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蘇最大碰瓷酒駕團夥落網:自稱城市獵人 連自己老闆都算計

前央視名嘴郎永淳涉嫌“醉駕”!記得去年這一刷屏的新聞嗎?當時有網帖分析,“郎永淳醉駕”極可能遭遇“設局”,被故意酒駕“碰瓷”了。可帖子剛流傳開,當事方就出來辟謠。那麽,“酒駕碰瓷”在現實中真存在嗎?

日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獨家獲悉,確有這麽一群自稱“城市獵人”的人,以寶馬、奔馳、凱迪拉克等豪車當碰瓷道具,把酒駕者當成“獵物”,甚至連自己的老闆都不放過。如今栽在蘇州相城警方手裡。據悉,這是江蘇警方迄今為止破獲的最大一個“酒駕”碰瓷團夥。而此類針對“酒司機”的碰瓷作案,作為一種新型犯罪手法,已在國內不少地方出現,值得警惕。

【這起豪車碰瓷案很不一般】

逃與追的背後

被追尾的車主反被索要5萬“封口費”

2017年11月11日凌晨,在蘇州相城的幾段路線上,發生一出“逃與追”的戲碼。而紫牛新聞記者事後在相關監控中注意到,這段戲碼緊張而又頗不尋常。

故事開頭很平淡。蘇州相城的錢某與朋友相約在KTV玩耍,喝了一點啤酒。到了半夜,聚會散場,錢某覺得喝得少,又是半夜沒人查,不聽朋友勸阻,執意自己開回家。一路開過幾個路口,來到一條車少的鄉間路線,他突然聽到車後傳來“砰”的撞擊聲,車子大晃一下。

【監控截圖】

驚魂未定的錢某通過後照鏡發現,一輛寶馬車和他追尾了。這種情況下,對方肯定是全責,可考慮到自己喝過酒,如果報警,自己反而會因酒駕被警方處理,相對於幾個修車錢也更不合算。想到這兒,錢某不敢停車,猛踩油門,加速離開。

緊接下來的情形就離奇了。紫牛新聞記者從錢某行車記錄儀和路線監控畫面中看到這樣一幕:追尾的寶馬車緊跟著錢某,與他在馬路上展開了電影情節般的追逐。錢某的車速越來越快,甚至能聽到車外傳來的呼呼風聲,窗外燈光刷刷地快速閃過,而此時後面的白色寶馬緊追不捨。追出幾分鐘後,錢某前方出現一段鄉間路線,路光黯淡下來,有些慌張的他在轉彎時因速度過快,猛然陷在路邊溝裡,才不得不停了下來。

【監控截圖】

紫牛新聞記者看到這裡,起初以為有人向錢某尋仇?可事情發展又不是:追上的寶馬車攔在前方停下,下來兩人截住錢某不讓走,並叫來一些朋友要錢某拿出5萬來賠償追尾車損。眼見對方要價太高,無法協商,錢某心一橫,報了警。

“城市獵人”現身

一群條件不錯的人把“酒駕者”當獵物

像錢某這樣的警情,相城渭塘派出所辦案民警說,他們是頭一次遇到。可第六感的警覺告訴他們:這不像是一般的交通追尾事故。

辦案民警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們是這樣分析的:從常理上說,發生了追尾事故,後車司機在多數情況下要承擔全責,往往很緊張,如果前車不予理睬,直接開走,後車司機燒高香還來不及,誰會去步步緊追呢?除非,後車司機事先知道,前車司機有什麽可被抓住的把柄。如此一來,那事情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民警初步判斷:該事故可能涉嫌敲詐勒索犯罪!而這,也解釋了紫牛新聞記者初看那段影片時的部分疑問。

派出所長官聽了匯報高度重視,立刻抽調精乾警力開展調查。果不其然,挖出一個專門針對“酒司機”的碰瓷團夥。紫牛新聞記者搜索發現,這種專門針對“酒司機”的碰瓷手法,在國內不少地方出現,屬於一種新型犯罪。

