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新療法:中藥白朮/靈芝增強免疫功能!抑製B肝病毒複製!

慢性病毒性肝炎大多數表現為細胞性免疫低下,體液性免疫亢進,免疫複合物清除不全,在體內積聚而繼發免疫複合物性損傷,以及由於免疫系統失控而引起自身免疫反應等。因此,藉助藥物以增強細胞性免疫、抑製體液免疫、清除免疫複合物、降低自身免疫反應,已成為目前臨床治療慢性肝炎的一個重要經驗。

中藥提高免疫的機制主要分為以下6類:

1、增強巨噬細胞功能:黃芪、白花蛇舌草、女子、金銀花、雞血藤、山豆根、草河車、蒲公英、當歸等。

2、增強B細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絲子、肉桂、黃精、鎖陽、仙茅等

3、增強T細胞功能:人蔘、黨參、白朮、茯苓、靈芝、桑寄生、豬苓、仙靈脾、鹿茸等。

4、清除免疫複合物:生地、大黃、桃仁、紅花、益母草、丹參、赤芍、蟬衣、蛇蛻等。

5、增強免疫功能:丹參、雞血藤、桃仁、紅花、鬱金、葛根等

6、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增強NK細胞活性藥物:銀耳、地黃、阿膠、蒲公英、地丁、苡仁、夏枯草、柴胡、五味子、枸杞子、女貞子、桑枝、白芍等。

目前B肝抗病毒推薦是什麼?

從目前的B肝研究水準和現有的治療條件來看,沒有特效藥可以徹底消滅B肝。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無法根治的,用藥只是控制病情而已,目的就是預防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發生。B肝自愈率只有1%左右;

B肝治療的關鍵:從目前所有的方案來看,抗病毒有明確效果,抗病毒治療也是被公認的B肝治療(或抑製病情發展)的最根本的方法。

西藥抗病毒: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同樣也是無奈的選擇,有的抗病毒藥物存在效果不明顯或停葯反彈的問題,抗病毒後,讓B肝病情得以控制,改善生活質量,羸得更多的時間,等待特效藥物的到來。

慢B肝選葯,需留意腎臟安全和低耐葯;給大家整理了一下目前歐洲一線慢B肝指南供大家參考:

臨床實踐中經常發現,B肝初始治療的患者,在使用一線抗病毒藥物taf韋立得和恩替卡韋,都能夠在 3-6 個月內大幅度降低B肝病毒 DNA 水準,甚至可以在短期內實現 DNA 轉陰情況。當然這兩個葯是各有利弊,需要患者在選擇的時候,衡量清楚;

控制B肝病毒,防止病毒變異?

B肝患者如果長時間使用1種抗病毒藥物的話,病毒容易發生變異,使其對這種抗病毒藥物發生了耐葯。

乙型肝炎病毒發生變異一般會包括3種情況:

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變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是位於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包膜表面的重要結構蛋白,能誘導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應答。由HBsAg 第124-147位氨基酸組成的「a」決定簇具有複雜的空間構象,含有多個重要的免疫表位。發生在「a」決定簇或其周圍的變異影響HBsAg與抗體的結合,引起病毒的免疫逃逸。

2、 e抗原變異:e抗原變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比例比較高。主要表現為化驗檢查e抗原向抗體轉變,大三陽變為小三陽,看上去是e抗原轉陰,但乙型肝炎病毒DNA滴度很高,氨基轉移酶不正常,這是病毒逃避免疫系統監視所發生的變異,其結果使病毒在體內增殖複製失去免疫控制,成為造成慢性化和嚴重後果的主要原因。

3、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變異:提取HBV DNA後,半巢式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PCR產物自動測序.總結拉米夫定的療效、P基因變異出現的時間,用SAS軟體分析影響療效的因素.用DNA STAR軟體的CLUSTAL V方法對HBV DNA P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異、變異類型進行分析;

長期穩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不僅可以延緩疾病進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更能逆轉現有的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有長期前瞻性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指南推薦的一線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達到45%-75%肝硬化逆轉!

溫馨提示:

選葯的時候,根據病情、經濟以及醫生的建議,不要盲目選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感謝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