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班主任:容易被同學欺負的孩子,多半受到這3種家庭教育,別大意

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小圈子,隻喜歡和自己的小夥伴們玩,正常情況下孩子們都能和睦相處。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同學被排斥在外。有經驗豐富的班主任表示:容易被同學欺負的孩子,多半受到下面的這3種家庭教育,父母可別大意,這些過度教育可以是在耽誤孩子

能忍就忍,能讓就讓。一般家裡有二胎的時候,父母往往會對大寶的要求要更高些,經常有些家庭會讓大寶多讓著點小寶。寬容是種美德,不過一味的退讓就是懦弱了,如果一直是要求孩子無條件包容別人,那麼到頭來吃虧的只有孩子。一些得寸進尺的人是不會因此而感動,反而會覺得是好欺負而欺凌孩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教育孩子分辨是非,一些小事不要斤斤計較,但是面對欺負的時候,要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自己。

打人罵人都是壞孩子。有些家庭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所以在小的時候看到孩子打人就會嚴厲的告誡孩子。但是隻管住了孩子不能打人,不能和別人吵架,卻忘了告訴孩子面對危險的時候要這麼辦。當孩子的思想裡被教育了不能打人,就容易出現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會哭哭啼啼的情況。孩子不懂得怎麼處理事情,所以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麼求救。

父母喜歡欺負孩子。班主任表示,容易被同學欺負的孩子,多半是受到這種家庭教育。一些父母在家的時候比較嚴厲,經常動不動就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因為反抗不了所以對這些事情已經習慣了,養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等到在學校裡被其他的小朋友欺負的時候,孩子也只會表現得獃獃愣愣的,不懂得反擊。甚至會像在家的應對方法一樣,只想等到別人欺負累了,放過自己,可以說這種家庭教育是最失敗的。

孩子的性格除了天生外,很多時候其實也受到了後天的影響,父母要記得教育孩子怎麼保護自己。就算想要孩子懂事,也不能是光委屈自己來成全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例如別的小朋友需要什麼,就強迫孩子一定要配合或者是把東西拿出來分享,這會給孩子一種錯誤的人生觀。覺得犧牲自己無所謂,只要別人開心就好,這會令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難以獲得幸福。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小編會把精品留言置頂噢!(圖片聲明:圖片源於網路,如有冒犯請聯繫作者刪除)。

更多育兒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企鵝號:吱咕育兒,每天都為你推送有趣的育兒消息,一起探討寶寶的成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