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保監會:重拳出擊規整保險銷售誤導 重罰存單變保單

  一批“存單變保單”的被罰了! 銀保監會重拳出擊規整保險銷售誤導

  本報記者 李致鴻 北京報導

  導讀

  某保險公司業務負責人指出,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誤導消費者行為時有發生,具體表現在,將保險產品混同為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進行銷售、“存單變保單”、炒作產品停售,以及在消費者投訴、退保等事件發生時消極處理、拖延推諉等問題。

  銷售誤導,深惡痛絕。

  6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消息稱,其嚴肅查處了一起保險銷售誤導的典型案例,責令相關銀行和保險公司整改。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銀保監會對這起案例相關機構和責任人從重進行處罰,將懲防並舉,注重預防,嚴厲查處各類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繼續加大對保險銷售誤導行為的治理力度。

  重罰存單變保單

  具體而言,2016年12月,家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王某帶著500萬元到銀行存款,卻被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保險推銷員和支行行長聯合欺騙,購買了一份100周歲後才能取回的保單。發現被騙後,王某向警察局報案,向監管部門投訴,找銀行行長討說法,跟保險公司談判協商,甚至以命維權,最終拿回了本金和利息。

  中國銀保監會嚴肅查處了這起保險銷售誤導的典型案例,責令相關銀行和保險公司整改,停止銀行代理保險新業務1年並處保險公司60萬元罰款,處銀行30萬元罰款,對相關銀行和保險公司責任人給予警告並處3-5萬元罰款。

  事實上,類似行為屢禁不止。中國銀保監會保險消費投訴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消費者投訴涉及人身保險11707件。其中,銷售糾紛投訴4907件,佔人身保險投訴總量的41.92%,主要反映誇大保險責任或收益,未如實說明保險期間、不按期貨費後果、解約損失和滿期給付年限等重要合約內容,以及虛假不實宣傳等問題。理賠糾紛投訴3246件,佔比27.73%,主要反映核賠階段責任認定爭議、核賠時效慢、核賠金額爭議等問題。退保糾紛投訴1140件,佔比9.74%,主要反映退保金額爭議、退保時效慢等問題。涉及險種方面,疾病保險、醫療保險等保障型產品投訴顯著增加,同比增長41.63%。

  某保險公司業務負責人指出,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誤導消費者行為時有發生,具體表現在,將保險產品混同為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進行銷售、“存單變保單”、炒作產品停售,以及在消費者投訴、退保等事件發生時消極處理、拖延推諉等問題。

  其中,“存單變保單”是現實中消費者頻頻投訴的問題,原因是儲蓄、保險界限模糊,銷售人員含糊其辭,所以需要明確保險定位,這對保險專業化形象的樹立具有重要作用。

  四管齊下規整銷售誤導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近期,中國銀保監會進一步強化了對保險銷售誤導的查處懲戒力度。針對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典型問題和突出公司,組織開展“精準打擊行動”;針對人身保險銷售、管道、產品和非法經營等方面問題開展人身保險“治亂打非”專項整治。

  6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實名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列明了違反該辦法的監管處罰措施。例如,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第三方網絡平台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辦法,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認定其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將其列入聯合懲戒對象,實施聯合懲戒。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違反該辦法,存在使用虛假身份證件、冒用他人名義、提供虛假資訊等行為的,由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根據相關規定,納入失信行為記錄名單。

  6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下一步,將從四個方面繼續加大對保險銷售誤導行為的治理力度。一是注重預防,通過完善相關監管制度、嚴格保險機構和人員的主體責任、督促保險機構加強從業人員合規培訓與誠信教育,加強對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保險行銷宣傳行為監管。

  二是通過完善保險公司服務評價、推進保險服務標準化建設、抓好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落實、研究制定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細則等,致力於從正面引導、反向倒逼、過程跟蹤三個角度督促保險公司提高服務品質,杜絕銷售誤導。

  三是通過適時公布涉及消費者利益相關資訊、督促保險公司公布與消費者利益相關資訊,不斷提高資訊透明度;通過加強風險提示,揭示保險消費中的風險點,提示消費者相關注意事項,幫助保險消費者識別和防範銷售誤導行為。

  四是通過加強風險提示,揭示保險消費中的風險點,提示消費者相關注意事項,幫助保險消費者識別和防範銷售誤導行為。(編輯:李伊琳,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