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傅抱石《西山夜渡圖》,構思與筆下功夫真是了得

傅抱石《西山夜渡圖》局部

歐洲重要私人珍藏:傅抱石《西山夜渡圖》

傅抱石《西山夜渡圖》

傅抱石《西山夜渡圖》

一九四五年作

設色紙本 立軸 

177.8 x 57公分

估價待詢

本幅乃畫家應法籍越南人杜安之囑,為其父而製。杜安乃越法混血兒,一九四三至四五年在華期間,深喜傅抱石畫藝,故取與其姓氏有關之中國歷史題材,向其直接訂畫。

「杜安」乃越南姓氏,畫中上款「段永順」,即《傅抱石年譜》中所述及「法國駐華使館人員」杜安(1914-1978)之父親。

段永順(1882-1946),法籍越南人,獲法學博士銜,曾服務於法國南錫市上訴法院。

身世

杜安先祖於明室傾圯之際,避兵遷移越南,世代安居繁衍,其父永順娶法裔女子,故他乃越法混血兒。他生於越南,赴法國接受教育。歐戰爆發,法國陷敵,他投身戴高樂將軍長官之「自由法國」,奮起反抗,獲派赴北非之法屬阿爾及利亞,加入印支殖民地炮兵營,官階中尉。一九四三年,轉赴印度,接受空降訓練,策劃潛入當時軸心國成員日本佔領之越南,蓋其身份可資掩護,於敵後徐圖興複。一九四三年八月廿七日,國民政府與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即「自由法國」)建立關係,杜安一行身負秘密任務,同日自加爾各答飛抵昆明,轉赴重慶。

有稱其身份為「使館翻譯」,他初扺陪都時,尚未有使館之設,實際主理宣傳事務,在重慶電台設立法語廣播服務,與所謂「翻譯」一職毫無關係。又謂「懂中國話,帶有廣東口音」,他似不諳中文,與傅抱石見面時尚需翻譯陪同,關於中國文化歷史知識有賴身邊友人詳告,也許眾口轉述未確,或將他與所攜之華人翻譯身份誤調,以至張冠李戴!

傅抱石《陽關送別圖》

傅抱石《陽關送別圖》

來源:香港蘇富比,二〇〇一年十月,

「摘僊館珍藏近現代名畫」專場,編號102

又據傅抱石在一九四四年五月寫有《陽關圖》,題曰「癸未九月廿一日,予所寫《陽關圖》為法國杜安先生藏去……」,所述日子乃公歷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九日,即杜安間關千里抵渝,未及兩月,正值工作未得開展,同儕間人事紛擾之際,卻有閑暇心情賞畫購買,並結交傅氏,行徑倒令人嘖嘖稱奇。他口中頗有提及的名字,卻是軍統負責人戴笠、中美合作所副主任、美國海軍中校梅樂斯(Milton Miles)等,皆中美情報頭子,他攜返法國之多方印章,雖非名家鑴刻,卻有出於戴笠所屬而刻製者,從上述種種跡象推之,其真實身份模糊未辨。他自一九四三年八月廿七日抵昆明,逗留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中旬抗戰勝利,約於年底離華返越,後再回法國。一九七八年歿於希臘。

杜安親撰記錄駐華經歷之法文打字稿

杜安在華時收藏之印章

杜安在華時收藏之印章,

其中有印文為「道安」者,亦杜安之譯音

畫緣

「杜安」=「Doan」=「段」

杜安具華人血統,留渝兩載,置身深厚中國文化傳統之氛圍中,耳濡目染,遂生追溯家族根源之意。他商諸翻譯,鋪展中華文化發源地之黃河流域地圖,春秋時鄭國疆域即於此地,遂引鄭莊公弟叔段之故事,蓋其姓「杜安」之中文轉音即「段」,以此淵源,取《左傳?鄭伯克段於鄢》篇章為題,修函邀傅抱石以此入圖,寫成《鄭莊公會母》。

傅抱石《鄭莊公會母》

來源:香港蘇富比,二〇一六年十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1362

畫家複接此源流,焦點仍緊扣其姓氏「段」。若祖先上溯春秋鄭國之叔段,則東漢時軍事奇才段熲乃延續此追尋先賢之過程,蓋段熲祖先出自叔段,遂據段熲「夜破東羌」之歷史故實,現於筆下,此或同出於杜氏身旁翻譯之提議,兩者題旨貫串,歷史時序編排具先後之分,但皆源自段氏一脈,最後在畫中如何體現,則仰仗傅抱石之構思與筆下功夫了!

