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爭奪屈臣氏,騰訊、阿里想得到什麽?

虎嗅華東報導

作者 | 避難所小子

零售戰場上,騰訊和阿里或許已經有了下一個爭奪的方向。

台灣時間3月20日上午消息,據彭博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在內的一個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的屈臣氏股份。

知情人士稱,淡馬錫尋求通過出售所持屈臣氏約10%股份獲得大約30億美元資金,而騰訊可能會聯手一些投資基金共同對屈臣氏的股份發起收購,並且,這些股份也吸引了阿里的興趣。對此,阿里巴巴、騰訊和淡馬錫的代表均不予置評。

美妝行業新機遇

屈臣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國際保健美容零售商,業務涵蓋保健及美容、高級香水及化妝品、飲品製造、食品、電子及洋酒四大類,截至2018年6月,屈臣氏集團在全球24個市場經營超過1.44萬家商店,在中國有3377家屈臣氏門市。

發展至今,屈臣氏在一二線城市的覆蓋已趨完善,三四線低線城市是其主要擴張區域。在一二線城市,屈臣氏可能還不敵絲芙蘭、悅詩風吟等美妝連鎖,不過在三四線城市,屈臣氏已經覆蓋了更廣闊的市場。

品牌方想滲透低線城市,屈臣氏是不得不重視的分銷渠道。

經濟平穩,社零數據觸底的當下,快消品行業也進入了平穩狀態。不同的是,美妝行業好像從未受到影響,反而成了品牌跨界的首選——主業放緩的ZARA開始涉足美妝,連跟時尚沾不上邊的大白兔、周黑鴨和瀘州老窖也推出了唇膏、口紅和香水。

虎嗅·高街高參往期文章就有提到,美妝洗護極大受益於開放進口和消費升級,並且在三四線城市有很大的滲透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口紅效應”在發揮作用,小巧精致的化妝品,也能帶來大大的滿足感。

雖然商超大賣場依然是美妝個護的主力銷售渠道(約佔三分之一),但據尼爾森的報告,線上平台和化妝品專營店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這與消費者個人護理意識覺醒是一致的。在當下,屈臣氏分銷網絡會體現出更高的價值。

2014年,淡馬錫收購屈臣氏集團24.95%的股權,花費440億港幣,換算成整體估值為440/24.95%=1763.53億港幣,大約225億美元。據消息,此次淡馬錫尋求出售所持屈臣氏約10%股份獲得大約30億美元資金,即屈臣氏估值為300億美元,比2014年提升33%。

不過據彭博報導,潛在買家將受邀參加本月的管理層介紹會。最終決定尚未作出,潛在買家也不一定會提出切實報價。估值預期差異可能會讓交易難以達成,而淡馬錫仍有可能決定保留股份。

騰訊、阿里想得到什麽?

關於屈臣氏中國的近況,可參考虎嗅·高街高參文章

《盒馬不收“入場費”,屈臣氏卻要反其道逆襲?》

其實從2015年開始,屈臣氏中國區的業務增長已經陷入了停滯,並且在2016年首次出現了營收負增長,同時同店銷售下降10.1%;到2017年,同店銷售額繼續下滑4.3%。不過後續經過一些了的門市調整、品牌升級,2018上半年,屈臣氏中國營收、門市數量、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均還是取得了10%~16%的增長。

屈臣氏龐大的分銷網絡,有很多獨家代理的國外品牌和商品,並且,屈臣氏已經完成了完善的銷售數據積累,中國區CEO高宏達曾說過,屈臣氏超過百分之八十的銷售額都來自會員,因此他們對顧客非常了解,他還曾表示屈臣氏會借由大數據對會員生活形態做精準畫像描述,分析其行為。

不管是分銷渠道,還是會員數據,對阿里而言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並且去年屈臣氏門市開始接入餓了麽,在日化個護領域完善餓了麽+口碑的整體O2O戰略部署。

至於騰訊,與屈臣氏集團其實早有合作。

去年,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就舉行過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超市,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見文章《李嘉誠沒賣掉的百佳,為何換上了永輝、騰訊的“馬甲”?》)。

去年下半年,騰訊遊戲主業出現問題後,才算正式開始做to B的業務,只是,沒有足夠的行業經驗和業務場景做支持,缺乏零售運營經驗的騰訊只是“依葫蘆畫瓢”。

在“百佳永輝”中,騰訊依然不是主導,隻做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虎嗅文章《騰訊的零售“饑渴”》也早有分析,騰訊投資零售,更像是和阿里抬轎子,雖然在零售變革中起不到主導作用,但投資的財務收益也很可觀,可以借“智慧零售”概念賺上一把。

如果騰訊投資拿下了屈臣氏的股份,只能說,它多半還是看重屈臣氏作為優質資產的投資價值,而不是像阿里一樣看重與自身業務的協同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