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久天長》被3小時片長憋死?《複聯4》就笑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這句話對於電影似乎同樣適用。

上映十多天,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取得了4200萬的票房,雖然雖然創下導演個人作品票房紀錄,然而,據報導,《地久天長》製作成本有6000萬,即便算上海外發行等其他方面的收入,影片仍然需要過億才能收回成本。或許正是由於回本壓力,才有了引發爭議的王小帥“朋友圈行銷事件”。

《地久天長》片長175分鐘,是《黃金時代》(179分鐘)之後國內院線公映的最長國片。“朋友圈行銷事件”之後,不少人質疑王小帥,當初他認為胡波近4小時(導演剪輯版234分鐘)的處女作《大象席地而坐》需要剪短,自己導演作品卻剪出了“地久天長”的非常規篇幅,這難道不是雙標嗎?

與此同時,漫威十年布局的終極之戰《復仇者聯盟4》(以下簡稱《複聯4》)正式宣布中國內地將比北美提前兩天於4月24日上映。據悉,《複聯4》片長為182分鐘,超過3個小時,這意味著該片是漫威宇宙有史以來篇幅最長的影片,有網友調侃“觀眾進影院前需要考慮控制飲水量了”。可以看出,觀眾對於3小時的《複聯4》沒有反感,反而有一種“加量不加價”的驚喜。

為什麽藝術片需要遵循主流院線商業放映規律,反而商業大IP電影在時長上卻變得相當任性且狂野了呢?

什麽樣的電影配得上“3小時+”時長?

一般而言,藝術電影在時長上更加自由,而商業電影的片長更加保守。

世界上最長的電影《失眠妙方》長達87小時(5220分鐘),這是1987年的一部美國片,影片的內容主要是一個人在那裡朗讀詩歌。另外一部“長片”則是48小時的《世界上最長最沒意義的電影》,它於1968年8月在倫敦藝術實驗室上映,片中沒有實際的畫面被拍攝,而是完全由片斷、廣告、未發行的電影組成。

由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拍攝的的紀錄片《帝國大廈》長達485分鐘,整部電影就是鏡頭一動不動對著帝國大廈拍了8個多小時。紀錄片的片長也經常破紀錄,王兵拍攝的《鐵西區》長達551分鐘,紀錄片大師尤裡斯·伊文思上世紀70年代在中國拍攝的紀錄片《愚公移山》為763分鐘。

這些“超長”電影要麽以一種先鋒實驗姿態表達一種藝術理念,要麽用大篇幅來對影像史料進行紀錄,這些電影即便在藝術片中也十分冷門,自然不在乎片長。如果一部藝術片要在主流商業院線進行放映,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目前來看,胡波執導的《大象席地而坐》將近4小時(234分鐘)的篇幅創立了近年來華語電影的時長紀錄,這個片長超過了賽爾喬·萊翁內229分鐘導演剪輯版的《美國往事》,當然,《美國往事》當年院線公映的也不是這個版本。然而,《大象席地而坐》在拍攝之時的成本十分苛刻,只有73萬,即便很難在國內上映,相信如果獲獎海外發行版權也很容易回本。

當一部藝術電影的成本控制無法做到這樣的程度,它就必然要考慮普通觀眾的觀影習慣和體驗。眾所周知,王全安執導的《白鹿原》柏林電影節版188分鐘,國內試映版220分鐘,公映版本為154分鐘。最終《白鹿原》在國內取得了1.4億的票房,這在2012年已經十分不易。

但對創作者而言,辛辛苦苦拍出來的素材,剪一幀都是痛。在接受新浪電影的採訪時,王小帥對於片長問題這樣回應,“從創作的角度,這個片子的最佳時長也就是這個了。看完之後的很多人都覺得不長,就應該再長一點,就這麽一個跨度容量和體量,要講述這麽幾家人這麽長時間的時代變化的話,這個一點都不長,這是整個題材決定的。”

同樣,對於3小時的漫威電影《複聯4》,導演羅素兄弟也是迷之自信:“《複聯4》的內部試映分數,可以說是漫威有史以來最棒的高分電影之一,所以即使本片時長很久,它都很有可能被觀眾所接受。這會帶來獨一無二的觀影體驗,大家一定會很想分享這部影片的想法和感受,而且這種感受一定會超過《複聯3》。”

