稀世之寶在沉睡了幾千年後赫然顯世。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大量青銅器中,基本上都是祭祀用品。專家推測,當時古蜀國可能是遭遇改朝換代,新王朝在舉行祭祀儀式後,便將前代王室的宗廟重器埋入坑中。這些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國的原始宗教體系已比較完整。

專家發現,這些青銅器合金的構成比例恰當,有銅錫、銅鉛、銅鉛錫和銅錫鉛四類,而且某些青銅器物中還有意添加了磷,磷的使用可以增加銅的強度和硬度。從鑄造工藝上分析,青銅器的鑄造方法多樣,有分鑄法、套鑄法、鍛打法等等,從這些可以看出,3000多年前的古蜀國曾經擁有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和青銅文化。

三星堆與古蜀國

配圖截自影片

3000多年前的古蜀國位於四川省廣漢地區。古蜀國共有五代王,他們是蠶叢、柏灌、魚鳧、杜宇和鱉靈。由於這五個王朝都是西南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至今沒有發現他們的文字,因此關於這些王朝的記載很少。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為人們開啟了了解古蜀國文化歷史的大門。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以人物、獸、蟲蛇、植物造型為主。青銅的人頭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靈;青銅的立人像和跪坐的人像則代表祭祀祈禱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銅面具和扁平的青銅獸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植物造型的青銅神樹,則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識。

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現人“眼睛”的文物不僅奇特,而且數量眾多,這件突目銅面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面具的眼球極度誇張,瞳孔部分呈圓柱狀向前突出長達9厘米。這個面具不但體積巨大,而且十分沉重,應該是一種祭祀用具。

古蜀人為什麽如此重視刻畫眼睛?

三星堆突目銅面具(攝影/范立)

古蜀人為什麽如此重視刻畫眼睛?銅面具眼睛的瞳孔部分為什麽要作圓柱狀呢?據專家推測,這可能與古蜀人崇拜的祖先蠶從有關。《華陽國志》記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其墓葬稱為“縱目人塚”。“縱目”到底是什麽樣子呢?歷代學者曾經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將其視為神話傳說,直到1986年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祭祀坑中發現了這個突目銅面具,人們推測,所謂“縱目”,即是指銅面具上眼睛凸起的圓柱。因此,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銅面具的形象,極有可能就是古代蜀王蠶叢的神像。

那麽,蠶叢的眼睛為什麽長得如此奇特呢?據史書記載,蜀王蠶叢居住在四川西北岷山上遊的汶山郡,這一地方“有鹼石,煎之得鹽。土地剛鹵,不宜五穀。” 由此可知,古時候當地人吃的鹽是用岩石和土壤熬製而成,水土中嚴重缺碘,導致人們易患甲亢,而甲亢病患者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眼球向外凸出,因此,有專家猜測:蜀王蠶叢很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甲亢病患者,他生前眼球就格外凸出,而他的後人在塑造蠶叢像時,抓住了這一特點,並將其進一步誇張、神化,因此,便有了這種奇特的“縱目”形象。

這個青銅面具上還有一個奇特之處,便是鼻梁上方的柱狀裝飾物。這個造型奇特的裝飾物究竟是什麽作用,如今仍是眾說紛紜,專家猜測:這極有可能是代表祭祀者與神靈和上天溝通的中介物。

關於三星堆遺址的文物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著人們去研究,這件造型奇特充滿神秘色彩的突目銅面具更是充滿了神秘,等待著人們去揭開它的謎底。

國博| 講述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