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冠疫苗的最大軟肋,竟是小小玻璃瓶?

正解局出品

最近,世衛組織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透露,全球已有超過200個候選疫苗,其中15個正在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新冠疫苗問世曙光已現,但是,存放疫苗針劑的玻璃瓶卻面臨嚴重短缺。

小小的玻璃瓶,為什麽會成為新冠疫苗的最大軟肋?

01

疫苗玻璃瓶短缺

從在工廠生產到注射到人體,新冠疫苗還有一個必須的環節,即儲存運輸。

疫苗玻璃瓶,就是儲存疫苗的容器。

6月16日,《華爾街日報》網站再一次發出警示:

全球性的玻璃短缺已經出現。即使新冠疫苗真的被研發出來,也無法及時有效地被運往世界各地。

根據現在的疫情形勢預測,若每人注射3次,新冠疫苗全球滲透率達到20%時,需要疫苗瓶50億支,新冠疫苗全球滲透率達到70%時,需要疫苗瓶將近160億支。

現在全球的疫苗瓶有多少個呢?

2億個。

還需說明的是,這2億支疫苗瓶,可不是全部留給新冠疫苗,還得保障流感、傷寒和腦膜炎等疫苗的供應。

雪上加霜的是,疫情衝擊之下,疫苗瓶的生產鏈也受到了影響。

疫苗瓶短缺意味著,即使新冠疫苗研製成功,全球還將有數十億人難以接種疫苗。

全球四大疫苗製造商之一、默克集團的疫苗製造前負責人維傑·沙曼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

生產任務難以解決。想著這個事我晚上就睡不著覺。

正因如此,幾乎所有參與新冠疫苗研製的生物醫藥公司,排隊搶購疫苗瓶。僅強生一家公司就購買了2.5億個疫苗瓶。

擔心疫苗瓶可能會像口罩一樣被限制出口,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直接在意大利和墨西哥購買了整條生產線。

全球最大醫用玻璃製造商之一肖特公司稱,目前已收到10億個疫苗瓶的訂貨需求,這個需求是其生產能力的2倍。

前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管理局局長裡克·布萊特預估,可能需要長達兩年時間,才能製造出滿足美國疫苗需要的瓶子。

小小的疫苗瓶,成為了疫苗生產鏈的最大軟肋。

02

技術壁壘

2個月前,為疫情操碎了心的比爾·蓋茨曾就疫苗研發提醒道:

甚至連疫苗瓶、灌裝程序,全球都沒有足夠的儲備。

疫苗瓶短缺問題,各國專家都早已發出了警告,為什麽遲遲沒有解決呢?

疫苗瓶看起來不起眼,實則大有學問。

疫苗不是普通液體,裝在玻璃瓶裡,有幾個基本的要求,如清潔衛生、耐低溫、抗磨損、氣密性好、不能產生化學反應……

其中,不能產生化學反應,最為關鍵。疫苗是化學製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汙染,產生安全隱患。

這個時候,就要看玻璃的“耐水性”:

耐水性能越高,與藥物發生反應的風險就越小,玻璃瓶的質量就越好。

按耐水性由低到高,藥用玻璃可分為:鈉鈣玻璃、低硼矽玻璃與中硼矽玻璃。

疫苗瓶,用的就是“耐水性”級別最高的中硼矽玻璃。

雖然中硼矽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普普通通的石英砂(二氧化矽),但是,製備工藝卻不普通。

中硼矽玻璃的含硼量大於10%、氧化鋁含量接近7%,這一特性,導致在熔化過程中,面臨著粘度大、熔化溫度較高等問題。

同時,中硼矽玻璃的氣泡含量、化學均勻性、溫度均勻性都比普通玻璃要求高很多。

正因為技術門檻較高,中性硼矽玻璃長期被德國肖特、美國康寧、日本NEG三大企業壟斷。

03

中國打破壟斷

從1950年代起,中國開始引進國外技術,生產中硼矽玻璃,卻不順利。

1987年,原國家醫藥管理局所屬寶雞藥用玻璃廠耗資近億元,從美國康寧引進一套完整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所產高精度一級中硼矽玻管生產穩定,質量達到國際同類水準,但運行7年後全面停產。

2009年,華北地區一家大型國企投資上馬中硼矽玻管工程,未能堅持,黯然下馬。

國產化之路受挫,中硼矽玻璃一度只能依賴進口,受製於人。

好消息是,中硼矽玻璃技術難題已被中國企業攻克。

滄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冷頂式全電熔維洛法生產的中性硼矽玻璃管,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進口壟斷。

公開資料顯示,四星玻璃擁有四座中性硼矽玻璃窯爐、12條拉管生產線,年產3萬噸中性硼矽玻璃管。

位於安徽蚌埠的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已建成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年產5000噸中硼矽藥用玻璃生產線。

雖然中國企業打破了中硼矽玻璃的國外壟斷,但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準仍有差距,質量不穩定,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當前,中國大部分的中硼矽玻璃還是要依賴進口。

04

疫苗瓶升級

針對疫苗瓶短缺的問題,中國疫苗行業協會明確表示:

中國疫苗瓶年產量至少可達80億支以上,完全能夠滿足新冠疫苗的生產需求。

這就有點奇怪了。

中國大部分的中硼矽玻璃依賴進口,為什麽還能生產80億支疫苗瓶?

全球都在擔心疫苗瓶短缺,為什麽中國信心滿滿?

原因很簡單,全球範圍內短缺的疫苗瓶,與中國能生產的80億支疫苗瓶,不是一回事。

說得再直接點,中國的疫苗瓶,用的材料不是中硼矽玻璃。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90%以上的藥用玻璃瓶,還在使用低硼矽玻璃。

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用不起。

德國肖特生產的中硼矽玻璃管價格約為27000元/噸,國內產商生產的低硼矽玻璃管價格約為7000元/噸。

1噸就差2萬塊,使用低硼矽玻璃,能省不少錢。

二是用不上。

2010年之前,中國中硼矽玻璃尚未實現國產化,想大規模使用,也用不上。

事實上,中國中硼矽玻璃的國產化一路坎坷,有技術的原因,更有市場的原因。

歐美已強製要求所有注射用製劑、血液和血液製劑(生物製劑)使用中性硼矽藥用玻璃作包裝材料。

中國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導致國內需求增長緩慢,國產中性硼矽玻璃市場推廣舉步維艱。

市場打不開,技術迭代與更新就無從談起。

現在看,中國已掌握生產中硼矽玻璃的技術,具備大規模國產化的條件;中國的經濟水準,也能夠承受中硼矽玻璃的成本。

是時候,強製推行中硼矽玻璃了。

正如上文所述,與中硼矽玻璃相比,低硼矽玻璃的穩定性要差很多。

如果用低硼矽玻璃瓶來裝新冠疫苗,有可能發生化學反應,汙染疫苗。

這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走在世界前列,千萬不要被小小玻璃瓶拖了後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