【被碰瓷的車】

在這個團夥中,錢某所遇寶馬車上的張某是一個核心角色。他曾在上海長期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後到蘇州一家連鎖汽修店上班,因能力出色,僅4個月就成為所在店的店長,每個月能拿近萬元的薪酬。張某對此並不滿足,一個偶然機會,他發現“酒司機”特別膽怯,即便發生事故,也會因自己喝酒開車而不敢報警,往往花錢“私了”。於是,一個“碰瓷酒駕”的賺錢方式在他腦海中形成,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行車記錄儀拍下的車輛側翻前的軌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個碰瓷團夥的成員並不是那些潦倒缺錢的人。張某是汽維店的店長,認識了不少“朋友”,他們大多家庭條件都不錯,年紀輕輕過上了舒適的生活,但對“碰瓷酒駕”這種刺激的事兒,內心卻有一種莫名的興趣和衝動。很快,張某和他的朋友,以及朋友介紹的朋友,成了一群他們所謂的“城市獵人”,隻活動在深夜或者凌晨。而“酒駕者”,就是他們的獵物。

守候酒吧和KTV

看走路、聽說話選獵物,連自己老闆都“算計”

每到深夜,張某及同夥就像幽靈一樣,隱蔽在酒吧、KTV門口附近,挑選他們所謂的獵物。辦案民警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們見到有客人盡興而歸時,便裝腔作勢地靠上前去,通過觀察這些人的走路姿勢、語言等,判斷是否飲酒,若是飲酒,則悄悄跟著,一旦發現對方開車,就招呼同伴開著寶馬、奔馳等豪車尾隨其後,見機制造“車禍”。

正如紫牛新聞記者前面所分析的,一般情況下,發生追尾、碰擦等車禍後,“酒駕者”是不敢報警的,他們心裡清楚,報警後自己也會受到相應處罰,往往選擇賠錢以息事寧人。

而這個團夥在碰瓷過程中,張某等人開的都是寶馬、奔馳等豪車,他又以專業修車工的身份出現,開價往往都是大幾萬元,“酒駕者”到最後只能是自認倒霉。

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遇到了特殊情況,比如真的有酒駕者報了警。民警通常會按照法律規定,依法處理“酒駕者”,並由“酒駕者”賠償對方的修車費。至於背後的隱情,往往難以察覺。

相城警方向紫牛新聞介紹說,張某等人在蘇州姑蘇區、高新區、相城區等地活動,開著寶馬、奔馳、凱迪拉克等豪車,頻頻“碰瓷”,自2017年8月至2017年11月接連作案近10起,涉案贓款共計10萬餘元。

【酒吧 資料圖】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團夥的成員甚至將自己的老闆都“算計”。

唐某原本是蘇州一家酒吧的工作人員,後來進入張某這夥人的“碰瓷”圈子。因為工作關係,唐某對進酒吧喝酒的人是否酒後開車,相對更有把握,由此也動了念頭。

2017年10月的一天半夜,在唐某的建議下,該團夥按計劃在酒吧門口附近等待機會。此時,酒吧內只有唐某的老闆和一個客人在喝酒,到了凌晨,客人和老闆喝完酒相繼要離開,因害怕對客人不好下手,他們臨時決定改為對酒吧老闆下手。就這樣,當該酒吧老闆開到半路上時,果然“意外”遭遇追尾,下手的便是該團夥的其他成員。老闆沒法只好賠了2萬元。

破案後,民警聯繫該酒吧老闆了解案件的相關情況,當該老闆聽說是自己員工下的手,都不敢相信。

“碰瓷”豪車哪裡來

利用“專業”,免費修車騙來製造事故

其實,紫牛新聞記者一直有個疑問,這麽多“碰瓷”事故,該團夥使用的都是寶馬、奔馳、凱迪拉克等豪車,這些車又是從何而來?難不成他們出錢買,還是變戲法?相城警方的深入調查揭開了謎底。

原來,張某這個專業修車店的店主在,弄幾輛豪車真不是件難事。他長期乾維修,如果平時以免費修車的名義,在車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豪車用於製造“事故”,修完後再交還車主,真是神不知鬼不覺。當然,他們也用低價收購的二手豪車,製造幾次事故後,再將豪車修好賣掉。

