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耳鳴:因此困擾了一群耳鳴患者

具統計,約20%的人群正在經受耳鳴的困擾,那麼耳鳴是怎麼回事呢?

耳鳴被定義為沒有外界聲源刺激的情況下所感知的耳內聲音的感覺,有時會感覺頭顱內有聲音感覺,又稱之顱鳴。耳鳴的臨床表現多樣,常如流水聲,轟鳴聲,蟬鳴聲,汽笛聲,風潮聲等,還可由多個聲音組成。決多大數正常人在極端安靜的環境下都會體驗到「耳鳴」,它是人體內生理性雜訊或神經系統基本活動的反映,通常不會給人們帶來任何不良的感受,臨床上診治的耳鳴一般是指給患者帶來不良感受的耳鳴,它的響度較大,對患者身心造成極大影響,如失眠,疲勞,抑鬱,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激惹,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

耳鳴可分為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兩種,前者是患者本人能感覺到聲音,而外人感覺不到;後者則是不僅患者本人能聽到,檢查者或外人也可以通過一些檢測設備聽到耳內的聲音。前者機理不清,而後者往往可以發現引起耳鳴的一些因素,如血管畸形或血管瘤,耳周的一些肌肉功能紊亂像肌肉陣攣等。

關於耳鳴的相關機制有很多種,其中包括:內耳內毛細胞與外毛細胞的損傷,此時一般伴有聽力下降;生物化學機制包括自身增加的內源性的內啡肽,耳蝸內不正常的5-Ht水準;神經自發性同步活動紊亂;內傳出系統的影響包括腦乾中的聽覺傳出系統和網狀結構的病變等。

全身疾病也可引起耳鳴:1.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微小血栓或頸椎病等致使聽覺系統的血供發生障礙;2.內分泌失調,如甲亢等,影響耳蝸內外淋巴液循環以及離子濃度發生變化;3.神經的退行性變,如脫髓鞘病變,病毒感染,腫瘤,藥物中毒等;4.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精神緊張,抑鬱等神經精神疾病可以通過邊緣,情感系統影響聽覺中樞。

大量證據表明,聽覺中樞特別是大腦皮層參與了耳鳴的產生與維持,外周病變(中耳,內耳)解除後耳鳴仍可以持續存在。

由於耳鳴產生機制複雜,有耳鳴的患者應注意自己的聽力有無變化並及時求醫,聽力下降伴耳鳴的疾病常見於:

1.突聾,患者可能會突然感覺耳鳴,「影響」自己的聽力。突聾患者中耳鳴比例高達72.73%,且耳鳴均發生於突聾耳。臨床顯示耳鳴可作為先兆出現在突發性聾發生以前數小時,也可能與突聾同時出現,少數作為突發性聾後遺症成為一種難以根治的頑疾。突聾患者發病後要及時求醫,因為癥狀出現到開始治療的時間間隔越長,治療療效越差;

2.梅尼埃病,這種疾病患者主要以天旋地轉感伴噁心嘔吐為主,伴有耳鳴和聽力下降,此時建議患者儘早在耳鼻喉科進行診斷治療,一方面控制眩暈,一方面可以評估內耳前庭功能並針對性進行聽力康復治療。

3、頸靜脈球瘤,最初的癥狀則表現搏動性耳鳴,繼之可以出現聽力下降。

4、鼻咽部腫瘤如鼻咽癌早期癥狀一些患者可以出現單側耳鳴,伴傳導性聽力下降與回縮性涕血

5、聽神經瘤等耳蝸後病變,此時患者聽力逐漸下降並多數伴有單側耳鳴;當臨床上排除了以上疾病後,對於耳鳴患者臨床上此時多採用綜合治療方法,包括改善耳蝸血供,改善內耳組織能量代謝或神經營養藥物等。

耳鳴的診斷治療首先要作全面的檢查,排除一些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的引起耳鳴的因素,如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疾病,局部中耳腔感染、外耳道耵聹栓塞、蝸後聽神經瘤、橋小腦角腫瘤、頸靜脈球體瘤、中耳乳突膽脂瘤、鼻-鼻竇感染或鼻咽部腫瘤等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礙等疾病。如果全面的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的病因可以進行下面的習服和相應的藥物治療,以減輕耳鳴對整個心身的影響。

耳鳴非藥物治療主要有耳鳴習服治療,即不改變耳鳴,而改變耳鳴患者對其耳鳴的反應和態度,心理諮詢等,調整患者的心態,情緒,從而減輕耳鳴所帶來的煩擾。2.耳鳴掩蔽治療,也稱為耳鳴聲音療法,目的是利用外界的聲音來抑製耳蝸或聽神經的自發性興奮增強的活動,這種方法其實並沒有消除或降低耳鳴聲本身,而只是減弱了對它的感知。有兩種最基本的途徑,一種是製造背景聲音,減弱患者聽覺中樞對耳鳴聲音的分辨和感知,如電台雜訊,風扇聲或某些自然聲如鳥叫,流水聲,海浪聲等。聽力下降伴耳鳴患者戴上助聽器後會覺得自己的耳鳴「消失」,也是應用了這個原理,即放大了周圍的聲音,患者對自己耳鳴的感受程度下降。還有一種耳鳴掩蔽聲是根據影響患者最嚴重的耳鳴進行匹配,選用特定的,掩蔽效果最佳的寬頻或窄帶雜訊為掩蔽聲,循序漸進的長期治療。臨床上已經證明其為確實有效的手段。但不是所有耳鳴患者都適合於耳鳴掩蔽治療,在進行治療之前患者需要先由臨床聽力學醫生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掩蔽曲線和殘餘抑製試驗結果判斷患者是否可能有治療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