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訪《寶貝兒》楊冪:沒有劇本去摸索人物的過程讓人感到恐懼



“如果我不完美,是否還是你的寶貝。”


電影《寶貝兒》的正式海報中,片名的下方有著這麽一行slogan。


而在海報更為顯眼的位置,楊冪的面龐佔據了半壁江山,她臉色暗淡,皮膚粗糙,甚至連嘴唇都毫無血色。




當《寶貝兒》首次公布劇照和海報的時候,很多觀眾心中都是“這是楊冪???”


各種議論紛至遝來。


是的,出現在《寶貝兒》裡的江萌,是一個從未出現過的楊冪。


此前楊冪有過的代表性角色,諸如《小時代》中的林蕭,《何以笙簫默》中的趙默笙,個個青春靚麗、甜美可人。      


用楊冪自己的話來說,“很難有人找我演江萌這樣的角色。”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楊冪接下了江萌這個角色。那時候,其實連她自己心裡也沒有底:“連劇本都沒有,心裡怎麽會有底。”


不僅楊冪自己,甚至連導演劉傑也覺得這是一次賭博,但他自始至終都相信一點,“楊冪有少女感,把她扮成二十歲的人我是信的”。


雖然劉傑對於選擇楊冪來演江萌有信心,但如何把楊冪變成江萌還是著實花了不少功夫。


在劉傑看來,楊冪原先的表演方式完全不適用於《寶貝兒》這部電影。要演好江萌這個角色,楊冪首先要拋去過去的經驗,進入江萌這個人物的狀態中去。


“《寶貝兒》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電影,作為女主角的楊冪必須要走入人群,用清場加群演的方式,怎麽都是假。”




慣以給演員壓力的劉傑,再次拿出了“看家本領”,他甚至還扔下了一句“狠話”:“做不到這種程度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宣告失敗了。”


所以在楊冪進組之後,劉傑並沒有開鏡拍攝。為了把楊冪變成江萌,劉傑首先帶著她去福利院看望殘疾兒童,去往醫院聽護士講相關故事,讓她對這個人物產生共情。


當然,最難的事情是讓楊冪上街體驗生活。


劉傑扔給楊冪一套樸素的衣服,讓她不要梳頭,頂著素顏出門,專門去農貿市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起初,還會有劇組工作人員、楊冪助理等人一同前去。但為了不引起路人注意,劉傑甚至把楊冪的助理也支開,讓楊冪一個人扔到街上去了。


回憶起楊冪第一次單獨走入人群的情境,劉傑說道,“我相信她是恐懼的,是真的害怕。”


不過有著劇組化妝師的加持,伴著土裡土氣的的裝束,走在人群中的楊冪發現這個過程倒也比想象中的輕鬆。拍其它戲份的時候,楊冪沒事就會去街上溜達,走累了就一屁股坐在馬路牙子上,周圍人來人往,也沒人認得出來。


連楊冪自己也說,“不抱著雜亂的想法和目的,反而沒了負擔,也沒有人再覺得我是‘外來人’。”


克服了心理上的這第一道障礙之後,劉傑開始給楊冪不斷設定難度,南京話、手語……一道一道的難題等著楊冪去闖關。




為了達到劉傑導演的要求,楊冪開始跟著南京話老師學習,收工後開始聽用南京話播音的廣播電台,每天都強迫自己生活在南京話的語言體系中。


用楊冪自己的話說,到了《寶貝兒》殺青的時候,她的南京話“已經非常嫻熟了。”即便沒人教新的話,她也能無師自通知道每句話應該怎麽說了。


而手語這項挑戰,對於楊冪來說,甚至要比南京話還稍微簡單一點。到後來,這兩個挑戰在楊冪看來已經構不成問題,而是化為了自己的技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面對劉傑導演的壓力,楊冪很好的完成了任務,闖過了一關又一關的挑戰。就連對演員要求非常嚴格的劉傑導演,也覺得楊冪其實是一個很頑強的演員,“你給她多大壓力,她都能給你懟回來。嘴上不服輸,最後很機敏地懟你一下。”


從結果來看,劉傑覺得自己賭成了。“能去多倫多和聖塞巴斯蒂安,收獲一些好評,我很滿意。”


不僅如此,劉傑導演堅信《寶貝兒》可以成為像自己的處女作《馬背上的法庭》一樣歷久彌新的作品。




“十年、二十年之後再看,我相信大家依然可以看到它的閃光點。”

  

【採訪實錄】


貓眼電影:導演當時為什麽會找楊冪來演江萌這個角色?


劉傑:我覺得她合適。第一,我覺得她有少女感,把她扮成19、20歲的我信。這個非常重要,我不信的話,這個事就垮了。


還有一個,因為她瘦,她是屬於瘦而有勁,我覺得她會是這個人物。


貓眼電影:導演您對最後的效果滿意嗎?


