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T華澤停牌兩年後複牌:退市無懸念 跌停板或創紀錄

  *ST華澤停牌兩年後複牌:“退市無懸念,跌停板或創紀錄”

  停牌兩年多的*ST華澤(000693)3月21日複牌後,遭遇兩個跌停板。

  這還只是這家2017年度業績預虧逾十億的上市公司的表象。其背後是,該公司2017年計提壞账超過15億;監管層稱該公司“內部治理混亂,實際控制人涉嫌通過資金佔用等方式惡意掏空上市公司”;該公司實控人王濤已被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多家公募基金下調該公司估值,並預測其會淪為“仙股”;該公司股票將因連續三年虧損而被暫停上市。

  *ST華澤,路在何方?

  有分析稱*ST華澤退市基本成定局

  3月22日,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T華澤,000693)開盤繼續跌停,收報11.29元,86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

  此前一天,停牌兩年多的*ST華澤股票複牌,開盤毫無懸念地封在跌停板上,收盤報11.88元,盤中顯示超60萬手等待出逃。

  3月20日,*ST華澤披露了公司2017年的業績預告。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度預計虧損14億-19億元,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應收預付账款長期掛账,清收效果甚微,壞账風險加劇”,這也導致公司2017年計提的壞账超過15億。

  *ST華澤還在公告中提示稱,公司存在被終止上市的可能,這取決於公司2017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那麽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在公司披露年度報告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除了上述情形,*ST華澤還面臨著另一個被退市的情形,即其複牌後遭遇暴跌成為“仙股”(即股價跌破1元),並連續保持20個交易日,公司也會被強製退市。

  這種局面並不是不可能,自*ST華澤今年1月31日晚間公告披露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後,華商基金、招商基金、銀華基金、華富基金、大成基金、鵬華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分別下調該公司估值。

  其中,華商基金與鵬華基金對*ST華澤的估價最為悲觀,估值下調至0.55元/股。若以此為參考,*ST華澤總市值將由停牌前的67.88億元縮水約95%,相當於該公司股票將遭遇61個跌停。在此之前,A股連續跌停的紀錄是ST保千里創造的29個跌停。

  有證券分析人士稱,*ST華澤退市基本成定局,關鍵在於監管層的態度,*ST華澤是被證監會辦成了鐵案,其被定性為一起上市公司內部治理混亂,實際控制人涉嫌通過資金佔用等方式惡意掏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資訊披露長期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嚴重損害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件。

  事實上,已有散戶開始尋找後路,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知名維權律師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已代理此案,其告訴記者,已有股民在谘詢委託他,但現在人還比較少,其表示凡在2014年4月25日-2016年2月29日(含)之間買入該股票,並在2016年2月29日(*ST華澤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時仍持有的投資者,都可以尋找律師申請索賠。

  *ST華澤的前世今生

  公開資料顯示,*ST華澤全稱為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應虎,主要業務是低鎳鎳鐵、硫酸鎳及副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有色產品的經營貿易,其前身為成都聚友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聚友)。

  S*ST聚友系成都泰康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來,是原紡織工業部在西南地區定點生產滌綸長絲的一家現代化大型化纖企業,1997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5月因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

  央視財經頻道報導,陝西華澤鎳鈷金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華澤)成功借殼,*ST聚友(更名為華澤鈷鎳,即現在的*ST華澤)才最終在2014年1月10日恢復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也由陳健變更為王應虎(王輝、王濤之父)、王輝以及王濤。

  資料顯示,作為陝西華澤實際控制人的王應虎於1994年創辦陝西星王化工公司,1996年改製為陝西星王集團,2004年創辦陝西華澤鎳鈷金屬公司,2005年創辦西安鑫海資源開發集團。

  與此後幾年抽走上市公司資金一樣,王氏家族控制這家上市公司的過程同樣不能見光。

  2012年12月28日,S*ST聚友攜厚達513頁的《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稿)(下稱重組報告書),接受證監會的審核。作為本次重組所注入的最核心資產,陝西華澤精心掩蓋的黑幕被公之於眾。

  有媒體報導,準備重組上市期間,按照調解協定,陝西華澤實際控制人王輝等人,尚拖欠上海家飾佳(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家飾佳公司)3200萬元違約金,而本屬於家飾佳公司的陝西華澤10%股權,也應處於司法凍結狀態,但重組報告書提及此事卻認為“民事調解事項已履行完畢”。

  王氏家族與家飾佳公司的恩怨可以追溯到2007年10月。家飾佳公司以1.5億元獲得陝西華澤10%股權,後者高管曾公開透露,掏出了1.5億元真金白銀的家飾佳公司,甚至連陝西華澤的經營情況都無權獲知。

  家飾佳公司高管說:“我們入股之後,陝西華澤從不開股東會,董事會也僅開過一次,家飾佳向其派駐財務總監的要求被拒絕;陝西華澤也不按約定向家飾佳提供財務報表。”

