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歲留學生國外就醫險喪命,回國後才發現你那張崇洋媚外的臉,真醜!

每 晚 九點, 不見不散

點 擊 上 方 藍 字 關 注 影相聲色

銳視界(ID: rshijie)授權轉載,

轉載務必聯繫銳視界。

????

「誰家的小孩這麼沒禮貌,人家外國人才不會這樣子!」

「別再用國產貨了,跟國外的簡直不在一個等級。」

「外國人就是比中國人有教養啊」

「在國外待著可比國內安全多了」

「這個病啊,一定要去美國治才行,國內醫生都不靠譜的。」

……

這樣的言論我們聽過多少次了?

買個馬桶都要去國外哄搶,生病必須到國外醫治才放心……

我們身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人,他們看不到國人的進步,盲目地認為凡是國外的,一定是最好的。

可外國的月亮,根本不比中國圓。

- 01 -

前兩天,一位叫小伊的在美留學生,分享了自己的國外就醫經歷,瞬間刷爆網路。

小伊患有膽囊結石,半年前就已經開始複發,上腹部經常會產生激烈的疼痛感。

她當時去藥店醫治過,可醫生並沒有仔細檢查她的身體狀況,甚至有些隨意的給她配了止痛藥。

止痛藥根本起不了絲毫作用,小伊的疼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愈發嚴重。

近一個月來,發作頻率與日俱增,每次發作,她都備受折磨,甚至痛到在床上打滾。

疼痛難忍的小伊開始求醫治療,可這段經歷實在是漫長又心酸。

1. 她去了第一家私人診所,被告知只能抽血不能做其他檢查;

2. 輾轉到一家社區私人診所做了超音波,但被告知至少要等2天才能拿到結果,這期間,她只能繼續用止疼葯來減緩疼痛;

3. 3天后的晚上,疼到快要崩潰的她又去附近的醫療機構看急診,卻被告知至少要等7個小時才會有醫生接診。

4. 5天過去了,她的超音波檢查依然沒有給出結果;

5. 小伊只好前往另一家診所,花費100美金加急做了超音波;

6. 檢查結果出來了,她需要進行手術,於是她又到醫院進行預約,卻再一次被告知至少要等4個月,且手術費在4萬-6萬人民幣之間,不能報銷。

小伊連續2年都上繳了學生保險

可病痛來臨時卻得不到絲毫保障

痛苦不堪的小伊孤身在國外求醫

卻屢屢碰壁 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幫助

我們原以為國外的醫療手段如此發達,治療手續會非常便利;

原以為國外的醫生一眼就能看出患者的病痛要害、妙手回春;

原以為在國外能夠擁有比國內熙攘吵鬧更好的就醫環境……

可惜,這些「原以為」都是我們心中的假象。

他們不僅治療程式緩慢,更不會對你的病痛上心。

飽受病痛摧殘的小伊根本等不到4個月以後,於是立即決定打飛的回國就醫。

4月30日,小伊坐飛機回國,並迅速掛上了寧波一家醫院肝膽外科的門診;

5月2日,做好術前準備的她,被立即送進手術室;半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2小時後,她已經可以喝米粥了;6個小時後,便能夠下床活動。

手術後第三天,脫離疼痛折磨的小伊已經出院了!

小伊在國內的整個治療過程十分順遂,安全而溫暖。

醫生、護士的診療不僅專業,更充滿了人情味,一切以病人安全為先。

而這次住院,總共花費不到一萬元,比美國治療費用至少少了四分之一。

小伊,這個在美國待了2年的女孩,到最後竟然有病無處可醫,實在令人憐惜。

每位患者本已受盡病痛的煎熬,即使不能如願被儘早治療,至少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溫暖。

然而事實往往是,不論你是否虛弱到快要昏厥、或者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國外的醫生們依然置患者於不顧,照章辦事,毫無人情味可言。

我們能理解,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辦事章程,可制度再冰冷,人心總該是溫熱的。

說到底,異國就醫真的不如在本國更有保障,尤其對中國人來講。

- 02 -

還記得兩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冰冰在國外連續高燒16天卻不得治」一事嗎?