【酒駕者不敢聲張,所以會選擇乖乖掏錢】

還有一點,豪車如果放在4S店裡,維修價格相對較高,身為“專業人士”的張某自己修,往往隻用不到4S店一半的費用就能修好,對於這個團夥來說,穩賺不賠。

雖然這些“碰瓷”案件性質確定了,可由於事故發生地點隱蔽,受害的酒駕司機“理虧”不敢報案,難以取證是偵辦的最大障礙。“這個團夥涉案人員比較多,我們從教育良好、家庭條件不錯、作案次數少的個別成員入手,逐個攻破,最終成功將張某、童某、程某、唐某等9名作案人員抓獲。”辦案民警告訴紫牛新聞記者。

目前,張某等人因涉嫌敲詐勒索被刑事拘留。

再提個醒兒

針對“酒司機”,還有人這樣“做局” 訛錢

紫牛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像張某等人這樣組團搞“酒駕碰瓷”,雖然是一種新型犯罪手法,可專門對“酒司機”下手“做局”訛詐的,還有其他方式。

同樣在蘇州相城,市民張某接到朋友葉某邀約一起吃夜宵,欣然答應。當他來到一家燒烤店時,看到葉某不在,出現的是張先生和葉某都認識的董某,以及董某帶來的朋友吳某。席間,三人談笑風生吃到凌晨。在兩人慫恿下,張先生喝下了二兩多白酒和半瓶啤酒。

趁酒勁,張先生開車帶董某回家,行程過半,突然有輛車迎面撞上了。對方下來兩名男子吳某和李某,吳某二話沒說要報警。董某站出來說:“我們喝酒了,報警要拘留的,私了吧!”對方約定去葉某廠裡談。在廠裡,葉某開口要10萬,張先生傻了眼!“私了吧,我姐夫也碰到過這種事,要吃官司的。”

【不少酒駕者都想掏錢了事】

聽了葉某的分析,張先生害怕起來。最終,雙方商定賠償8萬,其中同車的董某賠2萬,另外6萬由張先生付。張先生取了2萬給吳某。隔天,張先生越想越不對勁,於是報警,並約葉某出來再談談賠錢的事。警方在兩人約定地點將葉某、吳某抓獲。董某、李某投案自首。張先生沒想到,那天朋友喊他去吃飯,就是“做局”敲詐他的。

日前,葉某、董某、吳某等5人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蘇州相城檢察院提起公訴。

紫牛提示:

想不被人“做局”,牢記酒後別開車

1、牢記酒後別開車

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將“醉駕”納入犯罪。儘管如此,一些車友往往抱著僥幸心理,酒後駕車回家,結果被不法分子“盯上”,由於喝了酒不敢報警,最終不得不支付大額的賠償費。

2、酒後找代駕要慎重

不法分子先冒充代駕司機,設法套取車主資訊,臨近目的地時借故離開,隨後夥同他人製造事故,向酒駕車主索要高額錢財,車主往往只能掏錢私了。現在還有這樣的“做局”方式,所以找代駕時最好通過正規平台下單。代駕過程中一定要到達目的地,把車停好。如果真的遭遇代駕不願開了,自己也千萬不能駕駛,寧願把車停在原地,找親友來幫忙,或重新找代駕。

3、真遇到“碰瓷”要報警

如果真因為酒後駕車被“碰瓷”,逃避不是最佳方式,說不定反而讓自己陷入困境。此時不要慌張,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拍照、錄像,保存證據,以便以後維護自己權益。遇到那種恐嚇威脅的人就千萬不要下車,緊鎖車門,趕快報警,避免碰瓷者做出過激的行為。

交警到達現場後,可以私下告訴交警自己的疑慮,這樣交警通常會核查是否為“碰瓷”,如果不是也會仔細勘察、調取監控,判斷是否有“碰瓷”嫌疑。如果交警發現有可疑之處,會通知相關部門繼續調查。

通訊員| 孟志成 王金豔

紫牛新聞記者|郭一鵬 於英傑

編輯|張冰晶 陳迪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