劉傑:我自己覺得賭成了。我們現在能夠公映,能去多倫多,能去聖塞,能收獲一些好評,這事已經賭成了。起碼這個電影我是滿意的。


我很堅信這個電影跟《馬背上法庭》一樣,十年、二十年之後看的話,大家仍然能夠看到它的閃光點。

 

貓眼電影:為什麽將故事放在南京?


劉傑:不光是無肛,還有先天性心髒病和腦缺氧。為什麽疊加這樣一個因素?是想要讓電影有一種緊迫感,這樣一個小孩是隨時會死掉的。


貓眼電影:放在南京需要講方言,其實是增加了表演的難度的。


劉傑:對於我來說的話,就是想給她增加難度,想要追求真實感。我覺得既然咱們挑戰,就得給她一個難度高的選項,所以後來又疊加了手語。


貓眼電影:冪冪為了南京話練了多久?


楊冪:我其實是進組了以後才知道要說南京話的,而且是在拍了第一場戲以後,劉傑才說咱們試試南京話。劇組有專門說南京話的老師每天跟著我,從早到晚一直在跟我講話。收工了以後也跟我發微信說南京話。劉傑也讓我下了一個南京電台的廣播每天聽,去適應南京話的體系的和環境。以至於最後殺青的時候,我已經非常嫻熟了,不用南京人教我,我也知道話應該怎麽說了。


貓眼電影:南京話給你的表演增加了多少難度?


楊冪:一開始是個難度,南京話會讓你跳出角色本身。我表演的時候,還要想著說南京話。一開始確實沒有辦法分心做這件事,就覺得很難。難也得做,那就做。但是後來就不會覺得南京話和手語是困難,它已經成為你的一項技能了。手語也是,我覺得手語比南京話還是稍微簡單一點。


貓眼電影:聽說進行了很多補拍工作,在電影中展現了多少?


劉傑:95%吧。其實不是補拍,是改了人物關係,甚至改了演員和故事。其實了新拍了一個電影。


貓眼電影:聽說電影拍攝沒有清場,這對楊冪的表演有影響嗎?


劉傑:我們所有的戲都沒有清場,所有拍攝都是真實的環境。


其實第一次到那種環境的時候,我相信她真的害怕,她是恐懼的。但是她化成那個樣子,真的走在人群之後發現沒事,膽子就越來越大。我們拍攝的時候,她自己在街上溜達,累了就一屁股坐在馬路牙子上,周圍人來人往都沒人理她。


楊冪:第一次不是清不清場的問題,是沒有劇本,人物都在摸索,其實是對人物你不確定。這個摸索的過程讓人覺得恐懼。


劉傑:我是跟她說過狠話的。這樣一個現實主義的電影,如果你不真的走入人群,而是用那種清場加群演的方式,怎麽都是假。我說,如果你不接受的話,那我們的戲現在就可以宣告失敗了。


貓眼電影:劉傑導演是個喜歡給演員壓力的導演,他給你哪些壓力呢?


楊冪:最早其實就是南京話。


劉傑:她其實挺頑強的,你給她多大壓力,她都能給你懟回來。就是嘴上不服輸,最後很機敏地懟你一下。


楊冪:劉傑就會說,為什麽我拍這麽久你還不哭?你看我拍別的演員,誰誰誰多長時間就哭。


我說你都不哭,我幹嘛要哭,我說我不哭,就不哭,就是這種。


貓眼電影:冪冪這次演江萌有去體驗她的生活嗎?


劉傑:去了福利院、村子、醫院新生兒病房、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然後去小攤上買東西。哪兒人多就往哪扎。


主要是想讓她在在心理上了解這個群體,讓她去觀察跟江萌身份相似的女孩子,去觀察她們的衣著、神情。其實我覺得這是個洗腦的過程。


楊冪:就我跟劉傑倆人,沒有別人。

 

貓眼電影:所以只有冪冪跟導演兩個人去那些地方?


劉傑:當然也是會有一群人去。去了以後特別怕扎堆,人一扎堆就會引人注意。最初的時候,大家都不能想象把她一個人扔街上去,覺得出事了怎麽辦?所有人都會緊張。我當時要求她的經紀公司,你們只能跟一個人,最後就是她的助理跟著。後來我對小助理說,你都不許去,小助理就不去了。


我覺得她一開始是一定是害怕的,可能這麽多年都沒乾過這種事,自己一個人背個小包上街了。


貓眼電影:冪冪接下來有沒有想嘗試的角色?


楊冪:看緣分。在拍這部戲之前,我沒想過劉傑會來找我演這樣一個角色。順其自然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