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篇“重口味”的碩士論文,怎麽又火了?

文 | 斯遷

每年6月,各大高校畢業答辯紛紛結束,畢業生們和畢業論文告別。寫論文對於畢業生來說是走向社會之前的一件大事,學生們會因為論文絞盡腦汁。一般來說,論文選題畫風比較嚴肅,但關於“屁”的畢業論文你見過嗎?

近日,話題#碩士畢業論文研究屁#登上熱搜榜,一時間引起不少網友的議論。

據了解,該論文寫於2007年,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在職碩士高建偉。作者不僅憑借這篇論文通過碩士論文答辯,還被評為“優秀”。而且,目前在中國知網也可以搜索到該論文。

原來,早在2015年,該論文就曾引發輿論關注,高建偉導師、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李亞雄彼時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沒必要總去重複一些意義不大的選題,一些看上去另類或小眾的選題往往更值得思考,也會有更多有意思的發現。”

這篇論文再次走入公眾視野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認為對未知領域的大膽探索,總比言之無物的論文要好得多。

網友評論

事實上,近年來因選題獨特而受到大眾關注的論文不少。此前,《好男人都結婚了嗎?——探究我國男性工資婚姻溢價的形成機制》《男生追女生數學模型》等論文都曾引起熱議。

畢業論文是一個學生完成學業步入社會的重要標誌,考察的是一個畢業生學習成果的綜合掌握情況。論文選題不存在高低優劣之分,重要的是研究態度。

曾有一項針對畢業論文的調查數據顯示,78.1%的受訪者直言身邊大學生臨近畢業“趕製論文”的現象多,50.7%的受訪者認為,這已經不能體現出論文存在的價值。

比起應付差事的畢業論文,將個人興趣、熱會熱點、專業屬性相結合的冷門話題論文也許更具現實意義。看上去無厘頭的話題選擇,經歷論文寫作過程中的一系列論證也許就有大發現。

往往,許多學生在進行論文寫作時,總是渴望一個高深的選題,這種心理恰恰反映出不少大學論文選題脫離生活的現狀。

當一個學生找到了在專業領域被忽略的獨特視角,恰恰說明其對於生活觀察細致入微,以專業角度去思考日常問題。社會學家費孝通本科畢業論文題為《迎親婚俗之研究》,聚焦了迎親這一接地氣的社會話題,這篇文章到現在仍是經典之作。

當然,也有網友質疑到話題的嘩眾取寵甚至低俗。無論論文選題標新立異也好、獨樹一幟也罷,重要的是思考方式、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

學術不是天然高大上的,關鍵是要用開闊的視野、靈活的思維,來探索真問題。

一笑而過後,應該肯定的是:從一個社會生活話題入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層層剖析,灌注專業知識和進行嚴密的研究論證,這才是學術的正確打開方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