如果說小伊在國外就醫被耽擱,還與醫療費用太高有一定的關係,那麼明星當年病痛未能及時被醫治,則完全跟國外醫生的救治理念有關。

護士連扎三針都沒有扎進去

更換位置才勉強紮好

血都噴在床上了

護士竟然連句抱歉、安慰的話語也沒有

李冰冰躺在病床上虛弱不堪

胳膊下是一灘因護士技術偏差噴出來的鮮血

2015年11月29日,李冰冰到達澳洲準備拍攝新電影。

可第二天,她就發燒了,一連十幾天,體溫一直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

14號中午,已經虛弱到無法行走、瀕臨崩潰的她,再度前往醫院急診,可當時竟然沒有醫生及時接診,一直等了兩個半小時,醫生終於來了。

在李冰冰本人的極力要求下,醫生才同意驗血,三個半小時後,結果出來了,但醫生依然攤手錶示無法確診。

李冰冰高燒半個月,可醫生還沒有確診病因

澳洲醫治無果後,她毅然決定馬上回國。

接下來的14個小時裡,她不間斷的吃藥喝水,九死一生強撐著連夜飛回北京。

飛機落地後,她被直接送往醫院,一刻也沒有耽誤。

剛到醫院,醫生就開始了細緻的檢查,迅速確診,並制定好了治療方案,讓李冰冰立即住院接受治療!

沒過幾天,便身體痊癒。

李冰冰連夜回國接受診療 整個過程驚心動魄

發燒22天 終於在祖國被徹底治癒

每想起這22天的遭遇,李冰冰都後怕不已,如果國外就診當天,她還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未能即刻回國,後果不敢想像。

原本是一場小病卻拖成了大災難

李冰冰痊癒後發文感謝祖國醫護人員

不論是小伊,還是李冰冰,他們在國外就醫時受盡了煎熬,經歷了無數次等待,可檢查結果始終遙遙無期。

而令人感到安慰的是,一經回國,他們便被立即救治,檢查、住院、手術…… 醫院沒有絲毫拖延,醫師們也全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為他們服務。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他們的善良,可是要知道:

我們中國的醫生真的很好,他們不僅醫術高超,更有一顆懸壺濟世的仁心。

- 03 -

雖然有時候,醫患關係不和諧是常態,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中國的醫生真的夠拚,夠盡職。

手術間隙「累趴」是常態

圖中醫生剛完成胰島細胞的分離,

正等待同事將胰島細胞輸注到移植袋中

@頭條新聞

凌晨一兩點的夜空

他們經常看到

凌晨1點多,大家剛剛做完一台手術

@頭條新聞

其實,醫生也只是一種職業,但他們自覺承擔起了更大的社會責任,他們總在不經意間捨棄了太多時間、精力、玩樂……

為了手術更加順利

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病人安全

他們在燈火通明中

熬過了一晚又一晚

醫生在實驗室分離胰島細胞

@頭條新聞

終於完成一台長達數十小時的手術

醫生們直接睡倒在地

連周圍的垃圾都來不及收拾

但卻因為成功救回了病人

開心比「耶」的手勢

能治好病人

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飴

站著做了一天的手術

他累極了

於是便跪著

為一個又一個的病人

檢查傷情

為了我們的健康

他們總以自己的健康做賭注

繁忙的醫生來不及休息

卻總有充足的時間觀察

他的每一位病人

自從成為他的病人那一刻起

他對你的關心便從未停止

孩子情況危急

但家裡連一天的藥費都籌不夠

就在父親打算帶孩子回老家時

醫院卻打來電話

「把孩子帶回來吧,錢我們來籌。」

醫生職責

白衣天使

救死扶傷

已經連續進行了9個小時的手術

醫生的脖子實在受不了

可他的手術卻不能有絲毫懈怠

於是他果斷要求打封閉針

以堅持到手術結束

「病人的安危

比一切都重要」

出生不久的小寶寶哭鬧不止

生育不久的護士顧不上自己的孩子

貼心的為嬰兒哺乳

他們總是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

細心呵護著我們

醫生這個字眼,人們實在有太多的誤解和偏見。

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在重壓之下力挽狂瀾,奮力跟死神搏鬥的勇士。

他們不是神仙,不可能根治百病,也不可能讓所有患者妙手回春。

但他們真的在努力拚命,以超乎尋常的社會責任感為支撐,用越來越先進的醫療手段,拚盡全力做到最好,儘力保護好每一條生命。

他們的付出應該被看到,他們的好更值得被記得。

- 04 -

其實,國內的就醫體驗真的比國外好太多。

這種好不僅僅體驗在醫護人員的盡職盡責,更體驗在技術水準、醫療費用等各個方面。

去年,微博認證為前卡內基梅隆大學認知腦成像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的網友@屠龍的胭脂井在國內看完牙醫後連發感慨,盛讚國內就醫體驗全面碾壓美國,引得很多有類似經歷的網友也紛紛曬出了自己的就醫經歷。