  雙方因此訴諸司法。按照法院調解,王輝等人合計先後向家飾佳公司支付2.1億元,但拖欠了約3200萬元違約金。在此期間,本應還在家飾佳手中的陝西華澤10%股權卻已不翼而飛。

  當年的公開報導未能阻止王氏家族入主上市公司。2013年底,陝西華澤100%的股權注入上市公司,新增股東王輝、王濤兄弟兩人合計持股35.26%。隨後,股票簡稱更改為“華澤鈷鎳”,2014年1月10日恢復上市。

  資料顯示,重組之時,*ST華澤與王應虎等簽訂了盈利預測補償協定,協定約定陝西華澤2013年度實現的合並淨利潤不低於1.87億元,2014年度實現的合並淨利潤不低於2.08億元,2015年度實現的合並淨利潤不低於2.22億元。

  公告顯示,此後三年,陝西華澤僅實現淨利潤1.16億元、2.197億元和-1.2億元,完成率分別是62.17%、105.14%和-54.23%。除了2014年完成外,2013和2015年,陝西華澤均未完成承諾業績。

  按照協定約定,未完成承諾業績應拿出股份進行補償,*ST華澤並未獲得任何股份補償。*ST華澤在2017年半年報中表示,因大股東幾乎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全部質押融資等原因,導致盈利預測補償協定未能有效執行。

  2015年、2016年,*ST華澤分別虧損1.55億元和4.04億元,並因此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實際上,就在2017年7月,證監會已經查明了*ST華澤關聯方自2013年至2015年間違規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違規擔保以及違規信披的問題。

  證監會長達三年的調查

  證監會在多個場合披露了*ST華澤這幾年違法事實,而該案自2015年11月被立案調查到2018年2月6日開出罰單,歷經三年多,案情可謂複雜曲折,用證監會的描述,“調查人員為查清本案事實,先後前往21個省市自治區,61個城市的約170個銀行網點。”

  此次證監會查獲*ST華澤的違法內容主要包括未及時披露、且未在相關年報中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及相關的關聯交易情況;將無效票據入账和未及時披露、且未在相關年報中披露關聯方提供擔保等內容。

  證監會調查發現,2013年9月18日至2015年6月30日,*ST華澤通過關聯交易向星王集團(王濤家族持有該公司全部股份)提供資金,累計發生關聯交易金額約54億元。

  在此期間,星王集團持續佔用*ST華澤資金,截至2013年末,2014年末和2015年6月底,佔用資金餘額分別高達8.2億元、11.5億元和13.3億元。*ST華澤沒有依法披露這些關聯交易。

  此外,2015年*ST華澤為星王集團融資提供3億元擔保,為實際控制人王濤向他人借款3500萬元提供擔保,*ST華澤也均未依法披露。

  為掩蓋關聯方長期佔用資金的事實,王濤安排人員搜集票據複印件,將無效票據入账充當還款,金額高達37.7億元。

  資料顯示,*ST華澤2013年應收票據的期末餘額為13.2億元,其中13.1億元為無效票據;2014年應收票據的期末餘額為13.63億元,其中13.61億元為無效票據;2015年上半年應收票據的期末餘額為10.99億元,其中10.98億元為無效票據。

  為此,*ST華澤從2015年開始不斷收到證監會的問詢函,比如前董秘黎永亮(2016.5-2017.4)在職期間,深交所的問詢函+關注函高達18份,平均1個多月就要領到一份問詢函。

  2017年7月7日,*ST華澤也受到了證監會的頂格處罰,對*ST華澤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對王濤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的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60萬元;對王應虎、郭立紅、王輝給予警告,並處30萬元罰款;中國證監會對其他高管作出相應處罰。

  證監會的處罰也逐漸加重,直到2018年2月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2018〕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對*ST華澤實控人王濤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副董事長王應虎和財務總監郭立紅分別采取10年、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證監會在一次內部通氣會上評述*ST華澤時稱,“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資訊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法關聯交易,違規資金佔用,惡性利益輸送等嚴重違法犯罪線索,不僅破壞資訊披露制度的嚴肅性,也加劇了市場波動。違規披露的根源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內部管理流程混亂,風險內控流於形式,合規披露意識淡薄。”

  “將會保持對此類違法行為的嚴打高壓態勢。”證監會在上述會議上說。

  時間回到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借殼*ST聚友時,2014年1月9日,在《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票恢復上市首日的提示性公告》中列舉了七項風險,其中第六項為實際控制人變更風險: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陳健變更為王應虎(王輝、王濤之父)、王輝以及王濤。王應虎、王輝以及王濤可能通過公司董事會或通過行使股東表決權等方式對公司的人事、經營決策等進行不當控制,從而損害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

  為此,王應虎、王輝和王濤出具承諾,保證在本次重組完成後,將按照中國證監會規範性檔案的要求,做到與上市公司在資產、業務、機構、人員、財務方面完全分開,切實保障上市公司在資產、業務、機構、人員、財務方面的獨立運作。

  此後幾年實踐證明,王氏父子背棄了自己的承諾。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