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鄔賀銓:5G將與雲計算深度融合

2018年11月14日,在南京舉行的GNTC全球網絡技術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針對“從5G看網絡技術的創新”的話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

5G將推動IPv6進一步發展

在他看來,1G到4G主要面向消費者,5G擴展到產業互聯網和智慧城市應用。5G將支持三大應用場景,而這些場景基本都需要大量IP,所以5G會推動IPv6進一步發展。

從5G移動接入網架構來看,4G基地台分解為基帶處理單元(BBU)和射頻拉遠模塊傳(RRU),多個BBU集中為基帶池,實現集約化資源利用。而5G有大量微蜂窩,BBU將進一步分解為集中單元(CU)與分布單元(DU),CU可管理與微蜂窩對的多個DU。

“4G使用CPR1時分複用實現射頻拉遠,5G因大規模MIMO如繼續採用CPRI作為前傳接口,帶寬要求難以承受。5G前傳需要使用分組技術,分組技術主要有RoE、eCPRI、及TSN時延敏感網絡三種。為降低帶寬要求和動態適應實際流量,前傳接口需要從時分複用改為統計複用。”鄔賀銓表示。

在中傳/回傳技術中,3G主要採用為SDH/MSTP;4G主要採用PTN/IPRAN,而5G可以使用OTN、M-OTN、100GE、SPN等技術。其中,SPN(切片分組網)以切片以太網(SE)為通道層,在分組層中引入分段選路傳送屬性(SR-TP)。分段選路(SR)又稱為源選路,源節點按照每次通信首個包的特徵來配置流表,用於指示報文的轉發路徑,該次通信的後續數據包被抽象為同一流,相當於面向連接分組通信,SR可以基於MPLS或IPv6,適合接受SDN控制,顯著提升網絡效率。

傳統移動網以小區為中心,5G以用戶為中心

從頻段來看,5G頻率很高,由於高頻段和高帶寬,若用高功率巨集站則布設與運營成本高,但採用大量微站,則干擾嚴重難以進行站點選址優化,為此可以採用巨集微蜂窩混合組網、控制面與數據面分離組網、上下行解耦異構組網等方法來解決。例如,在蜂窩邊緣,可採用5G下行+4G上行的異構方式。

在鄔賀銓看來,傳統的移動網以小區為中心,而5G以用戶為中心,每個終端都對應一個無定形小區(但會隨網絡資源狀況和用戶移動狀態而變),終端與一個巨集小區、一個上行數據歸屬小區、一個下行數據歸屬小區形成臨時配對關係,終端與小區之間的組合匹配是終端與網絡互選過程,資源優化配置需要有雲計算能力支撐。按照用戶行為、偏好、終端、網絡狀態及能力,網絡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實現用戶中心網。

在組網方式方面,5G主要包含非獨立組網和獨立組網。5G非獨立組網中,5G新空口基地台接入4G核心網(需更新以支持5G新空口),4G負責控制面和移動性管理。用戶如通過4G基地台入網時,LTE空口和5G新空口提供數據承載;有寬頻能力但缺需網絡支持的5G體驗。

5G獨立組網中,5G新空口基地台與5G新核心網相連,5G基地台具有完整的用戶面和控制面功能。當5G系統間連接時,支持5G小區選擇與重選、同頻換和異頻切換;當5G與LTE間連接時,支持空閑狀態下的小區間重選與5G/LTE間切換。

5G是通信與雲計算融合的網絡

5G跟4G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5G是通信與雲計算融合的網絡。5G的後台在核心網有大數據、雲計算平台,5G基地台附近具有移動計算的能力,這種能力有可能是運營商方的,也可能其他虛擬運營方或者其他部門方。

“運營商希望通過雲計算避免被邊緣化,其他運營企業進入,也可能使運營商進一步邊緣化,怎麽利用雲計算是值得考慮的問題。”鄔賀銓如是說。

而為適應車聯網、影片業務與VR/AR等對低時延要求,節約骨乾網帶寬,需將存儲和內容分發下沉到接入網,移動邊緣計算實現基地台與互聯網業務深度融合。

與此同時,網絡功能在4G是網元的組合,在5G是通過API互動的業務功能的組合,業務被定義為自包含、可再用和獨立管理。“5G業務場景十分豐富,傳統運營商的業務是運營商來組織的,而現在運營商可能自己生成API,或者說把它功能開放出來,由用戶或者說由其他企業來生成API,這種方式下,我們把5G業務生成也改成API方式了。”鄔賀銓總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