網友分享治牙經歷

盛讚國內就醫體驗比國外好太多

很多網友在國外就醫花費了巨額藥費,卻沒有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國外做了根管治療

費用極高也就罷了

可水準卻也十分業餘

@香灰莉木

德國做的牙冠

不到一年時間就已經崩掉了一塊

@漫漫老菜

同樣也是做根管治療

醫生竟然漏掉了其中的一個根管……

@雅韻乃楊

國內拔牙

分兩次,兩個醫生

拔了四顆智齒

前前後後加在一起總共600

@關注了好多人的那個小號

@星辰戟_

急診三小時起等

一瓶眼藥水要2000+人民幣

完美詮釋什麼叫「生不起病」

@春跚

在國外驗了一次血

花費了8900多美金

@grace

英國人受不了本土醫療速度跑去澳洲看病

可澳洲急診也需要等2個小時呀

……

@杜魚小白 @路盲認路中

高燒39.8度

醫生竟然淡定告訴你:

多喝水

@Cacacatherine-

被國外昂貴的治療費用嚇到回國

國外動輒幾十萬

而國內總共沒超過一萬

簡直天壤之別

@雲南曾穎

就連移民美國的朋友

生了大病也要重新回到中國醫治!

@zero-嚴

魚刺卡在喉嚨

日本開刀費用20萬日元(約11516元人民幣)

國內只需要5塊6毛錢!

@魚-瓶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國外醫療費竟然高到這樣可怕!

而且不僅我們覺得貴,

外國人自己都承擔不起!

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教師

被車撞得頭破血流

卻保持著最後一絲清醒

叫停了正在叫救護車的路人

@豆腐塔羅斯

同樣也是出車禍了

人已經被拉到救護車上了

但他還是忍著疼痛堅決不去醫院

顫巍巍地簽字下車

@temafancccccc

國外留學的姑娘在路上突然眼前一黑

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別叫救護車

@泡了個泡_bubble

小孩吃了一枚硬幣

醫生共花了5分鐘取出來

費用高達17159美元

這是網友分享的

扁桃體發炎的治療帳單

總共8657.77美金

髖關節置換手術均價

美國40364美金(25萬多人民幣)

西班牙7371美金(約5萬人民幣)

美國治療費用足足是西班牙的5倍

美國醫療費用實在太高昂

有網友調侃

每年都有64萬在美生活的人

因醫療帳單而破產

真的,

國外看病沒你想得那麼美好,

國內看病也沒你說得那麼糟糕。

中國的醫院雖然並不完美,很多方面都需要不斷完善,但我們不能因為它的不完美,就忽略他們的好。

中國醫院的偌大體系,以及每個辛勤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為了救治每一個病患而做出的努力都應該被看到。

對於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我們應該心懷感恩,他們本沒有義務對我們盡心至此。

他們不是超人,是跟你我一樣的,有血有肉的,需要休息、需要吃飯、需要放鬆的尋常人。

他們期盼患者康復的心並不比任何一個家屬差,甚至會親自為沒錢的病人墊付藥費……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對這些人間天使說句謝謝。

謝謝他們承擔起了那麼重的責任,謝謝他們在非議中堅持自我,謝謝他們為了病人奮不顧身。

有了對比,才知深愛。

雖然也有一些人,曾因為貧窮看不起大病,可我們的國家一直在努力,讓每一個人看得起病,我們的醫護人員也一直在努力,挽留住每一條生命。

不要總在離開時,才發現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有多美好;

無論何時,我們都該記得,在我們的背後,有祖國深深愛著我們;那些以救人為己任的醫生們,就是真正的英雄。

對國內的醫務工作者,對為每個生命與死神殊死搏鬥的勇士,對這個能夠依賴的國家,我們都該真誠地說一聲:

謝謝!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別忘關注並置頂

* 來源:關注微信公眾號 銳視界(ID: rshijie)有溫度,更有態度,解讀社會熱點,看清世間人性,每天中午12點,讓您的視界更開闊!

戳【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