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理財可直接投資股票 30兆資金衝進A股無障礙?

  來源:新浪金融研究院(ID:sina_jinrong)

  作者:徐巧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可直接開立證券账戶——這一條中證登最新修訂的規則,點燃了萎靡多日的A股市場情緒。中證登為銀行理財解決了哪些問題?銀行理財是否可以直接投資股票?A股能迎來大規模增量資金嗎?

  9月19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下稱中證登)發布了最新修訂的《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账戶業務指南》(下稱指南),明確了商業銀行發行的已在“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登記的理財產品,可以開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證券账戶,開戶時由資產託管人向中國結算申請開立。

  “其實是逐步解決銀行理財產品主體地位的問題。”一位股份行資管業務人士分析指出。

  中證登允許銀行理財開戶解決了哪些問題?

  “這是在資管新規下統一標準。允許銀行理直接開設證券账戶,解決了制度上的遺留問題。”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分析指出,過去銀行理財由於缺乏明確的法律地位,在配置股票時只能通過各類通道實現。一方面,這增加了銀行理財的成本;另一方面,通道業務過度發展又衍生了被市場詬病的產品多層嵌套問題。

  回溯歷史,從2004年擴張至現如今的近30兆元,銀行理財一直處於“沒有身份”的尷尬境地。銀行理財資金是“代客理財”,但並非獨立的法人主體,不能直接開戶。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如果想要提高收益率,適當配置權益類的股票,則必須通過兩層通道。

  “第一層是資管計劃,第二層是券商資管計劃。”一位大行資管業務人士指出,由於理財資金不能直接對接券商資管計劃,因此必須先設定第一層資管計劃。

  而今年4月,牽動市場神經的資管新規正式頒布,明確了“消除多層嵌套,抑製通道業務”。另一方面,資管新規也提出了對各類金融機構實行“公平的市場準入和監管”,給予公平待遇。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在账戶開立、產權登記、法律訴訟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此外,倡導商業銀行理財設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更是為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掃除制度性障礙。

  那麽,中證登頒布的新規到底給銀行理財帶來了哪些利好呢?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首先,解決一層嵌套開戶問題。按照修訂後的規定,券商定向資管、基金專戶(包括子公司專戶)、私募基金、保險資管、信託產品、期貨資管這六類產品可以接受其他產品委託作為受託管理人,一層嵌套情況下可以在中登開戶。

  “修訂後的《指南》明確允許一層嵌套,意味著商業銀行委外業務的開展掃清障礙。”星石投資點評指出,過去由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開立的账戶不能投資於股票,要想投資於股票市場只能委外。但之前中證登要求,如果是一對一專戶或者是券商定向資管產品接受銀行資金,需要出具銀行自有資金證明,使得銀行理財委外一對一專戶或者定向資管的業務被堵住。因此委外資金只能通過多層嵌套繞道開戶,也形成了多層嵌套問題。資管新規以後,由於層層嵌套被禁止,商業銀行投資股票的路徑也就被切斷了。

  其次,簡化銀行理財開戶流程。《指南》簡化了銀行理財產品開立證券账戶的流程。一是用章流程簡化:商業銀行及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開立證券账戶,商業銀行授權其分支機構辦理證券账戶業務的,如總行對其分支機構出具授權檔案、明確分支機構可代替總行辦理哪些證券账戶業務範圍後,相關業務申請材料所需加蓋的公司公章可由分支機構公章或總行部門業務章代替。二是允許相關檔案一次備案,備案後在相關檔案沒有發生變更後無須重複提交。

  銀行理財直投股票真的不存在障礙了嗎?

  那麽,關於市場解讀的“商業銀行理財可以直接投資股票,不再存在障礙”,是否屬實呢?

  此前,證券账戶自律管理承諾書中對承諾投資範圍承諾為:在貴公司開立的銀行理財產品證券账戶僅限於參與證券交易所標準化債券、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優先股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修訂後的承諾投資範圍為: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許可的投資範圍,資金投向符合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

  也就是這一條規則修訂,讓很多市場人士誤解為銀行理財除了投資固收類產品外,投資範圍將擴大,理財資金或能直接投資股市。

  今日,中證登在官網公告表示,新修訂業務指南不涉及各類資管產品包括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範圍的調整。

  事實上,關於銀行理財產品是否能直接投資上市股票,7月頒布的理財新規意見稿並未予以禁止,而是留下了一道口子。今年7月20日,銀保監會頒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公募和私募兩大類。根據意見稿,公募理財產品投資境內上市交易的股票的相關規定,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

  這意味著,銀行理財資金投資上市股票的相關規定,尚待理財新規具體細則頒布。

  若能直投 A股將迎來大規模增量資金?

  “這是個慢變量吧。”一位股份行資管業務人士指出。該人士表示,很多銀行的資管業務沒有權益投資團隊,經驗欠缺、不具備足夠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此前銀行理財通過各類通道投資股票,在整體資產配置中,權益類資產佔比非常小。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年)數據顯示,截至2017 年底,全國共有562 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數9.35 萬隻;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兆元,從資產配置情況來看,標準化資產是銀行理財資金配置的主要資產。截至2017 年底,債券資產配置比例為42.19%,佔比最大;權益類資產配置僅有9.47%,體量較小。

  “這裡的9.47%可能還包括一些非上市公司的權益類資產。”前述大行資管業務人士指出,即使未來可以直接投資股票,這類高風險資產也不太符合銀行理財的穩健風格偏好。

  中泰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戴志鋒也分析指出,“銀行前期進入股市一般會通過委外。資管新規後要求理財產品淨值化,銀行對波動率控制的要求更高。在銀行理財客戶目前隻接受確定收益大背景下,理財近期進入二級市場意願不強。中長期看,銀行大類資產配置中會提升股權比例,理財資金會有緩慢逐漸入市的過程。”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