畫家為杜安繪製之《夜破東羗圖》

來源:香港蘇富比,二〇一六年十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1482

他按段熲之歷史題材,先後寫成本幅《西山夜渡圖》及《夜破東羗圖》兩幅,取材如一,構圖、創作手法卻大異其趣。本幅承襲傳統,風格寫實,偏重行軍列隊氣勢,處理手法上接明清時代之歷史畫卷;《夜破》則手法創新,構圖見虛實相應,以氣氛營造為主,畫面較具戲劇效果。

寫畢,與杜安碰面,展陳所攜畫卷,先出示已裝裱之本幅《西山》,其畫恰如杜安想象之中國傳統歷史圖卷之典型,參合傅氏獨特之筆墨風格,故甚感滿意。畫家複撿未付裝池之《夜破》,自謂醉後寫之,一同贈予。據傅抱石在題跋上稱,上古圖籍多有散佚,且時逢戰亂,引據資料,求之匪易,故以此為題,考證細節,一景一物,費煞思量,反覆斟酌,方可下筆,且一圖兩畫,手法迥異,難度之高,無疑屬畫家自我挑戰!

歷史

本幅取自班固〈後漢書〉,內容乃東漢時段熲率兵平定東、西羗諸役中之一幕。段熲,甘肅武威人,活動於公元一世紀後半期,幼習騎射,通謀略,投軍旅,戍邊征戰十餘年,與羗人作戰先後百餘次,率平定東、西羗,以功封侯,食邑萬戶。圖中所記,正是建寧二年(169年),段熲調遣將領,分兵追擊東羗,軍士夜上西山,圖一舉殲敵。

傅氏實經仔細思量,取縱長畫面,透過窄長太空,營造於崇山峻嶺行軍之壓迫感,只見軍士荷戟,銜枚噤聲,側身低頭,隊伍如長蛇曲折般,穿插於密樹層岩中,依山勢,自上而下,緩緩而行,軍容井然有序,刻見紀律嚴明。行列中,一人系冠披甲,於眾兵擁簇下,俯伏坐騎上,見其面頰方正,三綹長須,目光炯然,儀容威嚴,坐騎通體雪白,系以朱色韁轡,在皂衣行列中格外矚目,旁有「段」字大幡展動,三軍主帥段熲赫然在目。圖中人物眾多,雖難逐一交待,除主角段熲外,畫家未有忽略其身傍隨員,衣冠服飾,持旗執韁,以至面貌神情,皆有著墨。隱現山中之大隊,距離漸遠,容貌漸次模糊,僅見冠頂戟端,旌旗招展,於蜿蜒盤曲之山道魚貫而行,千軍萬馬,足堪想象!

〈明皇幸蜀圖〉

唐代山水畫家李思訓(一說李昭道)創作的青綠山水畫,該畫縱55.9厘米,橫81厘米

明 佚名《出警入蹕圖》局部

畫家處理手法接近傳統,或借鑒於前人構圖,如〈明皇幸蜀圖〉,如〈出警入蹕圖〉,取其行伍結隊布列,層層轉進於山林之景象,輔以其筆下典型之山水布局,重巒積疊,林蔭密護,樹石縱橫交錯,深夜行軍之肅穆森嚴情境,於此畢現。畫家取擅長之散鋒擦染之法,敷以深沉色調,亟見山體之厚重感,赭墨交融,偶點以靛藍、石青,皂衣行列中醒以白馬紅纓,突出人物主次關係,更屬神來之筆。畫上取完整之「中華民國」年號紀年,傅抱石應杜安囑寫之作,皆紀年如此,或因對方具外交官身份。又曰「中國陪都重慶」,兼署創作之具體日期,即日寇投降一周之後,自有慶賀抗戰勝利之意,亦屬畫家筆下僅見者。

本文轉自月雅書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