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去花瑤,怎知世界一流的挑花之美

在海拔1300多米的隆回縣虎形山地區,居住著瑤族的一個分支,因其服飾獨特、色彩豔麗,人稱“花瑤”。

在花瑤,最豔麗的不是山上的鮮花,而是花瑤的女人們:她們個個披紅著綠,火辣搶眼,從頭到腳都裝扮得色彩鮮豔,明麗動人。

她們閑坐在屋簷下或行走在山間時,就猶如一簇一簇移動的花朵。花瑤女人身上最韻味的是挑花,頭纏五彩斑斕的挑噱頭巾,上穿藍色淺白色圓領衣,腰系五彩花布帶,下穿挑花筒裙,腳扎挑花綁帶,鞋襪也挑有花。

“遠看色彩近看花”,花瑤服飾不僅色彩斑斕,繡法豐富多彩,而且圖案寓含深意,人稱其穿著的是“神話”,寫著的是“歷史”。

花瑤挑花以“女性服飾的形製”為載體,體現花瑤民族獨特的文化與風俗。花瑤以挑花這種綜合的民間工藝藝術形態,挑出了本民族的情感、夢想與美好的精神寄托。

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奉雪妹被譽為瑤鄉挑花之王,其與徒弟共同創作的《獅嘯山林》,曾在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中獲得銅獎,2003年又獲“中國首屆文物仿製品暨民間工藝品大展”金獎。2007年6月5日,湖南省隆回縣的奉雪妹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瑤挑花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花瑤挑花是一項古老的技藝,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在漢代以前,但這一活態文化,不僅在時代的發展中被傳承下來,更創新性地被予以發展革新。花瑤沒有文字,挑花便成為記載該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民間工藝美術絕品。

我國著名文學家沈從文先生讚譽瑤族挑花是“世界第一流的挑花”。著名畫家陳一白先生評價花瑤挑花為具有國際水準的藝術。花瑤挑花已被中國美術館、民族博物館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珍品收藏。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因此被湖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藝術之鄉”。

花瑤姑娘從七、八歲起就在長輩的口傳身授下學習挑花,需幾年功夫才能掌握基本的挑花技藝。每位姑娘將繡品針線隨身攜帶,利用勞動的間歇時間進行挑花,吊腳樓前,溪邊石上,古樹林裡,到處都可以見到成群結隊的挑花姑娘們。有人曾統計過,一件筒裙挑花約有30多萬針,累計需180余個工日才能完成。

花瑤挑花脫形寫神,簡練傳神,以少寓多,主題鮮明,極富裝飾性。與傳統繡花不同,花瑤挑花不用描繪設計,也不用模具做刺繡架,全憑雙手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構圖和對美的理解,循土布的經緯線進行徒手操作。花瑤挑花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形態多樣,有上千種之多。

主體圖案的題材可分為四類:一是動物類,以蛇、龍、鳥、鷹、虎、獅最為常見。二是植物類,以花草樹木為主;三是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類,主要表現瑤族先祖抵禦外族侵略的歷史故事;四是日常生活類,如反映花瑤傳統習俗的“對歌定情”、“打蹈成婚”等。“對歌定情”、“打蹈成婚”是花瑤挑花中的珍品,表現場景宏闊、人物眾多,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花瑤獨特的風俗。可惜的是,由於這些挑花技藝難度很大,已瀕臨失傳,留存下來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幅作品,已難得一見。

關於花瑤挑花的由來,傳說是因為花瑤姑娘在岩壁上玩耍,發現岩壁上叢生綠色花朵,她們便模仿挑繡在衣服上,這就是流傳至今的花瑤挑花基本圖案“杯乾約”,漢語稱花路岩。據說,每到年成好時,這種花路岩石的圖案特別顯露。花瑤姑娘便把這種美麗而又預示吉祥的圖案做為挑花的一種基本紋樣。

花瑤挑花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在許多以動物和花瑤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瑤民族的宗教信仰、獨特的節慶和婚嫁習俗。在大量以動物為題材的花瑤挑花中,蛇圖案最為豐富,有盤蛇、交體蛇、昂頭翹尾蛇、無尾雙頭蛇、蛇纏圖騰蛇等,多達上百種。且蛇的形態各異,充滿奇思妙想。如訓子蛇、比勢蛇、吐信蛇、群蛇聚首、雙蛇戲珠等,花瑤挑花對這些蛇都賦於了靈性。這是因為花瑤長期生活在山深林密、濕熱多蛇的環境中,對蛇的習性十分熟悉,而蛇又具有游水、上樹、鑽地、長壽、耐餓等能力,是早期人類力所不及的,因而視之為靈物,成為花瑤部落的圖騰,有類於漢族對龍的崇拜。

花瑤挑花全憑瑤族婦女一雙慧眼和巧手,循土布的經緯進行徒手操作。無須設計、打稿、描圖和放樣,按照自己早已定好的腹稿飛針走線。其立意巧妙,布局合理,圖案古樸繁雜,左右對稱,體現出濃厚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加之針法精細,每件作品都是唯一,極具收藏價值。

來源:隆回職業高職、中國網、隆回新聞網 編輯:胡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