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時間量血壓最準?表示這麼多年都測錯了

中國《家庭血壓監測中國專家共識》建議每日早、晚各測1次,每次各測量2-3遍,每次間隔1min,取平均值。早晨測的要求是早上起來後先去上廁所排尿,然後在吃飯、吃藥之前測血壓,晚上血壓測量最好選在晚飯後、洗浴後、服藥後和就寢前。美國AHA建議早上服藥前和晚餐前應至少測量2次血壓,間隔1分鐘,然後取平均數。如果更換降壓藥物,應在藥物變動2周後獲取1周的血壓值,並交給醫生評判。

血壓特別低,能中醫調理嗎?中醫可雙向調節,中醫裡本沒有高低血壓的概念。中醫的治療是根據體質的狀態來調理,如補氣、清火、化痰、活血等。如果你的血壓低,一般是氣虛,陽虛,那就需要補氣、補陽,可將血壓升起來。測量工具可以用電子血壓計,不過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同時要定期進行血壓計的矯正。測量前最好排空膀胱,在床上平躺安靜休息一刻鐘以上,血壓計、袖帶、被測量者的心臟要在同一水準面。測量過程中被測試人員要保持安靜、放鬆身心。如果使用水銀血壓計測量要保持環境安靜、聽診器無破損。

測血壓,選哪隻手選左胳膊還是右胳膊?每個人左右上肢的血壓會有一定差異,但差異最多不會超過20 毫米汞柱。一般來說,右上肢血壓會略高於左上肢,所以,臨床上常推薦測量右上肢血壓。 不過,由於個體差異,有些人可能左上肢血壓偏高些。因此,建議在第一次量血壓時,把自己兩側手臂的血壓都測一下,選擇血壓偏高的一側作為監測血壓的部位。 總的來說,建議患者選擇固定的某一側胳膊監測血壓,這樣得出來的數據才更有參考意義。

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高血壓的癥狀與血壓水準有一定關聯,多數癥狀在緊張或勞累後可加重,清晨活動後血壓可迅速升高,出現清晨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事件多發生在清晨。血壓測量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在身體和心情處於穩定狀態下進行測量均可。一般來說,以早上起床後1小時內,或者晚上睡前進行測量最佳。

早上測量時,要注意是在起床後1小時內、排尿後、早餐前。如果有服用降壓藥物,要在吃藥前進行。晚上測量的話,在睡覺之前進行即可。測量血壓時,要將手臂自然展開放於桌面,注意綁帶要跟心臟保持同一水準。在家進行測量的話,最好選擇水銀柱血壓計和壓力表式血壓計,不建議使用電子血壓計,電子血壓計的誤差相對較大。

按照這種測法連續測量7天,取後6天的血壓平均值作為參考值。對少數無法連續測量7天得,至少應保證連續測量3天,取後2天的血壓平均值作為評估參考的依據。個人建議剛吃上降壓藥或血壓不穩定的,除了早、晚測兩次之外,最好一周選一到兩天在吃藥後1~2小時、下午也測一下,了解下白天的血壓波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專家提醒:測血壓時不要聊天,不要吸煙,這些都會影響測量值。測完血壓後,一定要完整的記錄結果,把測量日期、時間、收縮壓、舒張壓、脈搏、特殊情況等都記錄下來,提供給醫生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