超過3小時的片長對於商業電影來講已經是一種傲慢和炫耀了,這是一種獨屬於漫威宇宙的優越感。182分鐘,這是《蝙蝠俠大戰超人》當年隻敢放到藍光碟裡的導剪版長度,此前超英電影最長的應該是諾蘭的《蝙蝠俠之黑暗騎士崛起》(165分鐘)。

和3小時的《複聯4》能夠做對照的是,《金剛狼3》和《死侍》刻意用R級的尺度來實現一種風格化的視覺呈現。一般而言,R級會限制一部電影的觀眾群,絕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都自覺追求PG或者PG-13的分級,從而實現觀眾的最大化。《金剛狼3》和《死侍》就通過“惡趣味”的R級來實現差異化競爭,雖然有可能損失了一部分觀眾,但是服務好了核心粉絲,甚至可以這樣說,R級的噱頭也是一種行銷策略。

對於漫威這種全球大IP,也許片長、分級都不是事,它要做出的突破是,每一次都能給觀眾不同的新鮮感,3小時、R級也是一種新鮮感。

主流電影的時長是如何確定的?

在國內,絕大部分院線電影的時長在90分鐘-120分鐘之間。就類型而言,動畫電影的時長一般都比較短,《大聖歸來》的片長只有89分鐘。在春節檔上映的兩部動畫片的時長同樣很短,其中《熊出沒·原始時代》90分鐘,觀眾更低幼的《小豬佩奇過大年》僅有81分鐘。

是不是片長越短就越受歡迎?這可不一定。比如,在春節檔影片中,周星馳導演作品《新喜劇之王》僅有91分鐘,比2016年春節檔的《美人魚》93分鐘更短,這便引發一部分影迷不滿。雖然,視頻網站一般把時長超過60分鐘的網生內容稱為“網絡大電影”,但通常來講,90分鐘是一部“正常電影”的時長金線。

為什麽一部電影的時長一定是90分鐘到120分鐘呢?高曉松在《曉說》引用希區柯克的一句話來回答,“一部電影的時長應該是人類憋尿的極限”。所以,人們在談論一部電影好壞與否時,經常使用“尿點”一詞。這是生理學上的解釋,心理學對此也有看法。

日本作家樺澤紫苑在《為什麽精英都是時間控》一書中提到一個叫“15-45-90法則”的理論,他認為人的注意力維持時間分別是15分鐘、45分鐘和90分鐘。尤其是90分鐘很關鍵,人有“亞晝夜節律”,以90分鐘為周期。這是通過研究人的腦電波獲得的結果,人的清醒度以90分鐘為周期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注意力在持續90分鐘後會產生倦意。

事實上,好萊塢主流電影的時長不是一直都是90分鐘-120分鐘。1939年的《亂世佳人》238分鐘,該片將會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展映;1962年的《阿拉伯的勞倫斯》216分鐘;1965年的《日瓦戈醫生》197分鐘;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194分鐘;2005年的《金剛》187分鐘;2004年的《魔戒3》更是長達201分鐘。

在好萊塢早期的“超長”影片放映過程中,一般還會有“中場休息”,這時候大銀幕出現字幕intermission。起初,電影使用膠片卷軸放映,放映師需要一些時間來換卷軸,因此有一個間隔,當然這主要發生在長片放映過程中。今天,我們在網上觀看一些好萊塢超長的史詩片時,還是會看到視頻中有intermission的中場休息時間,這種因為時長過長而產生的“中場休息”,在一些印度電影中依然很普遍。

對於今天的國內院線而言,時長影響的是排片。很明顯,2小時以內的電影有利於排片,3小時的電影會讓排片每天少一兩場。在重要檔期的競爭中,片長短顯然在排片上更勝一籌。然而,在今年春節檔,125分鐘的《流浪地球》票房碾壓了91分鐘的《新喜劇之王》。這也表明,好內容才是影片第一要義。

就當下中國電影時長而言,藝術電影如果不能嚴格控制預算,在進入主流院線之時,還是要考慮普通觀眾的觀影體驗。那種好萊塢商業大IP電影炮製出超常規的片長,它的前提是已經和觀眾建立起友好的互動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加量”是一種福利,表明上看是挑戰觀眾,本質上是服務觀眾,這也是商業電影在大製片廠體制下的一種“破壞式創新”。

【文/楊文山】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